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七年,鲁弑其君隐公。
……
我正在和兄弟姐妹一起嘲笑宋武公的女儿仲子没有嫁给公子隐,却嫁给了公子隐的父亲鲁慧公。
鲁公的一举一动都是要记载下来的,记载不合法度的事,后世子孙会怎么看呢?
显然,这些鲁公们,不在意这些。
这时父亲齐厘公告诉我,我的婚事已经定下了。我将要嫁给卫宣公的儿子太子汲。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会像那个倒霉的仲子一样没有嫁给公子汲,却嫁给了公子汲的父亲卫宣公吧?
我觉得应该不会,哪有那么多的巧合呢?
……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
那天,右公子替太子汲来齐国迎娶我为妻,他将我迎娶到卫国,还没有成婚。我当然不明白,太子汲为什么没来,虽然卫国给的这些理由看起来很重要。
我到了卫国,却发现太子汲去郑国出使了。卫宣公召见了我,对我很满意。就这样,我嫁给了卫宣公。
太子汲回来了,也兴高采烈的举行了婚礼。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然后太子汲就发现我成了他的母亲。此时,他终于发现了。
……
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汲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汲。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
我和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左公子在教我的儿子们。有时太子汲也会过来教寿和朔。我曾与太子汲议过亲事,我的长子寿与太子汲交好。但次子朔与我特别厌恶太子汲。
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汲于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太子汲的母亲夷姜因为失宠而自杀。卫宣公忌惮儿子担心自己大权旁落,我则是担心一旦太子汲顺利上位,自己没有什么好下场。我就和我的幼子朔一起在卫宣公面前说太子汲的坏话。卫宣公因为自己夺去了太子的妻子,心里也讨厌太子,想除掉他。
卫宣公派太子汲出使齐国,又指使强盗在国界上拦杀他。
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
我的大儿子寿知道国君准备杀死太子,于是对太子说:“国界上的强盗看见太子拿着白旄,就会杀太子,太子可不要去!”
太子说:“违背父亲的命令而求得生存,这是不可以的。”
子寿看见太子不肯停止,就劫取他的白旄,先赶到国界上。界上的强盗看见来的人果真拿着白旄标志,就杀死了他。
寿已死,而太子汲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汲,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
子寿被杀死之后,太子汲又来到,对强盗说:“应当杀死的人是我!”强盗将太子汲一并杀掉,回报了宣公。我悲喜交加,悲于我的儿子寿死了,喜于太子汲死了。就这样,我和卫宣公的幼子朔被立为太子。后来,成为了卫慧公。
卫慧公当了三年的卫君后,汲的弟弟公子顽做了卫国国君,卫惠公逃到了我哥哥齐襄公那里。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齐强卫弱,齐国要求我改嫁公子纨。我改嫁公子顽之后,又生下3个儿子和2个女儿。几个孩子都有出息。儿子中,除了齐子早夭,另外两个都先后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卫戴公和卫文公。我的女儿也出色,一个嫁到宋国,做了宋桓夫人,另一个嫁到许国,做了许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