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祭酒臣许愼记上
缪称训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员乎
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
无所碍碍\/挂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
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
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
皆乱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
臣相忘也
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之道与元同气故至
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无歧道旁见
者遏障之於邪关道之於善而民乡方矣故
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言能同人道至于\/野则可以济大川
大川大\/难也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
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於人心而合於
衆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
尚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
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
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
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
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
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即就也鹿\/以谕民虞
欺也几终也就民欺之即入林中几\/终不如舍之使之不终如其吝也其施厚
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
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是故圣人察其
所以往则知其所以来者
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道六通谓之\/衢尊酒器也过
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
所以得百人也一人来得其心百\/人来亦得其心人以其所
愿於上以与其下交谁弗载以其所欲於下
以事其上谁弗喜诗云媚兹一人应侯愼德
愼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矣君
子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见不
足忘贫故能施情系於中行形於外凡行戴
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戴心所感\/也情诚也
后稷广利天下犹不自矜禹无废功无蔽财
自视犹觖如也觖不\/满也满如陷陷\/少实如虚尽之
者也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
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遁\/欺求同乎己者
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
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
量石也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
知此\/二兽非未尝见狐者必未尝见狸也狐狸
异同类也而谓狐狸则不知狐狸是故谓
肖者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
不肖者矣
圣人在上则民乐其治在下则民慕其意
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寝谓卧关上之不\/纩茧也曝茧踊动
不休死\/乃止也不得须臾宁故易曰乘马班如泣
连如谕乘马班如难也\/故有泣血之忧言小人处非其位
可长也物莫无所不用天雄乌喙药之凶
也良医以活人侏儒瞽师人之困慰者也
蹶也一\/曰慰极人主以备乐是故圣人制其剟材
所不用矣剟?\/杀也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其出
也诚故倡而不和意而不戴意患声\/也戴嗟中心
有不合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
己也故上多故则民多诈矣身曲而景直
未之闻也说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说之\/不如
貌精微入\/人深也容貌之所不至者感忽至焉感
心明乎智发而成形精之至也可以形势接
而不可以照志戎翟之马皆可以驰驱或近
或远唯造父能尽其力三苗之民皆可使忠
信或贤或不肖唯唐虞能齐其美必有不传
者心教之微\/眇不可传中行缪伯手搏虎中行缪伯晋\/臣也力能搏
生虎\/也而不能生也力能杀虎而\/德不能服之盖力优而克
不能及也克犹\/能也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
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辟若伐树
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慈父之
爱子非爲报也不可内解於心圣王之养民
非求用也性不能已若火之自热冰之自寒
夫有何修焉及恃其力赖其功者若失火舟
中言舟中之人同心\/救火不租相爲赐故君子见始斯知终矣
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取庸而强饭之莫之
爱也虽亲父慈母不加於此有以爲则恩不
接矣故送往者非所以迎来也施死者非专
爲生也诚出於己则所动者远矣锦绣登庙
贵文也登犹\/入也圭璋在前尚质也以王祭之\/者质也文
不胜质之谓君子故终年爲车无三寸之鎋
不可以驱驰匠人斲户无一尺之楗不可以
闭藏故君子可斯乎其所结结要\/终也心之精者
可以神化而不可以导人导\/教目之精者可以
消泽而不可以昭誋昭遁誋诚也不\/可以教导戒人在混?
