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中书绘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谢朓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
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
移疾觏新篇,披衣起渊玩。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
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
萧索生哀听,参差远惊眄。
黄昏尚可留,心期共谁款。
顷来越乡念,覃思因鱼馆。
既郁慕友心,复协沦洲趣。
矧乃曝旧史,且餐今化雨。
常愿追骛翩,千里共轻举。
每言劳促席,良游未易展。
曷若凌沧州,从君于蒿渚。
……
赏析:
谢朓的这首诗是与刘绘的酬和之作,通过回忆往昔、描绘想象之景与抒发内心思绪,展现出丰富复杂的情感与对人生志趣的追求。
一、开篇忆旧,感慨变迁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诗的开篇,诗人回忆曾经与友人一同游历荆汉的美好时光。那时,他们共同欣赏山川美景,情谊深厚。然而如今,山川依旧,却已与过去的赏游之乐相隔。“朋僚多雨散”形象地描绘出昔日友人如雨点般离散各处,昔日的热闹与欢乐不再。这种今昔对比,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氛围,奠定了全诗怀旧与感伤的基调,表达出诗人对往昔友情和游历经历的深切怀念。
二、自比大鹏,赏诗兴怀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移疾觏新篇,披衣起渊玩。”诗人以《庄子》中大鹏“图南”自比,表明自己本有高远志向,并非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之人。在称病在家时,收到友人刘绘的新诗篇,他立刻披衣起身,深入玩味。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诗篇的珍视,更暗示了他们之间精神层面的共鸣。友人的诗如同一股清新的风,打破了诗人因病闲居的沉闷,激发了他内心的情感与思绪,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情感抒发做铺垫。
三、想象奇景,寄寓情思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萧索生哀听,参差远惊眄。”诗人读着友人的诗,因怀念往昔游历而惆怅,思绪仿佛回到那片土地,看到了独特的景观。天空中,红色与紫色交织错杂,绚烂的云彩如锦缎般凌乱分布,色彩斑斓,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伴随着这种壮丽之景,听到的却是萧索之声,令人心生哀伤;远望参差不齐的景象,又不禁感到惊心。这几句通过丰富的色彩描写与独特的感官体验,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诗人虽未亲至,却凭借友人的诗勾勒出如此生动的画面,将自己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对当下孤独处境的感伤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四、思乡念友,向往隐居
“黄昏尚可留,心期共谁款。顷来越乡念,覃思因鱼馆。既郁慕友心,复协沦洲趣。”在想象的黄昏美景中,诗人本可停留欣赏,然而心中的期许却无人倾诉。近来愈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在鱼馆的深思中愈发浓郁。此时,诗人内心既有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又向往着隐居江湖的生活。“沦洲趣”体现出诗人对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这种情感的交织,反映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迷茫与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探寻。他既渴望与友人相聚,重拾往昔情谊,又想摆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五、渴望同游,超脱尘世
“矧乃曝旧史,且餐今化雨。常愿追骛翩,千里共轻举。每言劳促席,良游未易展。曷若凌沧州,从君于蒿渚。”诗人表示既能研读旧史,又能如沐春雨般品味友人的诗篇,受益匪浅。他常常希望能像鸟儿一样轻快地追逐,与友人一同在千里之外自由翱翔,共同超脱尘世。然而,每次相聚都如此不易,美好的游历难以实现。因此,诗人认为不如一起凌驾沧海,到那蒿草遍布的洲渚隐居。这几句诗将诗人对与友人同游、共同追求自由超脱生活的渴望推向高潮,进一步强调了对现实束缚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表达出对真挚友情和自由隐居生活的双重向往。
六、艺术特色
1. 今昔对比与虚实结合:诗中通过今昔友人聚散、游历情境的对比,突出了时光变迁与人生感慨。同时,实写当下的闲居、读诗,虚写往昔游历与想象中的琵琶峡、积布矶之景,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情感层次。
2. 意象运用与情感表达:运用大鹏、萧索之声、云锦等丰富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大鹏意象展现诗人志向,萧索之声烘托哀伤,云锦描绘奇幻美景,使情感通过具体意象得以生动传达。
3. 情感复杂且真挚:诗歌融合了怀旧、思乡、念友、向往隐居等多种复杂情感,真实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这些情感层层递进、相互交织,真挚动人,引发读者共鸣。
……
解析:
1.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
