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无讳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他的问题和沈钧行的回答穿过厚厚的门帘子,一前一后地落进温清宁耳中。
沈钧行说,这二者并不冲突。
温清宁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快速颤动的眼睫泄露了她的心事。
门帘晃动,啪嗒啪嗒,是沈钧行刻意加重的脚步声。
“今日的药。”
鼻下扑来一股热腾腾的药香,温清宁目光聚集在端着药碗的手指上。
她一边接过一边轻声问道:“你要回军中吗?”
沈钧行眼底绽放出惊喜,再次叹服于面前女子的聪慧。
“怎么猜到的?”
温清宁习惯性抬头回答,正巧撞上他温和又富有攻击性的眼神,瞳孔微微一缩,连忙把目光落回药碗上,不是自己手中的汤药,而是另一碗。
沈钧行沿着她的视线看去:“这是高谈开来养杖伤的。”说话间,仰头一饮而尽,旋即龇了龇牙,“一如既往地难喝。”
他重新看回对面之人,面上露出明晃晃的期待。
温清宁点点头,双唇翕动,关心的话在唇齿间转了一圈,又藏了回去,另换了答案出口:“郡王回来在朝,但他根基弱,最好的法子就是由你去武将里打开局面,世家那边有谢少卿。至于文臣,圣人会为他准备好的。”
沈钧行愣了一愣,顾不得失落,拉着椅子坐在她身边:“你觉得圣人看好他?”
“只是直觉,但也要郡王自己能立得住。”温清宁斜扫一眼贴近的椅子,捧起碗喝药,顺便往里悄悄挪了一寸,拉开二人的距离,“侯爷,那些寻找女儿的人……”
温清宁欲言又止。
这是一桩旧案,也是温辅临死前记挂在心的案子。
这也是温清宁的私心,趁着这一桩大案将这桩旧案翻出来,只盼能有个着落说法。
沈钧行察觉到她的不自在,趁着收走她手中空碗的同时,往后挪了一下:“我离开前让韩君正做了登记,又安排张三接负责送他们归家等消息。安定长公主府的府令被带去谢景俭带去审问,暂时还没有审出来什么有用的消息。你放心,这事已经在圣人那留了底,总会出结果的。”
“陋婶子接回来了吗?”温清宁问道。
沈钧行将空碗递给立在门口的平安,轻轻“嗯”了一声:“六姑看过日子,昨日下葬。”
温清宁垂眸。
时人有“腊月不下葬”的说法,陋寡妇死的冤屈,其中忌讳说法便更多一些。
沈钧行看出她的低落,想了想说道:“六姑以陋寡妇干娘的身份出面,替她报官,官府判了义绝。至于郭上林之妻夏氏,夏巧手带她归家,郭上林葬入夏家祖坟。”
义绝由官府强制判离,不需要夫妻双方,尤其是不需要男方同意。
律法中虽然有关于义绝的条令,但官府真正判离的却很少,毕竟在法之上还有礼,是以父纲、夫纲为主的伦理纲常。
陋寡妇的事,沈钧行他们必然是帮了忙的。
“多谢。夏氏能在得知夫君死讯时保持镇静坚强,她和郭上林的孩子一定会长得很好。”温清宁轻柔的嗓音里带着一丝沙哑。
沈钧行将她的话听进心里,张了张嘴,声音还未出口,就被门外的声音打断。
“小娘子,侯爷,那边的沈主簿又来了,还带着他那位兴姨娘。”发财禀道。
“又?”温清宁偏头,“他来了很多回吗?”
“他如今被停职思过,空闲得很,便一日两趟的往这边跑。除了他,魏国公府和风林侯府也来过一趟。你那时没醒,我又是借住,便没理会。”沈钧行一面回答,一面用手背贴了一下暖炕侧面,眉心微皱,问道,“是不是烧的太热了?”
温清宁噎了一下,什么“借住”,满院子都是他的人,就连租金都是他付的,说‘借住’太假了。
她这么想着忍不住小小翻了个白眼,嘴上还是回答道:“我觉得正好。”
见到一贯以稳重视人的女子露出罕见的淘气,沈钧行忍不住弯起唇角:“要见吗?”
温清宁沉吟片刻,问道:“我记得杨……苦薏在安陆侯府时所服侍的就是这位兴姨娘吧。”
沈钧行唇角的暖笑换成了玩味:“我这位庶兄娶了个有关系的悍妻,自己日子都过得水深火热,还有心思纳妾,这位兴姨娘你当心些。”
温清宁点了点头:“我换身见客的衣裳?”
“犯不着折腾,隔着帘子说话也无事。”沈钧行才说完,发财和平安便机灵地上前几步,一左一右地接下分隔屋子的帷幕。
青色的纱幔让冬季沉闷的屋子添了几分生机。
温清宁视线透过帷幕,看到沈钧行的背影变得朦胧,药味、暖炕、帷幔,似乎回到了幼时的家。
“四弟,听说你受了杖伤,可好些了?”
陌生的男声把温清宁从回忆中拉了出来。
她抬眸看去,便看到一个体型匀称的男子,看不清沈铭行的脸,但能看出他对沈钧行的恭谨。
跟在沈铭行身后的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女子。
她低垂着头,分外守礼。
“来做什么?”沈钧行直白发问,“赔礼的话应该带沈婉仪。”
沈铭行挑眉苦笑:“我在那府里是个什么境地四弟也明白,那一双儿女又岂是我能管得了的。只是我到底是三娘的亲父,她做了错事躲了,我便替她来赔罪。”
说罢,侧转向帷幕的方向,长揖到地,“温小娘子,小女婉仪顽劣,懵懂愚钝,害小娘子遇险,沈铭行特来向小娘子赔罪。”
头顶上的硬裹幞头几乎碰到地。
“主簿不必行这般大礼,您是官,小女是民,传扬出去倒叫小女落得个张扬的名声。”
虚弱的病音传出来,沈铭行身形一僵,旋即尴尬地直起身,瞥一眼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的沈钧行,表情讪讪。
“小娘子伤了何处?”兴姨娘关切问道。
说完,感受到几道审视的视线投射到自己身上,轻咬薄唇,低声解释,“奴和小娘子是旧相识。”
“对对,兴娘来自岭南。”沈铭行连忙附和。
温清宁思量稍许,开口道:“既如此,那便请兴娘子入内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