唐健博说完后,陆家贵就笑道:“健博,你是要一个人将这笔钱独吞了,不给其他人留一点啊。”
“哈哈……”会议室里响起了大家善意的哄笑声。
负责物流的孙传宇道:“唐总倒是想得美,一个人就想把这些资金全部吞了。”
“照唐总这么说的话,那我也有理由。”
“你既然想酒卖得更好,那自然更需要我们的物流公司。”
“通达物流现在已经进入正轨了。”
“八大区域仓储中心就是骨架,但血肉还差得远,覆盖全国的毛细血管才是关键。”
“为了增强宝坛老窖、脑白金、神舟电脑的货运业务,也为将来陆董所说的网上购物做准备,我计划趁现在手里有钱,立即启动第二阶段的物流扩张。”
“在除了那八大仓储中心城市之外的每一个省会城市,都设立通达物流分公司。”
“每个分公司就是一个省的小型枢纽,配备标准化的仓库、分拣中心和至少三十辆以上的配送货车,每辆货车至少陪一主一副两名专职司机。”
“还有对应的管理人员、装卸工、汽修工等等,把我们的运力网,从骨干网升级成覆盖全国每个省的神经末梢。”
“初步预算,要花1.5亿。”
“只要这个网络建成了,甭管是咱们自己的宝坛老窖、脑白金、神舟电脑,还是将来接外单,都绝对好使。”
大家都想将钱花在自己的业务上,增强自己旗下子公司的实力,也增强自己的话语权。
神舟电脑负责人吴水师也一样。
等孙传宇说完后,他也迫不及待地跟上道:
“陆董,现在神舟电脑形势一片大好,网吧+专卖店的模式证明很好用,我们现在的产能连应付专卖店的需求都勉强,更别说扩张连锁网吧了。”
“一期工厂那点产能,连塞牙缝都不够。”
“二期工程虽然开始建设了,但我觉得还不够。”
“我的想法是,我们不仅要扩建组装车间,继续采购零配件组装我们的神舟电脑。”
“还应该建我们的零配件生产体系。”
“先从最简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零配件如机箱、鼠标垫、键盘、鼠标、散热风扇、各种连接线材、音箱等这些简单的配件入手。”
“这些零配件技术门槛不高,但用量巨大。”
“与其被上游供应商卡着脖子,赚走大部分利润,不然我们自己干。”
“先建几条生产线,满足自用,把成本打下来,把品控抓在自己手里。”
“等站稳脚跟后,技术成熟了,再向主板、内存、硬盘这些核心部件攻坚。”
“这样既解决了产生瓶颈,又延伸了产业链,还提升了利润空间。”
“二期工程如果加上这些配件生产线,预算大概在8000万。”
随后,脑白金王海波也提出了到南方建分厂、扩张产能、增设其他品类保健品试验研究室的建议,也想将钱花在自己公司里,增强自己天津康博公司的实力。
每个人都想为自己手下的公司争抢资源,周明易、章程运等人一边记录一边眉头微皱,似乎也在思考将这些富余的资金用在哪里更划算。
听完了这些子公司负责人对资金的争抢后,陆家贵没有轻易下结论,目光转向还没发话的李千授:“千授,你是搞创投的,眼光毒,除了他们这些为自己公司买地、买车、建厂的投入外,还有没有从更大的战略层面上想别的路子?钱放出去,要的是增值,是效率。”
李千授点了点头:“好的,陆董,那我就谈谈我的想法吧。”
“各位老总,我们陆氏投资集团,旗下产业或入股的公司,目前已经横跨白酒、保健品、电脑软硬件、物流、保险金融、手机通讯、互联网,集团总资产规模早已突破十亿,是名副其实的民营巨头,陆董也被民间公认为全国首富。”
“可我们的总部呢?尽管租了整整两层,但终究是挤在别人的写字楼里,每年光租金就是几百万白白流走,还要看房东脸色,装修限制一大堆,想扩个会议室都得打报告求人。”
说到这里,他声音拔高了一些:“这像一个十亿级商业帝国的总部吗?这配得上陆董全国首富的身份吗?”
“因此我认为,是时候给陆氏集团打造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配得上我们身份和未来发展需求的总部了。”
他顿了顿,见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说话,带着强大的自信清晰地吐出了自己的重磅建议:
“所以我建议,集团应该立即启动自有总部大厦建设项目。”
“选址就在鹏城未来的核心商务区。”
“高度、设计、智能化程度,全部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来建。”
“采用施工分期付款的模式,两年内从买地、打地基、建楼、毛坯封顶、精装修的全过程。”
“以现有的流动资金和未来宝坛老窖、脑白金、神舟电脑的收入,完全能轻松覆盖未来两年的分期投入。”
“总部大楼建成后,除了我们自用的以外,剩下的优质楼层还可以出租。”
“这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是实实在在的重资产沉淀,能持续产生租金收益,对抗通胀。”
“同时,它就是我们陆氏集团屹立不倒、实力雄厚的金字招牌。”
“按鹏城特区现在的发展速度,今后写字楼租金会越来越贵。”
“有自己的总部大楼和长期租用别人的写字楼,费用是完全不同的,未来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笔投资,兼具战略意义和长远财务回报,因此我认为应该是目前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
“按一栋主楼、一栋副楼,几栋裙楼设计,主楼大约30层的话,总投资在大约在4亿左右。”
王海波、唐健博、孙传宇、吴水师等人都被李千授的计划吸引住了。
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子公司争取利益,但实际上那些都不是急需上马的项目,大家只是下意识地为自己的利益进行发言争取罢了。
但李千授提的这个总部大厦,确实是陆氏集团现在的痛点。
目前陆氏投资集团总部办公人员已经接近100人大关,租用了两层写字楼,看起来还不是太拥挤,但等总部人员真的超过了100人呢?
陆氏集团上下的楼层都已经被别人租用了,别人愿不愿意让给陆氏集团,可是未知数。
难道要分几层,甚至到别的写字楼再租办公室,将一些部门分出去办公?
这不是搞笑呢吗,堂堂全国首富的集团总部,手下掌管着超十亿规模的资产,竟然没有自己的总部大厦,还要分层甚至分楼办公,能把人笑话死。
但让他们都支持李千授的提议,搁置自己的分公司扩张计划,又心有不甘。
因此会议室里陷入了诡异的死寂。
何雯英等几个旁听的秘书则一个个脸现红潮,非常激动。
如果陆氏集团有自己的总部大厦,到时候她们作为总部员工,在自己的总部大厦出入上班,该是多有面子的事情啊!
想想就风光。
她们都恨不得替陆家贵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