之中不可谕於人混?人\/心中也故舜不降席而天
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盖情甚乎叫呼也
言虽叫呼大语不\/如心行眞直也无诸己求诸人古今未之
闻也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
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情以先之
也动於上不应於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
亢龙有悔仁君动极在\/上故有悔也三月婴儿未知利害
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
昭乎小哉不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身君子
之言信也身君子之言体\/行君子之言也中君子之意忠也
忠信形於内感动应於外故禹执干戚舞於
两阶之间而三苗服三苗畔禹禹风以\/礼乐而服之也鹰翔
川鱼鼈沉禹以德服三苗犹鹰\/翔川上鱼鼈恐皆潜飞鸟扬鸟见\/鹰而
扬\/去必远害也鹰怀欲害之心故鸟\/鱼知其情实故远之子之死父
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
名也恩心之藏於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
之甘甘非正爲跖也人之甘甘犹乐乐而爲\/之臣之死君子之死父
非以求\/跖跖也而跖焉往言跖乃\/往至也君子之惨怛非正
爲僞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入自中出者也
义尊乎君仁亲乎父故君之於臣也能死生
之不能使爲苟蕳易君不能使臣爲\/苟合易行之义父之於
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忧寻忧长也\/仁念也仁念
父母不乐子之\/如此然不能止故义胜君仁胜父则君尊而
臣忠父慈而子孝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太上\/皇德
之君也我\/性自然也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其次五帝\/时也其民
如此故我\/治之如彼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
动於近成文於远夫察所夜行周公慙乎景
故君子愼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闻善易以
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夫子孔子也三\/变始於粟粟生
於苗苗成\/於穗也滔滔然曰狐乡丘而死我其首禾
乎禾穗垂而向根\/君子不忘本也故君子见善则痛其身焉
痛己身善\/恶自在也身苟正怀远易矣怀\/来故诗曰弗躬
弗亲庶民弗信小人之从事也曰苟得君子
曰苟义所求者同所期者异乎击舟水中鱼
沉而鸟扬同闻而殊事其情一也僖负羁以
壼飱表其闾厘负羁曹臣晋重耳出遇曹负\/羁遗以壶飱重耳反晋伐曹令
兵不入\/其闾赵宣孟以束脯免其躯赵宣孟晋卿\/以束脯活灵
辄後免\/其难也礼不隆隆多\/也而德有余仁心之感恩
接而憯怛生故其入人深俱之叫呼也在家
老则爲恩厚其在债人则生争鬪故曰兵莫
憯於意志莫邪爲下冠莫大於隂阳抱鼓爲
小圣人爲害非以求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
期而利归之故人之忧喜非爲蹗蹗焉往生
也言非爲冀幸\/往生利意也故至至不容至道之人\/不饰容也故若
眯而抚眯芥入日也抚扪之从\/中发非爲观容之也若跌而据跌\/仆
圣人之爲治漠然不见贤焉终而後知其可
大也若日之行日行人\/不见也骐骥不能与之争远
今夫夜有求与瞽师并东方开斯照矣言人\/见照
