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太招供没多久,郭老汉和郭下林也招认了。
加上夏氏的说词,关于郭上林的死渐渐变得明了。
温清宁拿着所有供词,轻轻叹息。
郭老太生郭上林时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因而对他不喜。
加之郭上林自幼体弱多病,郭家嫌他费钱便更加厌恶,有病也不给他治,两颗心都扑在小儿子身上。
邻村的木匠夏巧手看郭上林可怜,就收了他做徒弟,不仅教手艺,还给他看病,更把独女夏氏嫁给他做娘子。
而夏巧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求郭上林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夏。
郭上林他长在夏家,与夏巧手过去是师徒,以后是岳父,关系亲近,加之他又是真心喜爱夏氏,不过是让第一个孩子随母亲,他自然没有什么不愿意。
然而便是这事,让郭家老夫妻心中对长子再添不满。
对比笨嘴拙舌的郭上林,郭家老夫妻更喜欢自小在身边长大的小儿子。
偏小儿子郭下林除了有一张翘嘴,其他样样不如郭上林。
他嫉妒郭上林,嫉妒他有一门可以糊口的手艺,嫉妒他娶了温柔体贴的娇妻,也嫉妒他哪怕不得父母喜欢,按照律法也能分得大半家财,更嫉妒他还能得到夏巧手的全部家财。
为此,郭下林没少在父母耳边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郭家老夫妻对长子一日比一日苛刻,直到把人逼得伤透了心。
夏氏口供上说郭上林夜里在自己房里感慨了一句“要是能分家就好了”,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公婆耳中,二人扯着族老村正搜空了郭上林的屋子。
还逼着郭上林签下父母百年之后也不许分家的文书,否则就一头砰死。
自那之后,郭上林失了精气神,渐渐染上赌瘾。
郭下林眼看兄长不仅不再挣钱,反而惹得几回讨债的上门,心中怨气渐升,想把郭上林赶出家门,独霸家产和夏家的家业。
不等他想到一个好法子,有人找上门看中了郭上林的命格,要出钱买命,一条命五个金饼。
那人不但出手大方,就连谋夺人命的方法都帮郭下林想好了,郭下林只要照做保管万无一失。
偏此时,郭下林的娘子嫌他不能生,最后和离回了娘家改嫁。
看到对赌徒兄长不离不弃的夏氏,再对比弃自己如敝履的前妻,郭下林下定决心。
只要事情办成,他就能得到五个金饼、一个体贴温柔的“娘子”、一个“儿子”,两份家财。
然而为了保证事情的万无一失,他将此事告知了郭老汉,又寻了个借口骗着郭老太掺和进来,直到郭上林死了,五个金饼到手才告诉她真相。
一边是已经死掉的不受宠的儿子,另一边是好日子,唯一会给她养老的儿子。
郭下林了解亲娘,知道她会怎么选。
夏氏因怀孕难受,又担心夫君,夜里睡不着,又怕夫君和前面一样,喝醉了睡在路上,就想出门找找,结果无意中偷听到了公婆和小叔子的谈话。
得知夫君已经遇害,她又悲又恨,却又要顾忌肚子里的孩子,不得不暂作忍耐。
第二日一早还要佯装毫不知情,求郭老汉和郭下林再去寻寻。
二人本就要去城门口接回郭上林的尸身,自然不会推脱。
可是不凑巧,正好撞见护城卫和差役在大搜查,心虚之下,扔了人就跑。
当护城卫到村里寻人认尸时,夏氏立即意识到夫君的冤屈不必再等了。
只是她仍心有忧虑,到京兆府廨后看到屋中贵人才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
夏氏当机立断,趁着认尸时将自己偷听到的事说了出来。
郭上林的死就这么清清楚楚的摆到四人面前,让人唏嘘又悲哀。
温清宁因为案子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也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父母,有爱子便为之计深远的父母,也有惯子如杀子的父母,亦有将子女当做工具只爱自己的父母,更有如郭家老夫妻一般的父母。
按照她对以往案子的了解,郭家人不会有任何人被判处死刑,就连流放都不可能。
郭家老夫妻一个是被儿子诱哄的,一个是事到临头不得不加入的,属于起次要作用和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加之两人年龄符合减刑,郭老太可能会免刑。
至于郭下林,身为郭家仅剩的一个儿子,他判处徒刑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夏氏可能要回到郭家,带着郭家唯一血脉,和那些杀夫仇人一起生活。
毕竟在大陈,律法之上还有纲常。
温清宁望着手中薄薄的供词,再一次因为人心复杂,感觉疲累。
而这一次的案子更熬人心。
从郭上林的死,她隐隐约约窥见幕后之人的险恶用心,他在拿贪欲试探人性的底线,用玩闹的心态,满足自己各种好奇心。
温清宁心头略过一丝怪异,名单上的那些人和郭上林相比,前者稳妥又隐秘,后者则更大胆,更疯狂。
有这种心态的人,生平经历必然存在些问题,日常喜好可能也会异于常人。
这样的人,温清宁只认识一个,那奇葩到不似人的沈沐怀。
她一直觉得沈沐怀是个“奇人”,那异于常人的想、对待每一个女子的态度,都让她无法理解。
再联想到已经出现的几个杨家女子,怎么想沈沐怀怎么觉得可疑。
温清宁微微摇头否定刚刚的联想,不能因为怀疑沈沐怀有问题,就将所有疑点往他身上联想。
“累了?可要回去休息?”沈钧行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温清宁恍然回神,这才发现内侍冯腾和大理寺少卿谢景俭已经离开书房。
她摇了摇头,把方才的猜测告诉沈钧行,小声提议:“虽说只是有些怀疑,但为了避免再有人出事,还是再多加派些人手盯着些好。”
沈钧行颔首:“好,我来安排。为了不打草惊蛇,郭下林被抓,和他联系的那个人可能会有所察觉,你外出时,记得带上平安和发财。”
温清宁轻轻点动下巴。
二人一面低声说着案子的事,一面往京兆府狱走。
走在前面的谢景俭注意到冯腾偷偷往后瞄的眼神,眼底闪过一道暗芒。
与此同时,已经陷入沉睡中的安陆侯府突然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