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上陵者篇
何承天
上陵者,相追攀,
被服纤丽,振绮纨。
携童幼,升崇峦。
南望城阙,郁盘桓。
王公第,通衢端。
高甍华屋,列朱轩。
临浚谷,掇秋兰。
士女悠奕,映隰原。
指营丘,感牛山。
爽鸠既没,景君叹。
嗟岁聿,游不还。
志气衰沮,玄鬓斑。
野莽宿,坟土干。
顾此累累,中心酸。
生必死,亦何怨。
取乐今日,展情欢。
……
赏析:
《上陵者篇》是一首内涵丰富的乐府诗,通过描写上陵的所见所感,将眼前的繁华景象与对时光、生死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一、上陵见闻:描绘世俗繁华
1. 人物形象与行为:“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开篇描绘上陵之人相互追随攀登的情景,他们身着纤丽的绮纨,尽显华贵,还带着孩童一同登上高山。这几句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且富贵闲适的画面,展现出人们生活的富足与安稳,同时“携童幼”也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2. 城阙与府邸:“南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高甍华屋列朱轩”,从山上向南眺望,城阙宏伟壮丽,宫室回环。王公贵族的府邸坐落于大道尽头,高屋脊、华美的房屋搭配朱红轩窗,尽显奢华。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贵族的权势,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富庶与等级分明。
3. 自然与人物活动:“临浚谷,掇秋兰。士女悠奕映隰原”,描绘人们来到深谷边采摘秋兰,男男女女悠然自得,身影倒映在隰原之上。这不仅展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色,也体现出人们享受生活的状态,画面充满生机与和谐之美。
二、历史感慨:引发时光之思
1. 典故引用:“指营丘,感牛山。爽鸠既没景君叹”,诗人在此引用典故,营丘是姜太公封地,牛山则与齐景公有关。齐景公游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泪流,感慨人生短暂。爽鸠氏是上古掌管刑狱的官,早已消逝。这些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引发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2. 时光流逝的喟叹:“嗟岁聿,逝不还。志气衰沮玄鬓斑”,诗人直接发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曾经的壮志豪情逐渐消沉,乌黑的鬓发也已斑白。这种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感慨,是对前文繁华景象的一种冲击,提醒人们繁华虽好,却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
三、生死感悟:直面生命终结
1. 墓地景象触动:“野莽宿,坟土干。顾此累累中心酸”,诗人看到荒野中坟墓累累,联想到自己将来也会如此,心中满是辛酸。墓地的景象让诗人深刻意识到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避免的归宿,这种对死亡的直观感受,强化了诗歌的悲剧氛围。
2. 豁达的生死观:“生必死,亦何怨。取乐今日展情欢”,诗人虽感心酸,但最终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死,认为生死乃自然规律,不必抱怨,应抓住当下及时行乐。这一转变使诗歌的情感从悲伤走向释怀,传达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
四、艺术特色
1. 结构清晰:诗歌从描绘上陵的热闹繁华场景,到引发对历史与时光的思考,再到对生死的感悟,层层递进,结构严谨,逻辑清晰。
2.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世俗生活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对时光、生死的深沉情感,情景相生,使诗歌富有感染力。
3. 用典巧妙:通过引用牛山之悲等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诗歌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更具深度,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上陵者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在描绘世俗繁华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时光与生死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解析:
1. 上陵者,相追攀
