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片彩虹般的冰棱消融在暮色里,小燕子的目光已经盯上了天边渐渐丰满的圆月。她咬着桂花糕,忽然跳起来撞翻了茶盏:“中秋快到啦!咱们办个‘’,把月亮摘到宫里来!”小卓子刚擦净衣襟,闻言差点又栽进茶案——去年中秋格格用彩纸糊的“会飞玉兔”,卡在宫墙上下不来,害得侍卫们折腾了半宿。
永琪抱着新制的宫灯赶来时,正看见漱芳斋院子里堆满竹篾、绸布。小燕子举着团银光闪闪的锡箔纸,眼睛比灯笼还亮:“永琪你看!用这个做月亮,再让小邓子他们扮成吴刚砍桂树,咱们玩‘月宫寻宝’!”她抖开一卷皱巴巴的纸,“这是我写的‘月光密令’,藏在宫里各个角落,找到的人能许个愿望!”
消息像秋风般掠过六宫。容嬷嬷破天荒主动请缨,带着针线嬷嬷们用碎绸绣出三百六十只玉兔灯;晴儿则与翰林院学士合作,在灯笼上题满与月有关的灯谜。最绝的是和硕公主,竟让匠人用琉璃打造了一座“广寒宫”冰雕,内置机关,轻轻一触便有“雪花”飘落。
中秋夜,紫禁城恍若坠入星河。比赛第一项“踏月寻踪”,参赛者需循着月光指引,解开藏在宫灯里的谜题。小燕子头戴自制兔耳朵,举着萤石灯笼横冲直撞,在御花园迷了路,却误打误撞发现容嬷嬷偷偷藏在假山后的“私货”——二十盏准备献给皇后的珍珠月兔灯。
“月宫擂台赛”才是重头戏。小燕子的“漱芳斋战队”对阵永琪的“阿哥军团”,双方用云朵造型的软垫当兵器,在铺满月光的广场上展开“轻功对决”。尔康施展“燕返十八步”时,不慎踩到不知谁掉落的月饼,狼狈滑出三丈远,引得观战的宫女们笑倒在团扇后。
激战正酣之际,突然间,一阵激昂的鼓乐声如雷鸣般响起。众人惊愕之余,只见乾隆皇帝与太后乘坐着华丽的步辇缓缓而来。步辇上方,一顶金色的纱帐随风飘动,其上缀满了无数颗璀璨的夜明珠,宛如夜空中的银河垂落,令人目眩神迷。
就在这时,小燕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抓起早已准备好的“月光宝盒”。这个所谓的“月光宝盒”,实际上不过是一个镶着玻璃片的月饼盒罢了。然而,小燕子却巧妙地利用了月光的反射,将盒子里的玻璃片对准月光一照,瞬间,一道明亮的光斑如流星般划过夜空,准确无误地投射在太后面前。
“老佛爷快看!”小燕子兴奋地喊道,“这可是从月宫里传来的吉祥光影啊!”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太后笑得合不拢嘴,打开宝盒取出写着“福寿安康”的丝绸。乾隆展开小燕子收集的“月光密令”,上面既有民间百姓“愿风调雨顺”的朴实心愿,也有孩童画的“想骑玉兔上天”的稚拙图画。他沉吟片刻,下旨将这些密令装订成册,名《万民祈月录》,每年中秋更新。
月至中天,小燕子突然扯着嗓子唱起新编的歌谣:“月亮圆圆挂天边,紫禁城里闹翻天!不管月宫多遥远,快乐就在咱眼前!”歌声里,三百六十只玉兔灯同时点亮,映得宫墙朱瓦都泛起银光。不知谁放飞的孔明灯掠过月亮,恍惚间,真像是把月亮摘到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