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
公元前491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五年。
夏季,楚国攻下夷虎,开始策划向北方扩张。
(二)陈
公元前489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二十七年。
春天,吴国攻打陈国,我决定救助陈国,驻军在城父。
十月,我病倒在军中。
天空有红色云霞象鸟一样,围绕太阳飞翔。
我向周太史询问吉凶。
太史说:“这对楚王有害,可是能够把灾祸移到将相身上。”
将相听到这句话,就请求向神祷告,自己代替昭王。
我说:“将相如同我的手足,今天把灾祸移到手足上,难道能够免除我的病吗?”
我不同意。
占卜病因,认为是黄河在作祟。
大夫们请求祭祷河神。
我说:“自从我们先王受封后,遥祭的大川不过是长江、汉水,黄河神我们不曾得罪过。”
我没有答应大夫们的请求。
临终之际,我要子西继为王,子西坚辞不受;要子期为王,子期的态度一如子西。
我又要子闾(公子启)继为王,子闾也坚持不受。
我连说了5次,子闾连辞了5次。
子闾见事态如此,为了安慰我,假意受命。
七月,昭王死 ,子闾与子西、子期议决,封锁消息,阻绝路口,秘密派精干的使者回郢都,迎昭王子熊章到城父,立之为王。惠王即立,楚师才回国。随后下葬昭王。
shiji
二十七年春,
二十七年(前489年)春季,
吴伐陈,
吴国讨伐陈国,
楚昭王救之,
楚昭王派兵援救陈国,
军城父。
在城父驻军。
十月,昭王病于军中,
十月,昭王在军中生病,
有赤云如鸟,
天空出现了像鸟一样的红色云霞,
夹日而蜚。
围绕着太阳飞。
昭王问周太史,
昭王问周太史,
太史曰:“是害于楚王,
太史说:“这对楚王有危害,
然可移于将相。”
然而可以把这灾难转移到将相身上。”
将相闻是言,
将相听说后,
乃请自以身祷于神。
就向神祈祷,请求用自己的身体代替昭王受难。
昭王曰:“将相,
昭王说:“将相,
孤之股肱也,
是我的手足,
今移祸,
如今将灾难转移给将相,
庸去是身乎!”
怎么能算是灾难离开我了呢?”
弗听。
昭王没有听从。
卜而河为祟,
占卜后知道是黄河在作祟,
大夫请祷河。
大夫们请求向黄河祈祷。
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
昭王说:“自从我的先王受封以来,
望不过江、汉,
遥祭的山川河神一直都是长江与汉水,
而河非所获罪也。”
而我们没有得罪过黄河神。”
止不许。
昭王没有允许大夫们向黄河祈祷。
孔子在陈,
孔子在陈国,
闻是言,曰:“
听到了昭王说的这番话,说:
楚昭王通大道矣。
“楚昭王真是通晓大义啊。
其不失国,
他没有失去国家,
宜哉!”
是应该的啊!”
昭王病甚,
昭王病危,
乃召诸公子大夫曰:
于是召见各位公子大夫说:
“孤不佞,
“我没有才能,
再辱楚国之师,
再次使楚军蒙受屈辱,
今乃得以天寿终,
如今竟然能够享受天年而寿终正寝,
孤之幸也。”
这是我的幸运。”
让其弟公子申为王,
昭王要把王位让给自己的大弟弟公子申,
不可。
公子申没有答应。
又让次弟公子结,
又要让给二弟公子结,
亦不可。
公子结也没有答应。
乃又让次弟公子闾,
于是又把王位让给三弟公子闾,
五让,
公子闾推辞了五次,
乃后许为王。
才答应当楚王。
将战,
楚军将要同吴军作战,
庚寅,
庚寅日,
昭王卒于军中。
昭王在军中去世。
子闾曰:“王病甚,
子闾说:“昭王病危时,
舍其子让群臣,
舍弃自己的儿子而把王位让给群臣,
臣所以许王,
我之所以答应当楚王,
以广王意也。
是为了安慰昭王。
今君王卒,
如今昭王去世了,
臣岂敢忘君王之意乎!”
我怎敢忘了他的一片好心呢?”
乃与子西、子綦谋,
于是就与子西、子綦商讨,
伏师闭涂,
偷偷派出军队封锁道路,
迎越女之子章立之,是为惠王。
迎接昭王与越国女子所生的儿子章而拥立他,就是惠王。
然后罢兵归,葬昭王。
之后撤兵回国,安葬了昭王。
……
11观射父论祀牲
子期祀平王,祭以牛俎于王,王问于观射父,曰:“祀牲何及?”
子期祭祀楚平王,把祭祀的牛肉送给楚昭王,昭王问观射父,说:“祭祀所用的牲畜有些什么?”
对曰:“祀加于举。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
观射父回答说:“祭祀比平时杀牲的盛馔要多。天子平时的盛馔用牛、羊、猪齐全的太牢,祭祀时要供上三份太牢;诸侯平时的盛馔用一头牛,祭祀时要供上太牢;卿平时的盛馔用一羊、一猪的少牢,祭祀时用一头牛;大夫平时的盛馔用一头猪,祭祀时要供上一羊、一猪的少牢;
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
士平时的盛馔用鱼肉,祭祀时要供上一头猪;百姓平时吃菜蔬,祭祀时要供上烤鱼。
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尊卑上下有等级秩序,那么百姓就不敢轻慢。”
王曰:“其小大何如?”
昭王说:“祭祀用的牲畜大小如何?”