- 解析:开篇点明一群人正前往攀登陵山。“相追攀”生动描绘出人们相互跟随、踊跃登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热闹、积极的氛围,为后文展开登山后的所见所感做铺垫。这里的“陵”可能是自然的山丘,也可能是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高地,人们登山或许是出于游览、祭祀等目的,具体意图虽未点明,但已引发读者好奇心。
2. 被服纤丽振绮纨
- 解析:此句刻画上陵者的穿着。“被服纤丽”表明他们身着精致华丽的衣物,“振绮纨”进一步描绘衣服材质为轻薄精美的丝织品,行走时衣袂飘动。通过对穿着的细致描写,不仅展现出上陵者的富贵身份,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为描绘登山场景增添了色彩与质感。
3. 携童幼,升崇峦
- 解析:描述上陵者带着孩童一同登上高高的山峦。“携童幼”体现出家庭的参与,暗示这一活动可能具有某种家族意义或传统,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升崇峦”再次强调登山这一行为,“崇峦”突出山峦的高大,与前文的热闹场景相结合,展现出人们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南望城阙郁盘桓
- 解析:登上山峦后,众人向南眺望,看到城阙气势宏伟,宫室回环曲折。“南望”点明观察方向,“城阙郁盘桓”中的“郁”描绘城阙的繁盛、郁郁葱葱,“盘桓”则形容宫室建筑错落有致、回环萦绕的样子。此句通过描绘城市的壮观景象,展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上陵者的富贵形象相互呼应,同时也为下文引出对社会不同层面的描绘做过渡。
5. 王公第,通衢端
- 解析:目光从城阙转向城市布局,指出王公贵族的府邸位于大道的尽头。“王公第”明确地点出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代表着贵族阶层的居所;“通衢端”说明府邸所处位置优越,位于交通要道的尽头,显示出王公贵族在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和优越的居住环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差异和城市规划特点。
6. 高甍华屋列朱轩
- 解析:进一步描写王公府邸的奢华。“高甍”指高大的屋脊,“华屋”表示华丽的房屋,“列朱轩”描绘排列着朱红色的门窗。这些细节刻画,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展现出府邸的宏伟壮丽与富贵堂皇,让人仿佛能看到阳光下朱红色门窗闪耀的光泽,凸显出贵族生活的奢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和审美水平。
7. 临浚谷,掇秋兰
- 解析:场景从城市建筑转换到自然山谷。“临浚谷”表明人们来到深邃的山谷边,“掇秋兰”描绘众人采摘秋兰的动作。秋兰在古代文化中有象征美好品德的寓意,人们采摘秋兰,一方面展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可能也暗示着他们对自身品德修养的期许,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文化内涵与诗意氛围。
8. 士女悠奕映隰原
- 解析:描绘山谷边的场景,“士女”指男女老少,“悠奕”形容人们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样子,“映隰原”表示他们的身影倒映在低湿的原野上。此句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现出人们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状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前文的城市繁华景象形成对比,营造出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氛围。
9. 指营丘,感牛山
- 解析:这里运用历史典故,“营丘”是姜太公的封地,“牛山”则与齐景公有关。齐景公登上牛山,北望国都,感慨人生短暂,流泪不已。诗人在此借众人指着营丘、感慨牛山之事,将眼前的情景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引发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使诗歌的内涵从对当下场景的描绘延伸到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度感悟,为下文抒发时光流逝的感慨做铺垫。
10. 爽鸠既没景君叹
- 解析:继续深化历史典故的运用。“爽鸠氏”是上古掌管刑狱的官,早已消逝。“景君叹”指齐景公面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而发出的叹息。诗人通过提及爽鸠氏的消逝和齐景公的叹息,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无论曾经多么有权势或辉煌,都无法抵挡时间的洪流,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奈。
11. 嗟岁聿,逝不还
