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歌
萧衍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
赏析:
《莫愁歌》是梁武帝萧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洛阳女子莫愁的一生,展现其富贵生活,也透露出她内心复杂情感。
一、叙事清晰,铺陈人生轨迹
诗开篇“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以河水东流起兴,引出主角莫愁,给人以时光流转之感。随后,诗人按时间顺序讲述莫愁生平,“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展现她年少时勤劳灵巧,掌握织绮、采桑等技能,体现普通百姓家女儿的成长。“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莫愁迅速步入婚姻生子阶段,人生轨迹看似顺遂。
二、渲染奢华,刻画富贵生活
诗中大量笔墨描绘莫愁婚后的富贵生活。“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住房用兰桂为材料,室内弥漫郁金、苏合等香料香气,从建筑材料与香料渲染居住环境的高雅奢华。“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莫愁头上金钗众多,脚下丝履花纹精美,以服饰细节突出其生活优渥。“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家中挂镜旁装饰珊瑚,光彩夺目,还有奴仆伺候,全方位展现卢家富贵,使莫愁物质生活达到极致。
三、情感暗藏,引发无尽遐想
在描绘莫愁富贵生活后,笔锋一转“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莫愁虽身处富贵之家,物质富足,却流露出遗憾,后悔未嫁东家王。东家王身份不明,可能是莫愁年少心仪之人,此句揭示莫愁内心对真挚爱情的渴望。这种情感与前文富贵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思考财富与爱情在人生中的价值,增添诗歌深度与韵味,引发读者对莫愁复杂内心世界的无尽遐想。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明快: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简洁直白,以近乎口语化的表述叙事抒情,易于理解与传唱,符合乐府诗面向大众的特点,让读者能迅速走进莫愁的故事。
2. 对比手法巧妙:诗中将莫愁婚前平凡生活与婚后富贵生活相对比,又把富贵生活与她内心对爱情的遗憾相对比。前一组对比突出命运变化,后一组对比深化主题,展现人生难以两全的无奈,增强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
3. 白描手法运用:诗人通过简洁勾勒,如“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等,生动展现莫愁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寥寥数语便使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跃然纸上,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巧妙的对比和生动的白描,通过莫愁的故事,反映出人生难以两全的无奈,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
……
解析:
1.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 解析:开篇以“河中之水向东流”起兴,借河水奔腾不息向东流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时光悠悠、岁月流转的氛围,为引出主人公莫愁做铺垫。水的流动也暗示着莫愁人生轨迹的展开。“洛阳女儿名莫愁”,直接点出主人公是来自洛阳的女子,名为莫愁,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主角,引发读者对这位名为“莫愁”女子的好奇。
2.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 解析:此句描述莫愁年少时的情形。“十三能织绮”,表明莫愁在十三岁时就已经掌握了织绮的手艺。织绮是古代较为复杂且需要技巧的纺织工作,体现出莫愁心灵手巧,具备生活技能。“十四采桑南陌头”,十四岁时她在城南的田间小路采桑,采桑是古代女子常见的劳作活动,进一步描绘出莫愁勤劳的形象,也勾勒出她作为普通百姓家女儿成长的画面。
3.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 解析:这两句讲述莫愁人生的重要转折。十五岁时莫愁嫁入卢家,成为卢家的媳妇,步入婚姻殿堂。十六岁便生下儿子,取名为阿侯。短短两句,迅速推进莫愁的人生进程,展现出她在传统社会中按部就班的婚姻生育轨迹,也暗示了她生活的顺遂与安稳。
4.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 解析:此句开始描绘莫愁婚后在卢家的生活环境。“卢家兰室桂为梁”,说明卢家的房屋十分考究,用兰木和桂木来搭建房梁,兰桂在古代象征着高洁、美好,体现出房屋的高雅与华贵。“中有郁金苏合香”,屋内弥漫着郁金和苏合两种香料的香气,进一步渲染出室内环境的奢华与舒适,从居住环境侧面展现卢家的富贵。
5.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解析:这两句聚焦于莫愁的穿戴。“头上金钗十二行”,形容莫愁头上佩戴着众多金钗,“十二行”极言金钗数量之多,显示出她装扮的华丽。“足下丝履五文章”,她脚下穿着的丝鞋绣有五彩花纹,“五文章”突出丝鞋的精美与考究。通过对莫愁服饰细节的描写,生动展现出她生活的富贵与优渥。
6.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 解析:继续渲染卢家的富贵。“珊瑚挂镜烂生光”,家中的镜子旁装饰着珊瑚,珊瑚光彩绚烂,使得整个场景熠熠生辉,珊瑚在古代是珍贵之物,以此体现卢家的富有。“平头奴子提履箱”,有穿着普通服饰的奴仆为莫愁提着放鞋子的箱子,从有人伺候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莫愁生活的富足与尊贵。
7.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 解析:诗的结尾陡然一转,“人生富贵何所望”,莫愁虽拥有富贵的生活,但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对眼前的富贵生活并不满足。“恨不嫁与东家王”,直接表明她内心的遗憾是没有嫁给东家王。“东家王”身份不明,可能是她年少时心仪的对象,此句揭示出莫愁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与前文所描述的富贵生活形成强烈反差,使莫愁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情感追求的思考。
……
句译:
1.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河中的水滔滔不绝向东流淌,洛阳城里有个女孩名叫莫愁。
2.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莫愁十三岁就能织出精美的丝织品,十四岁时在城南的小路上采摘桑叶。
3.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十五岁她嫁给了卢家做媳妇,十六岁生下儿子取名叫阿侯。
4.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卢家的房子用兰木和桂木做房梁,屋内弥漫着郁金与苏合的香气。
5.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她头上佩戴着数不清的金钗,脚下穿着绣有五彩花纹的丝鞋。
6.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挂镜旁装饰的珊瑚闪耀着绚烂光芒,平头奴仆为她提着放鞋子的箱子。
7.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人生拥有了富贵又还有什么可期盼?只遗憾没能嫁给东家的王郎。
……
全译:
河中的流水悠悠向东奔腾而去,洛阳城中有位芳名莫愁的女子。
莫愁十三岁就已熟练掌握织绮的手艺,十四岁时常在城南的小路采桑。
十五岁那年,莫愁嫁入卢家成为卢家媳妇,十六岁便生下儿子,取名为阿侯。
卢家的屋室以兰木与桂木为梁,室内飘散着郁金与苏合交融的芬芳。
莫愁头上金钗排列得密密麻麻,脚下丝鞋绣着五彩斑斓的精美花纹。
挂镜旁点缀的珊瑚灿烂生光,平头打扮的奴仆恭敬地提着履箱。
虽说人生已尽享富贵,可又还有何期盼?只恨当初没能嫁给那东家的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