用瞽者犹闇而无爲\/人而以治事用思也动而有益则损随之益\/所
以爲\/损也故易曰剥之不可遂尽也故受之以复
言物剥落\/而复生也积薄爲厚积卑爲高故君子曰孳
孳以成煇小人曰快快以至辱其消息也离
珠弗能见也文王闻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
祥非爲日不足也其忧寻推之也忧导\/忧深故诗
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国\/者也怀情抱质天弗
能杀地弗能薶也声扬天地之间配日月之
光甘乐之者也荀乡善虽过无怨苟不乡善
虽忠来患故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
诸己得也声自召也貌自示也名自命也文
自官也无非己者操锐以刺操刃以击自召
也貌何自怨乎人故筦子文锦也虽丑登庙
筦仲相齐明法度审国刑不能\/及圣犹文绵虽恶宜以升庙也子産练染也
美而不尊子産相郑先恩而後法犹练\/染爲衣温辱而非宗庙服也虚而
能满淡而有味被褐怀玉者故两心不可以
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男子树兰美而不
芳兰芳草艾之美芳也\/男子树之盖不芳继子得食肥而不泽
继子有\/假母也情不相与往来也生所假也死所归
也故弘演直仁而立死弘演卫懿公臣狄人\/攻卫食懿公其肝在
弘演剖腹\/以盛之也王子闾张掖而受刃楚白公欲立\/王子闾爲王
不可刺之以\/兵子闾不受不以所托害所归也故世治则
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死之日行之终
也故君子愼一用之无勇者非先慑也难至
而失其守也贪婪者非先欲也见利而忘其
害也虞公见垂棘之璧而不知虢祸之及己
也故至至之人不可遏夺也言至道之人其\/心先定不可临
以利夺\/其志也人之欲荣也以爲己也於彼何益圣
人之行义也其忧寻出乎中也於己何以利
故帝王者多矣而三王独称贫贱者多矣而
伯夷独举以贵爲圣乎则圣者衆矣以贱爲
仁乎则贱者多矣何圣人之寡也独专之意
乐哉忽乎曰滔滔以自新忘老之及己也始
乎叔季归乎伯孟必此积也言自少\/而至长不身遁
斯亦不遁人遁隐也己不自隐身之\/行亦不隐之於人故也故若行
独梁不爲无人不竞其容独梁一木之水权\/也行其上常兢兢
恐陷\/也故使人信己者易而蒙衣自信者难及\/身
不信\/故难情先动言人君以精\/动导民也动无不得动尽得\/人心也
无不得则无莙发无莙结\/发动也莙而後快虽莙结\/快民心
故唐虞之举错也非以偕情也快己而天下
治桀纣非正贼之也快己而百事废喜憎议
而治乱分矣下有喜议而国治\/有憎议而国乱也圣人之行无
所合无所离譬若鼓无所与调无所不比丝
筦金石小大修短有叙异声而和君臣上下
官职有差殊事而调夫织者日以进织帛\/者进耕
者日以却耕谓耕\/者却行事相反成功一也申喜闻
乞人之歌而悲出而视之其母也申喜亡其\/母母乞食
於\/道艾陵之战也夫差曰夷声阳句吴其庶乎
艾陵之战吴王夫差与齐战於艾陵也夷谓\/吴阳告也句吴夷语不正言吴加以句也庶
几\/也同是声而取信焉异有诸情也故心哀而
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夫子曰弦则是也其
声非也闵子骞三年之丧毕援琴而\/弹其弦是也其声切切而哀文者所
以接物也情系於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
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
麟极矣言至德之怀远也输子阳谓其子曰
良工渐乎矩凿之中渐\/习矩凿之中固无物而
不周圣王以治民造父以治马医骆以治病
医骆\/越医同材自取焉自从也矩凿之中各取法\/度或以治民或以治马或
以治病同材而各\/往从取治法之也上意而民载诚中者也上\/有
意而未言则民皆载而\/行之志或发中之於大未言而信弗召而至
或先之也忣於不己知者不自知也忣\/急矜怛
生於不足怛骄也不足\/知不足也华诬生於矜矜贪\/功也诚
中之人乐而不忣如鴞好声忠信之人自乐\/爲之非忣忣也