- 解析:“昔”点明时间是过去,“余”为诗人自称,“侍君子”表明诗人曾陪伴友人,这里的“君子”指刘中书绘。诗人回忆往昔,曾与友人一同游历荆汉地区。此句开篇点题,引出对过去美好游历时光的回忆,为全诗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让读者了解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游历经历。
2. 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 解析:如今山川依旧,然而过去一同欣赏山川美景的时光却已远去,形成鲜明的今昔对比。“隔”字突出了时间和空间造成的距离感。“朋僚”指朋友们,“雨散”形象地比喻昔日的朋友们如同雨点般四处离散,各自飘零。此句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友人分散的感慨,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进一步强化了开篇所奠定的怀旧与感伤氛围。
3.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
- 解析:这里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图南的典故。“图南”指大鹏向南海飞去,象征着高远的志向;“矫风翮”意为展翅乘风,“翮”是鸟的翅膀;“息短翰”表示满足于短距离的飞行,“翰”也是指翅膀。诗人以大鹏自比,表明自己原本怀有像大鹏那样远大的志向,不会满足于如短翅之鸟般局限的发展,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抱负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
4. 移疾觏新篇,披衣起渊玩
- 解析:“移疾”指称病辞官或居家休养,此时诗人正处于这种状态。“觏”是遇见、看到的意思,诗人在养病期间看到了友人刘绘寄来的新诗篇。“披衣起渊玩”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友人诗篇的重视和喜爱,他迫不及待地披衣起身,深入玩味诗篇。这一行为体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在文学和精神层面的紧密联系,友人的诗能唤起诗人内心强烈的反应,也为下文因诗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和想象做了铺垫。
5.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
- 解析:读着友人的诗,诗人心中满是惆怅,不禁怀念起过去与友人一同游历的足迹。“怀昔践”直接表达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之情。而这种怀念使得诗人在想象中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独特的景观。“仿佛”一词点明这并非真实所见,而是诗人基于回忆和友人诗篇所引发的联想,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虚实交织的情境中,为下文对想象中景观的具体描绘做铺垫,进一步强化了怀旧的情感氛围。
6. 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
- 解析:此句是诗人对想象中琵琶峡、积布矶天空景象的描绘。“赪”指红色,“紫”为紫色,两种鲜艳的颜色相互交织,“彬驳”形容色彩错杂的样子,描绘出天空色彩斑斓的景象。“云锦”将云彩比作锦缎,形象地写出云彩的绚丽,“相凌乱”则强调云彩分布的不规则,仿佛锦缎随意铺展,给人一种奇幻、绚烂且富有动感的视觉感受。诗人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细腻描写,展现出想象中景色的壮美,同时也借这绚烂之景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或许是对未知的向往。
7. 萧索生哀听,参差远惊眄
- 解析:“萧索”描绘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氛围,这种氛围引发了诗人哀伤的情绪,当听到周围传来的声音时,更觉哀伤。“生哀听”强调了听觉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参差”形容事物高低不齐的样子,诗人远望参差不齐的景象,不禁感到惊心。“远惊眄”突出了视觉上的震撼。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渲染氛围,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惊心融入到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中,情景交融,使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此时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
8. 黄昏尚可留,心期共谁款
- 解析:在想象的情境中,黄昏时分的景色本可让人停留欣赏,然而诗人却发出“心期共谁款”的感慨。“心期”指内心的期许、期望,“款”有倾诉、交谈之意。诗人心中虽有许多期许和感慨,却不知能与谁倾诉。此句以乐景衬哀情,黄昏的美景与诗人无人倾诉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在面对美好景色时,因友人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进一步深化了思念友人的情感主题。
9. 顷来越乡念,覃思因鱼馆
- 解析:“顷来”表示近来,“越乡念”指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人近来愈发强烈地感受到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在“鱼馆”的深思有关。“覃思”意为深思,在鱼馆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深入,或许是在这样相对安静、独处的空间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被触发并愈发浓烈,体现出诗人内心对家乡的眷恋,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除了对友人的思念,还有对家乡的深深牵挂。
