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科和刑事科都在前院,柴斌带着张军直接去了,治安管理科长的办公室。
柴斌门也没敲,直接推门就进去了,嘴里喊着,韩大科长我给你送人来了,你看怎么谢我吧!通过赵斌的举动和言语,都表达着二人私下里关系很好。
一位年仅30岁左右的男子,抬起头来道!哦!能让你柴科长亲自送的人,这来头不小啊!
来头大小我不知道,但绝对可以称为青年才俊,这位是轧钢厂保卫科副科长,也是你们治安科副科长,又指着男子道,这是你们科长韩卫国。
张军立正敬礼,韩科长好,治安管理科张军向您报到。
张军表面平静,其实心里早已五味杂陈,回想上一世两人可谓是,斗了十几年,最开始两人合作还是很愉快的,直到挚爱为救自己牺牲以后,两个人的关系才逐渐削薄,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恋人是韩为国的亲妹妹。
韩卫国是家里老大,兄妹四个,老二韩卫军,在南边当兵,老三韩卫民在区粮食局工作,小妹韩雪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儿,也是最小最受宠的一个。
韩雪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儿,梦想是能做一个,率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女将军,家里怕她吃苦,不同意她当兵,她的梦想也就停留在了想的阶段,她初中毕业就报考了公安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鼓楼派出所治安大队。
上一世张军带队和鼓楼所联合办案时,认识的韩雪,两个人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互生情愫,刚确立关系没几天,就再一次打击黑市时,张军被人打黑枪,韩雪挺身替他挡了那一枪,牺牲在了他怀里。
韩家怪张军没有保护好韩雪,连追悼会都没让张军参加,直到张军死的那天,他都不知道韩雪葬在哪里,韩家更是动用了一些小人脉,让张军在治安管理科副科长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张军上辈子在仕途上,本就没有多大野心,对韩卫国在工作中特意的压制,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倒是每到清明前几天,两人总会大吵一架。
韩卫国连忙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也郑重的回了一个礼,然后邀请二人到旁边沙发坐下。
张军连忙拉回思绪,道谢后和柴斌一起坐在了沙发上,韩卫国也坐在单独沙发上,
张军掏出烟来给两人各散了一根,三人就这一根火柴点着,三人就开始了造云大业。
韩卫国对张军态度,可比上一世热情多了,其实也情有可原,这一世张军不仅是治安科副科长,他还是保卫科副科长,虽然只是保卫科副科长,但他管的人可比韩卫东这个科长多多了,东城分局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百人,加上下辖派出所也就三百人左右,张军一个保卫科就有一百多人,东城分局这边,只是付出了一个正科级副科长的,职位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助力,分局这边肯定不能摆脸子。
张军虽然心里明白,但他一点都不介意,虽然现在公安的权利没有保卫科的大,但再过十几年,保卫科可比不了公安,张军不但没有一点傲娇,还一直表现得很随和,还有个主要原因就是,再有一年韩冰就要毕业了,他可不想得罪这个未来的大舅哥。
韩卫国哪里知道,张军的内心想法,不过张军的表现,他还是很满意的,他一直担心,这个少年得知的科长,以后不好合作,看今天张军的态度,以后合作应该会比较愉快,就这样,在双方互相有意结交的氛围下,愉快的交谈起来,在交谈中,柴斌和韩卫国二人也对张军,有了深刻的认识,张军在交谈中说话很少,大多时侯扮演的,是一个聆听者,但不论他二人聊什么话题,他总是会一语成谶,点出问题的核心,这就更让二人对他刮目相看,从一开始的刻意,慢慢的转变成欣赏,氛围也越来越好,就这样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韩卫国还亲自带着张军,去看了他在分局的办公室,介绍道!咱们分局,没有你们工厂条件好,你和老刘共用一间办公室,今天老刘没在,去下面派出所办案子去了,等你正式上班了,我在介绍你们认识。
张军表示,有个办公的地方就好,反正他以后常驻轧钢厂,分局这边他也没想过多插手,查收多了,反倒遭人嫉恨,张军又和韩卫国二人聊了一会,期间还让韩卫国给开了一张,去晋省的介绍信,才告辞离开。
路过供销社时,他又买了两瓶二锅头,两个网兜,把酒和衣服装在一个网兜里,提着就直奔菜市场了,到了菜市场肉已经买完了,只能买了一只公鸡,一条鱼和一点蔬菜,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秦大妞看儿子提着,这么多东西回来,忙上前接过东西,问道,小军,你工作安排好了吗?
妈,今天都安排好了,轧钢厂副科长,兼东城公安分局治安副科长,张军回道!
秦大妞一时没反应过来,那啥公安分局副科长啥意思?
张军耐心的和母亲,解释了一遍,
秦大妞听的还是云里雾里,其实也不怪她,作为一个没上过几天学的,农村妇女,她对体制内的东西,又能了解多少呢!虽然没有听太懂,但她知道,他儿子很厉害就行了,一个劲的说,我儿子真厉害,我儿子最棒,把张军这个两世,活了八十多年的人都说脸红了。
最后张军实在没脸听下去了,赶忙道,妈,快做饭吧,我还请了李大爷,咱们一起庆祝一下。
好,妈这就去做,秦大妞说道!
您烧水,我去杀鸡,张军说道!
秦大妞点火烧水,张军杀鸡,杀鱼,很快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做好了,一盘红烧鸡块,一条红烧鱼,炒了两个素菜,一个小白菜一个白萝卜丝,主食做的是二合面馒头 ,张军把买回来的二锅头拿出来,放在饭桌上,和秦大妞打了一声招呼,就去院门口乘凉去了。
张军坐在门口台阶上,掏出烟来点着,深深的吸了一口,感受着尼古丁刺激,把他这一天的疲劳消减了一些。
此时上班的人们也陆续下班了,一些关系好的工友也相伴朝家走去,张军毕竟是在这条胡同长大的,还是认识不少人的,只是他五六年没在家,变化还是很大的,如果张军不刻意介绍,还是很难认出他来的,而路过的人看着一个身穿军装,长相刚毅的年轻人坐在94号院台阶上,都在悄悄议论这是谁家的亲戚。
这时走过来四个人,一个四十来岁,身材魁梧,短发,国字脸,一身正气的中年男人,正和一个身材肥胖,挺着肚子,年龄相仿的圆脸男人聊着什么,这二人正是,95号院的七级钳工易中海和六级锻工刘海忠,身边跟着两个年轻人,一个二十四五岁面容清瘦,身材高挑,这人叫贾东旭,一个身材中等,穿着邋遢,憨厚的面容下透着精明,离着十步远就能闻道一股葱花味,这人就是人称外号傻柱的何雨柱。
张军和傻柱同龄,比傻柱大几个月,贾东旭比二人大两岁,还有一个许大茂比张军小两岁,四个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见到小时的玩伴,张军还是很高兴的,他隐约记得上一世贾东旭早逝,贾东旭的媳妇还是自己老娘给介绍的,好像还是个啥亲戚,贾东旭死后傻柱接班了,只是那时候他已经搬出了南锣鼓巷,又没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走出来,他也就和这些发小断了联系,这些还是偶尔回南锣鼓巷,听家里人说的。
等四人走到近前,张军喊到,柱子,四人听到有人喊,就停住脚步,朝张军看了过来,张军走了过去,给了傻柱肩膀一拳,你看啥?不认识了?
何雨柱看一会儿,冒出了一句国句,我艹你是大军子?什么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