如鴞自好\/爲声耳熊之好经经\/动导引夫有谁爲矜各任\/自性
非徒\/矜也春女思秋士悲春女感阳则思\/秋士见隂而悲而知物
化矣号而哭叽而哀知声动矣容貌顔色理
诎??倨佝知情僞矣故圣人栗栗乎其内而
至乎至极矣功名遂成天也循理受顺人也
太公望周公旦天非爲武王造之也崇侯恶
来天非爲纣生之也崇侯纣时诸侯也恶\/来纣之臣秦之先也有
其世有其人也教本乎君子小人被其泽利
本乎小人君子享其功昔东户季子之世东\/户
季子古\/之人君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畮首使
君子小人各得其宜也故一人有庆兆民赖
之凡高者贵其左天道\/左旋故下之於上曰左之
臣辞也臣道\/左君下者贵其右故上之於下曰右
之君让也君谦让\/佑助臣故上左迁则失其所尊也
左臣辞也君以再\/还故失其尊也臣右还则失其所贵矣右\/君
辞也而臣以再\/还故失其贵也小快害道斯??害仪斯??\/近也子
産腾辞腾传也子産作刑\/书人有传词诘之狱系而无邪繁多\/也狱
虽益多而\/下无邪也失诸情者则塞於辞矣失事之情\/则爲世人
辞所穷\/塞也成国之道工无僞事农无遗力士无
隐行官无失法譬若设网者引其网而万目
开矣舜禹不再受命受命於人\/不受於天尧舜传大焉
先形乎小也形见也先见\/微小以知大刑於寡妻至于兄
弟禅於家国而天下从风禅传也言尧舜禹\/相传天下服之也
故戎兵以大知小若汤武以义伐\/不义从大伐小人以小知
大人谓天下从风者也尧\/舜之民以小知尧大也君子之道近而不
可以至卑而不可以登无载焉而不胜万物\/载之
皆胜\/其任大而章远而隆知此之道不可求於人
斯得诸己也释己而求诸人去之远矣君子
者乐有余而名不足小人乐不足而名有余
观於有余不足之相去昭然远矣含而弗吐
在情而不萌者未之闻也言怀其情而\/必萌见也君子
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子曰钧
之哭也子孔子\/钧等也曰子予奈何兮乘我何其哀
则同其所以哀则异故哀乐之袭人情也深
矣凿地漂池人或有凿穿或有\/填也言用心异也非止以劳苦
民也各从其跖跖愿\/也而乱生焉其载情一也
施人则异矣施於人\/有善恶故唐虞日孳孳以致於
王桀纣日快快以致於死不知後世之讥己
也凡人情说其所苦即乐失其所乐则哀故
知生之乐必知死之哀有义者不可欺以利
有勇者不可劫以惧如饥渴者不可欺以虚
器也人多欲亏义欲则贪\/贪损义多忧害智贪忧闭\/塞故害
智\/也多惧害勇嫚生乎小人嫚倨小\/人行也蛮夷皆能
之嫚蛮夷\/之行也善生乎君子诱然与日月争光诱\/美
称\/也天下弗能遏夺故治国乐其所以存亡国
亦乐其所以亡也金锡不消释则不流刑刑\/法
上忧寻不诚则不法民忧寻不在民则是絶
民之系也系所以\/拘维民君反本而民系固也至德
小节备大节举齐桓举而不密齐桓有大节\/小节疏也
晋文密而不举晋文有小节\/大节废也晋文得之乎闺
内失之乎境外闺内修而\/境外乱也齐桓失之乎闺内
而得之本朝闺内乱而\/朝廷治也水下流而广大君下
臣而聦明君不与臣争功而治道通矣管夷
吾百里奚经而成之百里奚虞\/人秦相也齐桓秦穆受
而听之听用二\/臣之谋照惑者以东爲西惑也照\/晓见
日而寤矣卫武侯谓其臣曰小子无谓我老
武侯盖年\/九十五矣而羸我羸\/劣有过必谒之是武侯如
弗羸之必得羸故老而弗舍通乎存亡之论
者也人无能作也有能爲也有能爲也而无
能成也人之爲天成之终身爲善非天不行
终身爲不善非天不亡故善否我也祸福非
我也非我也\/天所爲故君子顺其在己者而已矣性
者所受於天也命者所遭於时也有其材不
遇其世天也太公何力比干何罪循性而行
指或害或利求之有道得之在命故君子能
爲善而不能必其得福不忍爲非而未能必
免其祸君根本也臣枝叶也根本不美枝叶
茂者未之闻也有道之世以人与国若尧以\/天下与
舜\/也无道之世以国与人尧王天下而忧不解
授舜而忧释忧而守之而乐与贤终不私其
利矣凡万物有所施之无小不可爲无所用
之不知其\/所用也碧瑜粪土也瑜玉也不知用\/之则爲粪土也人之
情於害之中争取小焉於利之中争取大焉
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厚膊厚\/切肉也必其甘之者也
