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是舍不得。”
出乎意料,回答王炳的不是温清宁,而是站在一旁的沈钧行。
王炳一脸意外地转头,视线不受控制地落在自家侯爷的手上。
沈钧行左手拿着一个掉色的拨浪鼓,手指撵动鼓柄,转动的拨浪鼓发出一连串的“咚咚”声。
拨浪鼓的声音吸引了温清宁的注意力:“瞧着有些年头了。”
她上前检查缀着弹丸的鼓绳,“这个绳子是新换的……睹物思人吗?”
“思的是离开的乌郎君。”沈钧行说道。
“应该是。”温清宁环视整个屋子,“新屋旧物,孝顺的乌郎君去哪了?死的可能性不大。”
回忆与乌续本相见时的场景,和三年前相比,他几乎没什么变化。加之周围邻居的反应,乌郎君应该还活着,只是父子两个可能没办法时常见面。
从屋中出来,大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下来,平安拿着铁锸清理出来一条通往后院的小路。
后院要比前院小上一些,三座房屋呈“品”状分布,分别是厨房、库房和一个书房。
几人先去了离得最近的厨房,带着冰渣的半缸水,一眼望到底的米缸,向众人展示出乌续本不在家中吃饭的决心。
从本应该最富有生活气息的地方转到北边的小书房,进门看到屋中布置的那一刻,一个声音在温清宁的心底响起:这里才是乌续本在家中最常待的地方,是他为自己寻求的安心之地。
书房中最惹眼的是一座书架,半面墙宽的大书架上摆满了书册,有薄有厚,按照书的大小排列摆放。
温清宁盯着书架看了一会儿,便把目光投向桌案,确切的说是桌案上的一本书——《通命纪略》。
书的翻痕很明显,一看便被时时翻阅。
沈钧行看到她拿着本书低头翻看,点亮桌案上的烛台,随口说道:“《通命纪略》,是相学?”
“是通过生辰八字算命理的书,着书人是……”温清宁说着翻到扉页,念道,“静远斋人着;枯落散人重较辑……静远斋人、枯落散人,完全没印象。”
她向其他人投去询问的眼神,“你们听说过吗?”
王炳抓了抓头,嘿嘿一笑,不言而喻
张三接摇了摇头:“没接触过。”
“能写这种书的人,都不一定能看得起我们。”
平安说完,王炳和张三接立即点头。
沈钧行偏头瞥一眼着书人:“我明日入宫奏明圣人后去太史局问问。”
太史局因为负责测验天文,稽定历数,占卜吉凶,因此禁止私下与朝臣往来。
沈钧行要想去太史局打听消息,必须经过圣人允许。
“那您要带着书吗?”温清宁问道。
听话听音,沈钧行察觉到温清宁的意图。
他又看了眼书名,唇角微弯:“你可以拿回去看。”
温清宁眸子瞬间亮了一下:“这书乌院主常常翻阅,我回去仔细看看,可能发现别的线索。”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书塞进锦袋里。
沈钧行看到她又将那百宝箱一样的锦袋斜挎在身上,眼底漫上浅浅的笑意,随即注意到她低头小小地打了个哈欠,温声说道:“还剩一间库房,查过之后让平安送你回去。”
一行人来到库房后,皆面露震惊。
原本以为会和东西厢房一样,没想到里面摆了十来个抬盒。
温清宁望着红艳艳的抬盒,瞬间困意全无,面色蓦地沉了下来。
“打开。”沈钧行沉声下令。
王炳三人分头而动。
新打的珠宝首饰、颜色艳丽的布匹绢帛、各式各样的瓷器银器,还有象征夫妻和睦如胶似漆的合欢、阿胶、干漆等物。
这是一套聘礼,也许正是乌续本为儿子准备迎娶那位少女准备的。
“先运回京兆府廨。”沈钧行面色阴沉。
王炳点了点头:“我回去喊人。”
温清宁拧眉沉思:
整个事件似乎在渐渐明了,剩下的只要查证那些孩子是不是被卖掉即可。
可这依旧解释不通石有章为什么要自杀。
名单、画像、书册……
“你留下等王炳,我去大理寺要文册。明日不必急着到府廨来,只管先留在客栈休息,有线索会派人去接你。”
沈钧行的声音唤回温清宁拧成乱麻的思绪。
抬头望去,对上他眼中晦暗不明的情绪,温清宁忙不迭撇开眼睛,行礼告辞。
马车上的灯笼摇晃,在雪地上留下两条车辙。
沈钧行闭了闭眼,掩去眼中的无奈。
张三接看看已经走的看不到影的马车,又偷偷瞄一眼已经翻身上马的男子,恍然大悟。
-------------------------------------
温清宁回到客栈,看到堆放在门口的暖箱、汤婆子彻底愣在原地。
送来木炭干等不回的发财迷蒙着双眼从平安的屋子里走出来,看到正主的一刹那,连忙笑着见礼。
他一脸骄傲的指着门口的东西说道:“我家侯爷派我送了满满一大车木炭来此,我想着客栈炭盆肯定不够用,就把府里不用的暖箱和汤婆子都翻出来。您也晓得,我们习武之人怕热,恨不得冬日赤膊在雪地里打滚。”
平安听他“胡说八道”,觉得丢脸的同时,也担心温清宁拒收,毕竟前面才发生过沈沐怀私闯之事。
温清宁环视一圈,发现丁掌柜和伙计正躲在柜台后的偷看,有些无语。
“对了,您买的药还在我屋里。”平安刷的一下窜进房间提着两包药出来,“我去给您熬药,可不能病倒耽误了破案。”嘴里说着要熬药的话,却站在原地一眼一眼地瞧着地上的东西。
温清宁心中挣扎, 几息后点了点头:“多谢。”
话才出口,丁掌柜带着伙计嗖的一下冒了出来:“你去后面烧炭,我和发财小哥给小娘子把东西搬进去……小娘子坐会儿,一会儿就收拾好。”
温清宁看着他们忙进忙出的收拾,干脆在大堂坐下,拿出那本《通命纪略》看了起来。
她寻着乌续本留下的翻阅痕迹,逐字逐句读着。
书是按照月份来编写的,除了用术数做图解之外,还清楚的写明了每个月对应的命格。
她视线落在书页角上,手指无意识的摸着上面的折痕,眼神迷离,似乎陷入某种思绪中。
过了许久,久到搬东西的声音消失,面前多了一碗熬好的汤药,温清宁倏地起身,回房间翻出纸笔。
“小娘子,药可以入口了。”平安小声提醒。
“好,多谢。”温清宁头也不抬,用左手端起药碗,眼也不眨地一口闷了个干净,整个过程,执笔的右手都没有停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