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子听闻,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连忙摇了摇。自从上次太子殿下去找了皇后娘娘闹了一场,就没有动静了。
那会是因为什么?
他本以为自己对皇姐要做的事情已经了解得足够透彻了,毕竟他一直都很关注皇姐的一举一动。
可是随着时日越长,事情越多,所有的东西就如同一团乱麻,越理越乱。
对于皇姐,从前他只是想扮演好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弟弟的角色。可是后来意识到一些事情与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心里便总想着知道那些答案,总想着掺和进皇姐的计划当中。
因为他不想做那个只需要在皇姐身后享受庇护的弟弟,心中渴望更多的便是认可。
毕竟……他也是晟云的太子。
可是那一趟微服出巡的经历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刚刚燃起的火苗。他清晰地意识到,皇姐并不打算让他掺和到那些事情当中。
那么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再变回以前皇姐口中那个乖巧听话的“锦瑜”。
没错,说什么不插手,站在一边等着皇姐需要什么的话都是假的。
可那又怎样?
云锦瑜揉了揉眼角,决定亲自去拜会一番他这位未来的姐夫——不对,是皇姐未来的驸马。
说走就走,云锦瑜直接换了行头,悄悄溜出了宫。
……
云锦瑜刚踏入丞相府的院子,沈璟泽便抬起眼,目光平静得如同深不见底的幽潭一般直直望向他。
看样子像是等了许久。
云锦瑜拱了拱手,抬眼直视沈璟泽,“丞相大人在此等候,想必是料到孤会来吧。”
沈璟泽微微欠身,“殿下聪慧。”
果然,就是为了引他过来。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相视而立,片刻的寂静在空气中蔓延。
云锦瑜率先开口,“丞相今日之举,可是与皇姐有关?”
沈璟泽淡淡回应:“殿下何必明知故问。”
云锦瑜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的眼睛里满是疑惑。原本就略带稚气的面容此刻浮现出一抹倔强,声音也提高了一些:“孤不懂丞相之意。”
沈璟泽目光深沉,“殿下心中有数。”
云锦瑜不耐烦道:“孤说了不明白你的意思。”
沈璟泽轻笑出声,“殿下明白也好,不明白也罢,只是希望殿下莫要再插手不该插手之事。”
云锦瑜面色一白,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你知道了?”
沈璟泽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抬起手。他那修长而白皙的手指捏着一块令牌,令牌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
“太子殿下的人手脚并不利索。”
看着那枚熟悉的令牌,云锦瑜咬了咬牙,捏紧了拳头,暗骂一声。
“那又如何,孤插手苏家之事,本就是为了帮皇姐。”
云锦瑜的声音带着愤怒,像是一只被激怒的小狮子。
“然长公主无需殿下插手。”
沈璟泽的声音依旧不冷不热,他垂着双眸,静静地看着云锦瑜,那审视的目光再加上说出的话让云锦瑜更加怒从心中起。
“丞相莫要以为得了皇姐欢心便可肆意揣测皇姐,还在此对孤说教。”
沈璟泽缄默不语,宛如雕塑般静立于原地,任凭他的情绪和言语如何汹涌澎湃,只是用那一贯沉稳而又平静的语气阐述着云锦瑜自己心中也再清楚不过的道理。
良久,云锦瑜别过头去,声音也变得有些低弱:
“不要告诉皇姐。”
说完这句话,他原本坚定地挺起来的肩膀,像是突然失去支撑,瞬间垮了下去,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只受了委屈的小狗,耷拉着脑袋。
他又轻轻重复了一句,“不要让皇姐知道。”
不能让皇姐知道是他故意让人将苏家姐弟引去了天幽阁,才使得苏韵不得不去了苏府。
其实外界对苏韵的揣测传言,而这些传言中有不少都把皇姐也牵扯了进去,尤其是皇姐这次微服出巡回来之后,传言更甚,甚至有些难听的话传到他耳中。
虽说他觉得皇姐或许不会把这些流言蜚语放在心上,可他就是听不惯那些人如此诋毁皇姐。于是,他便派人去仔细查探这些传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顺藤摸瓜,自然就查出来是苏家在背后搞的鬼。
与此同时,他也知晓了苏韵的布局。他心想,既然如此,那他就来个将计就计,给她找一个突破口。
可谁知道,后面皇姐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还以为苏韵遭了毒手,竟然直接强闯了苏府。
见他满眼祈求,沈璟泽微微颔首,算是答应。
云锦瑜这才松了口气,整个人看起来没刚才那般紧绷。
“殿下,您身为太子,理当以江山社稷为重,着眼于如何安邦定国。”
云锦瑜冷哼了一声,他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不服气,抬高了下巴反驳道:“丞相身为一国之相,难道就不用着眼于江山社稷,经邦纬国?”
沈璟泽闻言,只是淡定一笑:“您是太子,未来君主。”
言外之意,他又不是。
云锦瑜心头一梗,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有些气愤地跺了跺脚,“孤知道了。”说完直接气呼呼的甩袖离去。
待云锦瑜离开后,沈璟泽望着他远去的方向,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喃喃自语道:“终究还是个孩子。”
一阵清风起,吹散了他那声悠长的叹息。
云锦瑜回到东宫后谁都没理会,径直钻到了书房。
国策、兵书、史册……
其实他心中明白丞相话里的意思。
虽然嘴上反驳丞相的话,可他又不禁暗想,是不是以前皇兄也是这般做的,如果是,那他……
也愿意成为像皇兄那样的储君,成为一个真正能够担当起江山社稷的人。
他暗暗给自己鼓了一把气。
只是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那低垂的眸子里,藏着满满的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