同师而超羣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
能爲表者未之闻也表立\/见也君子时则进得之
以义何幸之有不时则退让之以义何不幸
之有故伯夷饿死首山之下伯夷孤竹君之\/子让国与弟不
食周粟\/故饿也犹不自悔弃其所贱得其所贵也善\/求
人而\/得也福之萌也绵绵祸之生也分分福祸之
始萌微故民嫚之唯圣人见其始而知其终
故传曰鲁酒薄而邯郸围鲁与赵俱朝楚献\/酒於楚鲁酒薄而
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於赵不与楚吏恐\/以赵所献酒於楚王易鲁薄酒楚王以爲赵
酒薄而围邯郸一曰赵鲁\/献酒於周也事见庄子羊羹不斟而宋国
危宋将华元与郑战杀羊食士不及其\/御及战御驰马入郑军华元以获也明主
之赏罚非以爲己也以爲国也通於己而
功於国者不施赏焉逆於己便於国者不
罚焉故楚庄谓共雍共雍\/楚臣曰有德者受吾
禄有功者受吾田宅是二者女无一焉吾
以与女可谓不踰於理乎踰\/越其谢之也犹
之莫与谢谓遣共雍\/也莫勉之也周政至至於\/道也殷政善
教未至\/於道也夏政行行尚\/粗也行政善善未必至也
至之人不慕乎行不慙乎善含德履道而
下相乐也不知其所由然有国者多矣而
桓晋文独名泰山之上有七十坛焉封乎\/山盖
十二\/君也而三王独道君不求诸臣臣不假之
修近弥远而後世称其大不越邻而成章
莫能至焉故孝己之礼可爲也孝己殷王\/宗之子也
放逐而\/不失礼而莫能夺之名也必不得其所怀
不能与孝己争名者\/不得孝己之所怀也义载乎宜之谓君子
遗乎义之谓小人通智得劳而不劳通达\/道之
其次劳而不病其下病而不劳古人味而
贪也古人知其味\/而不贪其食今人贪而弗味孔子鲁\/之学也
之而已贞\/之能味也歌之修其音也此言乐所以移\/易俗歌长其音
音之不足於其美者也此音不足以\/致美化也金石
竹助而奏之犹未足以至於极也极洽化\/之至也人
能尊道行义喜怒取予如此即其化\/民逾於乐也欲如草
之从风草上之\/风必偃召公以桑蚕耕种之时死狱
出拘召公周\/太保也使百姓皆得反业修职文王辞
千里之地而请去炮烙之刑纣拘文王文王\/献寳於纣纣赏
以千里之地文王不\/受愿去炮烙之刑故圣人之举事也进退
不失时若夏就絺紘上车授緌之谓也老子
学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商容神人也商容\/吐舌示老子老子
知舌柔\/齿刚列子学壼子观景柱而知持後矣先\/有
形而後有影形可\/亡而影不可伤故圣人不爲物先而常制
之其类若积薪樵後者在上人以义爱以党
羣以羣强是故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行
者远义之所加者浅则武之制者小矣铎以
声自毁铎大铃出\/於吴也膏烛以眀自铄虎豹之文
来射猨狖之捷来措措刺\/也故子路以勇死死\/卫
侯辄\/之难苌弘以智困欲以术辅周\/周人杀之能以智智而
未能以智不智也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
者不得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
而明有不害人能贯??入於昭昭可与言
至矣鹊巢知风之所起岁多风则\/鹊作巢卑獭穴知水
之高下水之所及则獭\/避而爲穴也晖日知晏晖日鸠鸟\/也晏无云
也天将晏静\/晖日先鸣也隂谐知雨隂谐晖日雌也\/天将隂雨则鸣爲是
谓人智不如鸟兽则不然故通於一伎察於
一辞可与曲说未可与广应也甯戚击牛角
而歌桓公举以大政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
涕流沾缨歌哭衆人之所能爲也一发声入
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故唐虞之法可效
也其谕人心不可及也简公以濡杀简公齐\/君也以
柔濡田成\/子杀之也子阳以猛劫子阳郑相也\/尚刑而劫死皆不得
其道者也故歌而不比於律者其清浊一也
虽清浊失和\/故不中律全绳之外与绳之内皆失直者也