10. 既郁慕友心,复协沦洲趣
- 解析:诗人一方面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浓郁思念之情,“郁慕友心”直接表明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另一方面,又与隐居江湖的意趣相契合,“沦洲趣”代表着一种远离尘世、归隐自然的志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在诗人心中并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复杂。既渴望与友人相聚,重拾往日情谊,又向往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反映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徘徊与思索。
11. 矧乃曝旧史,且餐今化雨
- 解析:“矧乃”有况且、何况之意,起到递进的作用。“曝旧史”意思是研读旧的史书,体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餐今化雨”将友人的诗篇比作如春雨般滋润心灵的养分,诗人表示在研读旧史的同时,能品味友人的诗篇,如同享受春雨的润泽,受益匪浅。此句既表达出诗人对友人诗篇的高度赞赏,又展示了诗人丰富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友人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共鸣。
12. 常愿追骛翩,千里共轻举
- 解析:“常愿”表明这是诗人一直以来的愿望,“追骛翩”形容像鸟儿一样轻快地追逐飞翔,“千里共轻举”则希望能与友人一同在千里之外轻松地高飞。诗人用这一形象的表述,表达出渴望与友人一起超脱尘世,追求自由、高远境界的强烈愿望,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能与友人共同摆脱世俗的束缚,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实现精神上的超脱,进一步深化了诗歌对友情和理想追求的主题。
13. 每言劳促席,良游未易展
- 解析:“每言”表示每次说起,“劳促席”指相聚时的辛苦,“促席”意为彼此坐得很近,形容相聚。诗人每次提到与友人相聚,都感慨相聚过程充满辛苦。“良游”指美好的游历,然而这样美好的游历却不容易实现。此句真实地反映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不易,以及对共同出游、享受美好时光的渴望,也从侧面体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为下文表达更强烈的愿望做铺垫。
14. 曷若凌沧州,从君于蒿渚
- 解析:“曷若”表示不如,“凌沧州”意思是凌驾于沧海之上,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味。“从君于蒿渚”指跟随友人到长满蒿草的洲渚,即一起隐居。诗人认为,既然相聚和良游如此困难,不如与友人一起超脱尘世,到那荒僻的洲渚隐居。此句直接表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友人共同远离尘世的纷扰,在自然中享受宁静与自由,将诗歌对友情和超脱生活的追求推向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
句译:
1. 昔余侍君子,历此游荆汉:
往昔我曾陪伴您这位君子,一同游历过荆汉之地。
2. 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如今山川依旧,却与昔日同赏之景相隔,往日的朋友们大多如雨点般离散四方。
3. 图南矫风翮,曾非息短翰:
我如大鹏展翅欲往南海,怎会满足于短距离的飞行。
4. 移疾觏新篇,披衣起渊玩:
我称病闲居时看到您的新诗篇,赶忙披衣起身,细细深入品味。
5. 惆怅怀昔践,仿佛得殊观:
满心惆怅怀念昔日的游历,读您的诗仿佛又见到那独特的景观。
6. 赪紫共彬驳,云锦相凌乱:
红色与紫色交相错杂,如锦缎般的云彩相互凌乱分布。
7. 萧索生哀听,参差远惊眄:
萧索之景引发哀伤的听闻,远方参差不齐之景令我惊心眺望。
8. 黄昏尚可留,心期共谁款:
黄昏美景尚可停留欣赏,可心中期许又能与谁倾诉呢?
9. 顷来越乡念,覃思因鱼馆:
近来愈发思念家乡,在鱼馆中深深思索。
10. 既郁慕友心,复协沦洲趣:
心中既有对友人浓郁的思念,又与隐居江湖的意趣相契合。
11. 矧乃曝旧史,且餐今化雨:
况且还能研读旧史书,又能如沐春雨般品味您的诗篇。
12. 常愿追骛翩,千里共轻举:
常常希望能如鸟儿轻快追逐飞翔,与您一同在千里之外自由高飞。
13. 每言劳促席,良游未易展:
每次都说相聚如此辛苦,美好的游历难以实现。
14. 曷若凌沧州,从君于蒿渚:
不如一同凌驾沧海,跟随您到那蒿草丛生的洲渚隐居。
……
全译:
从前,我曾陪伴您一同游历荆汉大地。
如今,山川如旧,往昔同赏之景却已远隔,昔日的朋友们大多像雨点般离散各方。
我本如大鹏,振翅欲往南海,岂会满足于短距离的飞翔。
我因病闲居,却幸得拜读您的新诗篇,急忙披衣起身,细细品味其中深意。
满心惆怅,不禁怀念起昔日的游历,读着您的诗,往昔独特的景观仿佛又在眼前浮现。
天空中,红紫之色交相错杂,如锦缎般的云彩凌乱分布。
四周萧索,听闻此景不禁心生哀伤,极目远望,参差不齐的景象令我惊心。
黄昏的美景尚可让人停留观赏,可心中的期许又能向谁倾诉呢?
近来,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在鱼馆中,这思绪愈发深沉。
心中既满是对您这位友人的深切思念,又与那隐居江湖的意趣相契合。
况且还能在闲暇时研读旧史书,同时又能如沐春雨般领略您诗篇的润泽。
我常常希望能像鸟儿般轻快地追逐,与您一同在千里之外自由高飞。
每次谈及相聚,都感慨过程艰辛,而美好的同游又总是难以实现。
如此,倒不如一同超脱尘世,跟随您前往那蒿草丛生的洲渚,过着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