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国-白宫
气氛与大鹰首都截然不同。
大鹰帝国特使被紧急引荐到总统办公室,他顾不上寒暄,急切地陈述着来自首相的请求:“总统先生,那个远东的军阀政权已经狂妄地拒绝了所有和平的提议,其海军正在亚太地区公然挑衅!为了维护世界的自由秩序和航行安全,我们两个国家必须联手,给这个危险的扩张主义者一个深刻的教训!”
办公桌后,灯塔国总统神态平静,甚至有些慵懒地转动着手中的钢笔,他抬起眼,看着焦急的大鹰特使,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现实主义:“教训?尊敬的大使先生,您是想让我动用灯塔国棒小伙子的生命和纳税人的财富,去教训我们目前最大的初级产品供应商、工业品倾销市场,以及……潜在的、未来最大的消费市场吗?”
他顿了顿,看着对方错愕的表情,继续冷静地分析道:“您应该很清楚,我国现在的民意。《中立法案》刚刚通过,民众普遍认为参加上一次大战是个错误,他们不想再为远在万里之外的旧大陆争端流血牺牲。任何试图将国家拖入一场黄人洲战争的企图,在政治上……无异于自杀。”
一旁的国务卿也适时插话,语气更加直白:“扩张?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南方政权至今所有的军事行动,目标都集中在收复他们声称的固有领土或历史上被侵占的土地。“
”相反,总统先生和我更担忧的是白人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动向。大使先生,恕我直言,让我们为了一个……嗯,或许我们无法轻易战胜的对手,去打一场国会绝不会批准、民众绝不会支持的战争,这完全不符合灯塔国的国家利益。”
总统接过话头,提出了一个更深刻的战略问题:“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帮助你们打败了南方,然后呢?远东将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这个真空由谁来填补?是实力已然相对衰落的贵国?是被打败后必然心怀怨恨、伺机再起的东瀛?还是那个领土庞大、一直对远东抱有野心的北极国?”他摇了摇头,“摧毁一个正在崛起的南方,只会让灯塔国在亚洲失去一个可以牵制多极力量的潜在伙伴,反而可能制造出更多、更不可预测的对手。更何况……”
总统拿起一份中央情报局提供的评估报告,“南方军的装备水平,远超我们的预期。他们大量装备了自动步枪、突击步枪、高效的火箭筒和性能卓越的战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落后的军阀,而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拥有完整军事工业体系的现代强权。贸然开战,代价将是不可估量的。”
灯塔国态度明确的拒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大鹰方面最后的幻想。
消息传回,斯特恩首相面对赤裸裸的现实,只能痛苦地接受,大鹰帝国,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无力独自在远东维持其统治性的权威。他最终只能下达指令,要求仍在柳城的谈判团队“尽最大努力促成双方和解”,但这道命令,在南方寸步不让的立场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柳城,最后谈判日。
会议室内,气氛比前一天更加凝重。
大鹰外务大臣戴尔·拉维爵士已经通知晓了大鹰首都的最终决定和旧嘉坡外海的真实情况,他脸上昔日那种日不落帝国的傲慢已经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强装出来的镇定。
他尝试做最后的努力,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东瀛支付一笔“大额赔款”以换取南方在政治条款上的让步。
然而,沈云鸿甚至连讨论的兴趣都没有,他直接拒绝了这一提议,态度坚决如铁:“拉维爵士,我想我之前已经表述得非常清楚。这是最终条件,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东瀛必须为其过去的罪行付出应有的、彻底的代价。”
无论拉维爵士如何强调“实际困难”、“人道主义”或是“长远稳定”,南方代表团的态度没有丝毫松动,仿佛面对的不是两个国家的使团,而是在宣读一份既定的判决书。
谈判彻底陷入了僵局。拉维爵士脸色铁青,他意识到一切外交努力都已徒劳。他猛地站起身,带领着大鹰使团全体成员,在一种压抑的愤怒和屈辱氛围中,愤然离场。
持续两日的谈判,正式宣告破裂。
会议室外,阳光十分明媚,甚至有些刺眼,拉维爵士看着跟出来,已经面如死灰的东瀛代表真田康联,他沉默了几秒,最终用平静语气说道:“真田先生,回去吧。准备……备战吧。”说完,他不再看真田康联一眼,转身钻进了自己的轿车,绝尘而去。
因为他深知,没有外部的强力干预,仅凭如今被海上封锁、资源枯竭的东瀛,面对如日中天的南方军,所谓的“备战”,不过是绝望的挣扎。
这句话,如同最后的丧钟,敲响在东瀛使团的耳边,真田康联呆呆地站在原地,眼中那隐忍再伺机复仇的希望光芒彻底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陷入绝境的疯狂和歇斯底里的凶光。
他没有返回居住地,而是直接命令司机前往机场,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国内,军国主义的狂热和毁灭的欲望,彻底从他心底燃起。
而南方军可不会给东瀛这个备战的机会。
几百里外的台岛松山机场上。
南方空军上百架战机已经整装待发,其目标直指数百里外琉球群岛上的东瀛冲蝇市的各大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