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是晋国的将军,嬴姓,里氏,名克。
晋献公在位时,我凭借自己的才能,帮助晋献公开疆拓土,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献公先后有妻妾六人,生有八子一女。
原配贾氏无子女。后娶齐桓公女儿齐姜,生子申生,立为太子,又生一女伯姬,嫁秦穆公为夫人。齐姜早逝,又娶二女,分别生重耳和夷吾。此三子都有贤名,国人拥戴。
后来,献公讨伐骊戎,骊戎人献骊姬姐妹,前665年后,骊姬又生了大儿子奚齐和小儿子卓子。
奚齐出生后,晋献公对他宠爱得不得了,加上骊姬收买了晋献公的宠妾,一起在他耳边吹枕头风,时间久了,晋献公便动了“废长立幼”的心思。
晋献公将三个公子申生、重耳、夷吾分别发配到曲沃、蒲城和屈城。
晋献公毕竟是国君,谁也不敢明着反对。可我是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我用不上朝来表达不满。
我谏献公曰:“不可以将太子发配到苦寒之地”。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
太子私下里与我说:“我要被废掉了吧!”
太子曰:“吾其废乎?”
我回答说:“太子您努力吧!而且做儿子的应该害怕自己不能尽孝,不该担心自己不能被立为国君。加强自身修养而不责难别人,就可以避免灾祸。”
里克曰:“太子勉之!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谁知骊姬根本不为所动,反而加剧了陷害太子的步伐,晋献公也动了杀心。太子申生无奈,深感天地之间无立足之地,便拔剑自刎了。
这世上的事何止一件、两件,被坑害的人又何止一个、两个呢?处处都是坑,就看人能不能识破陷阱,走出危机了。很显然,对太子申生而言这次的危机分外危险,而太子申生也没有从这次危机中走出。太子申生的死深深的刺激了我,让我下定了决心要除掉骊姬。即使骊姬受宠,我也不愿趋炎附势,做背信弃义之人。
公元前651年9月,晋献公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却始终放心不下骊姬和奚齐,便将小儿子奚齐托付给了重臣荀息。
晋献公死后,奚齐当上了晋侯,骊姬为国母,荀息当上了大相国。
这年十月,我们这些讨厌奚齐的人派死士换上晋国卫队的衣服,混杂在卫队里,等待给晋献公办丧事的时候,死士们一拥而上,把晋献公的小儿子奚齐刺死在灵堂上。
荀息等到丧事办完,立刻召集文武大臣立九岁的卓子为君。
有人说:“奚齐的死,里克等人一定脱不了干系。”
但荀息说:“里克等人不会这样做”。
这年十一月,我们派死士刺杀卓子于朝堂之上。荀息自杀。
我们想迎接有贤能之名的二公子重耳回来做国君,但是重耳婉言谢绝了。
大家只好把公子夷吾接回来,继承了国君的位置,公子夷吾成为了晋惠公。
惠公忌惮,围杀里克。
惠公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
里克悲愤长叹:“没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遂自杀。
惠公之立,背里克,诛大夫,国人不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