对曰:“郊禘不过茧栗,烝尝不过把握。”
观射父回答说:“春祭夏祭所用的牲畜,它的角不超过蚕茧、栗子那么大;冬祭秋祭所用的牲畜,它的角不超过一把那么长。”
王曰:“何其小也?”
昭王说:“怎么那么小呢?”
对曰:“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
观射父回答说:“神依靠精细明察监临百姓,所以要求祭品齐备,不要求硕大。
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畡数以奉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以告遍至,则无不受休。
因此先王的祭祀,用一颗纯洁的心、玉和帛二精、牛羊猪三牲、四季所生谷物、五种色彩、六种音律、七件大事、金石等八音、九州的助祭、从干支十日和十二时辰中选择吉日良辰请神来享祭,百姓、千品、万官、亿类、万兆民众以全部收入来奉献神灵,用光明的德行来昭示孝敬,演奏和谐的乐声给神听,遍告神灵都来到,都来享受吉庆。
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用毛表示颜色,用血表明是刚杀的牲畜,拔毛取血来奉献完备的祭品,以向神表明诚心,为的是显示严肃恭敬。
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齐肃以承之。”
敬神不能太久,民力承受不了,所以幼牲稍微长成就赶快奉献给神。”
王曰:“刍豢几何?”对曰:“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王曰:“祀不可以已乎?”对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
昭王说:“祭祀的牲畜要豢养多长时间?”观射父回答说:“大的不过三个月,小的不过十天。”昭王说:“祭祀不可以废除吗?”观射父回答说:“祭祀是用来宣扬孝道、繁育人口、安抚国家、安定百姓的,不可以废除。
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久而不振,生乃不殖。
人民放纵就会堕落,堕落就会停滞不前,停滞久了就振作不起来,万物就不会繁殖生长。
其用不从,其生不殖,不可以封。
不服从上面的命令,又不能使万物繁殖生长,就没有可以授予的封地。
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诸侯舍日,卿、大夫舍月,士、庶人舍时。
因此古时候先王有每天的祭祀、每月的祭祀、四季的祭祀和每年的祭祀。诸侯舍去每天的祭祀,卿和大夫舍去每月的祭祀,士和百姓舍去四季 的祭祀。
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
天子普遍祭祀群神万物,诸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以及他们封国的山川,卿和大夫祭祀礼仪规定的五祀和祖先,士和百姓只祭祀自己的祖先。
日月会于龙(豕尨),土气含收,天明昌作,百嘉备舍,群神频行。
日月交会在苍龙七宿的尾宿时,地气收敛,天气晴爽,各种作物都收回家储藏,群神都频频活动。
国于是乎蒸尝,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
国这时举行秋祭和冬祭,家这时也举行秋祭和冬祭,百姓之家的夫妇们选择良辰,供奉祭牲,敬献黍稷,打扫清洁,郑重穿好祭服,滤清甜酒,率领自己的子弟和同族,举行四季的祭祀,主祭的宗祝虔诚地念着祝福的祭辞,来隆重祭祀他们的祖先,恭恭敬敬,济济一堂,如同神灵降临。
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昵,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
这时会合了在各处的亲朋好友和亲属,兄弟、亲戚相互亲近,于是消除了各种纠纷,去除了怨恨邪恶,大家和谐友好,团结亲近,上下安定,来发展巩固自己的族姓。
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
君上用祭祀来教育百姓虔诚,下民用祭祀显示事奉长上。
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
天子祭天的事,一定要亲自射杀牲畜,王后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的黍稷;诸侯祭祀宗庙的事,一定要亲自射牛、宰羊、杀猪,夫人一定要亲自舂好祭祀的黍稷。
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天子亲舂禘郊之盛,王后亲缲其服,自公以下至于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民所以摄固者也,若之何其舍之也!”
更何况是在他们之下的人,谁敢不小心畏慎,来事奉百神呢!天子亲自舂好祭天用的黍稷。王后亲自缫丝做成祭服,自公卿以下直到百姓,谁敢不严肃恭敬地为神出力呢!民众依靠祭祀来维持巩固,怎么能废除祭祀呢?”
王曰:“所谓一纯、二精、七事者,何也?”对曰:“圣王正端冕,以其不违心,帅其群臣精物以临监享祀,无有苛慝于神者,谓之一纯。玉、帛为二精。天、地、民及四时之务为七事。”
昭王说:“所说的一纯、二精、七事,指的是什么?”观射父回答说:“圣明的君王要端庄地穿戴朝服大冠,用他专注不二的心,率领群臣用精致的物品来监临祭祀,对神没有一点不正当的念头,这称为一纯。玉和帛称为二精。天、地、民和四季的事务称为七事。”
王曰:“三事者,何也?”对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昭王说:“三事是什么?”观射父回答说:“上天的事刚健威武,大地的事柔顺温文,百姓的事忠诚有信。”
王曰:“所谓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畡数者,何也?”
昭王说:“所说的百姓、千品,万官、亿类和兆民经入畡数,指的是什么?”
对曰:“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以监其官,是为百姓。
观射父说:“民众呈上名字做官的有上百。王公贵族的子弟本质好能恪于职守而呈上名字做官的,根据功劳职事赐给姓氏,让他们监守自己的官职,这叫做百姓。
姓有彻品,十于王谓之千品。
有姓氏的百官有众多僚属,十倍于王者的百官,叫做千品。
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天子之田九畡,以食兆民,王取经入焉,以食万官。”
管理天、地、神、民、物五事的官,陪属有上万,叫做万官。万官有十类,就是亿类。天子管辖的土地有九州,来养活万兆民众,君王收取经常的赋税,来养活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