- 解析:诗人直接发出对岁月的感叹。“嗟”字表达出深深的叹息之情,“岁聿”指岁月,“逝不还”明确指出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这一句将前文对历史典故的感慨具体化为对当下时光流逝的惋惜,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的共鸣。
12. 志气衰沮玄鬓斑
- 解析:描述随着时光流逝,人的变化。“志气衰沮”表明曾经的志向和意气逐渐消沉低落,“玄鬓斑”则形象地描绘出乌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从精神和外貌两方面体现出岁月对人的消磨。此句以自身或众人的变化为例,深刻表达出时光流逝对人产生的影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沧桑感和生命的紧迫感。
13. 野莽宿,坟土干
- 解析:描绘荒野中墓地的景象。“野莽宿”描绘出坟墓坐落在荒野草丛之中,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坟土干”进一步强调坟墓的泥土已经干燥,暗示时间的久远和生命的消逝,让人联想到曾经鲜活的生命如今已长眠于此,强化了生命终结的悲凉氛围,引发对生死的思考。
14. 顾此累累中心酸
- 解析:“顾此累累”指看着眼前众多的坟墓,“中心酸”直接表达出内心涌起的辛酸之情。面对无数的坟墓,诗人深刻意识到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归宿,这种对生命终结的直观感受,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心酸和悲哀,体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悲悯。
15. 生必死,亦何怨
- 解析:诗人在经历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终结的感慨后,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死。“生必死”明确指出生命的必然规律,即有生就必有死;“亦何怨”则反问,既然生死是自然规律,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一句体现出诗人对生死的坦然接受,从之前的悲伤情绪中得到解脱,展现出一种理性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16. 取乐今日展情欢
- 解析:基于对生死的豁达认识,诗人得出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结论。“取乐今日”强调把握现在,抓住眼前的时光去享受生活;“展情欢”则表明尽情地舒展情怀,享受欢乐。此句为全诗的情感发展画上句号,传达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珍惜当下每一刻的人生观念,使整首诗在经历了感慨与思考后,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
句译:
1. 上陵者,相追攀:登上陵山的人们,相互追随攀爬。
2. 被服纤丽振绮纨:他们穿着精致华丽的衣服,丝绸的衣袂随风飘动。
3. 携童幼,升崇峦:带着孩童,一同登上高高的山峦。
4. 南望城阙郁盘桓:向南眺望,城阙巍峨,宫室曲折回环。
5. 王公第,通衢端:王公贵族的府邸,位于大道的尽头。
6. 高甍华屋列朱轩:府邸有着高大的屋脊,华美的房屋排列着朱红的门窗。
7. 临浚谷,掇秋兰:来到深邃的山谷旁,采摘秋天的兰花。
8. 士女悠奕映隰原:男男女女悠然自得,身影倒映在低湿的原野上。
9. 指营丘,感牛山:指着营丘之地,感慨牛山之事。
10. 爽鸠既没景君叹:爽鸠氏已经消逝,齐景公为此而叹息。
11. 嗟岁聿,逝不还:可叹岁月匆匆,一去不复返。
12. 志气衰沮玄鬓斑:志气渐渐消沉,乌黑的鬓发已变得斑白。
13. 野莽宿,坟土干:坟墓坐落在荒野草丛中,坟上的土已经干燥。
14. 顾此累累中心酸:看着这众多的坟墓,心中满是辛酸。
15. 生必死,亦何怨:有生就必然有死,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16. 取乐今日展情欢:还是在今日尽情享乐,舒展情怀获得欢乐吧。
……
全译:
登山陵的人们,彼此紧紧相随奋力攀登。
身着的衣物精致华丽,丝绸的衣衫随风轻摆。
他们带着家中的孩童,一同登上那高高的山峦。
向南望去,城阙气势恢宏,宫室回环曲折。
王公贵族的府邸,雄踞在大道的尽头。
府邸高脊飞檐,华美的屋舍排列,朱红的门窗熠熠生辉。
众人行至幽深的山谷边,采摘着秋日的兰花。
男男女女悠然漫步,身影倒映在广袤的湿地与平原之上。
人们指着营丘之地,不禁感慨牛山之事。
爽鸠氏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如同当年齐景公为之叹息。
可叹那岁月啊,飞驰而去不再回返。
志气逐渐衰落,乌黑的鬓发已然斑白。
荒野的草丛中是一座座坟墓,坟上的土已干燥。
望着这累累的坟冢,心中满是辛酸。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又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就在今日尽情寻欢作乐,畅快地舒展情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