纣爲象箸而箕子叽叽唬也知象箸必有\/玉杯爲杯必极滋味鲁
以偶人葬而孔子叹偶人桐人也叹\/其象人而用之见所始
则知所终故水出於山入於海稼生乎野而
藏乎仓圣人见其所生则知其所归矣水浊
者鱼噞令苛者民乱城峭者必崩岸崝者必
陀崝峭也\/陀落也故商鞅立法而支解商鞅爲秦孝\/公立治法百
姓怨之以\/罪支解吴起刻削而车裂吴起相楚设贵\/臣相坐之法卒
车裂\/也治国辟若张瑟大弦组组急\/也则小弦絶
矣故急辔数策者非千里之御也有声之声
不过百里无声之声施於四海是故禄过其
功者损名过其实者蔽情行合而名副之祸
福不虚至矣身有丑梦不胜正行国有妖祥
不胜善政是故前有轩冕之赏不可以无功
取也後有斧钺之禁不可以无罪蒙也素修
正者弗离道也君子不谓小善不足爲也而
舍之小善积而爲大善不爲小不善爲无伤
也而爲之小不善积而爲大不善是故积羽
沉舟羣轻折轴故君子禁於微壹快不足以
成善积快而爲德壹恨不足以成非积恨而
成怨故三代之善千岁之积誉也桀纣之谤
千岁之积毁也天有四时人有四用何谓四
用视而形之莫明於目听而精之莫聦於耳
重而闭之莫固於口舍而藏之莫深於心目
见其形耳听其声口言其诚而心致之精则
万物之化咸有极矣地以德广人君以德广\/益其土地也
君以德尊上也地以义广君以义尊次也地
以强广君以强尊之下也故粹者王駮者霸
无一焉者亡昔二凤凰至於庭三代至乎门
室至乎泽德弥麁所至弥远德弥精所至弥
近君子诚仁於施亦仁不施亦仁道无爲而\/民蒙纯此
所谓不\/施而仁小人诚不仁施亦不仁不施亦不仁
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之盛者也故情
胜欲者昌欲胜情者亡欲知天道察其数谓\/律
历之\/数也欲知地道物其树五土之宜各\/有所种生之欲知人
道从其欲君子欲於道\/小人欲於利勿惊勿骇万物将自
理勿挠勿樱樱\/缨万物将自清言治天下\/各顺其情察一
曲者不可与言化一曲一\/事也审一时者不可与
言大犹蝉不\/知寒也日不知夜月不知昼日月爲明
而弗能兼也唯天地能函之能包天地曰唯
无形者也骄溢之君无忠臣口慧之人无必
信交拱之木无把之枝拱抱也\/把握也寻常之沟无
吞舟之鱼根浅则末短本伤则枝枯福生於
无爲患生於多慾害生於弗备秽生於弗?
圣人爲善若恐不及备祸若恐不免蒙尘而
欲毋昧涉水而欲毋濡不可得也是故知己
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福由己发祸由己
生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衆邪自息
今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衆是与俗俪走而
内行无绳绳所以\/弹曲也故圣人反己而弗由也道
之有篇章形埒者形埒\/兆朕非至者也尝之而无
味视之而无形不可传於人大戟去水亭历
愈张用之不节乃反爲病物多类之而非唯
圣人知其微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
其弩善爲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
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天下有至
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
而非千岁也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
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言无常是行无常
宜者小人也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兼覆盖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圣人
也裁制也度其伎\/能而裁制使之
淮南鸿烈解卷之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