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
马蹄声阵阵,借着微弱的月光穿行而过。
宛若八月伏夏的风,来去无踪。
白天行军!
目标太大,且容易受到阻挡。
一旦被敌人发现,特一纵的两大骑兵团就很难以最快的速度,穿过豫南等地。
而轻步兵穿行于两地之间行军速度缓慢,难以在短时间内抵达目标区域。
如此一来!
战马和自行车就成了选择。
自行车穿行,且不说速度。
对于战士的体能考验极大,也不符合苏长青快速穿插至豫皖苏边区的目的。
而且自行车所能够携带的武器装备数量,也不如骑兵。
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区域行军,战马也显然更为适合一些。
所以!
苏长青很快就做出决定,动用骑兵一团与骑兵二团。
星夜赶往豫皖苏边区。
而这也意味着,一些重武器火力。
像重炮!
无法跟随骑兵部队迅速转移,进入豫皖苏边区。
这其实也意味着,即便苏长青抵达豫皖苏边区。
以其手中的兵力!
豫皖苏边区新四军之装备,以及特一纵两大骑兵团的武器装备。
很难对局势产生更大的影响。
不过苏长青!
似乎也不志在于与青天党的军队,进行大规模硬碰硬的交战。
牵制!
引诱!!
为新四军北渡,争取时间、空间。
便成为了苏长青的首要目标。
或者说!
苏长青此举,其实行的是一招险棋。
……
“驾!”
“驾!”
“驾!!!”
苏长青策马前行,连日的前行。
对于包括苏长青在内的特一纵两大骑兵团而言,考验极大。
更不要说。
由于此次任务的特殊性,在重武器无法携带的情况下。
特一纵两大骑兵团只能在轻步兵火力上,保证手头的装备火力足够强。
为了最大程度的加强两大骑兵团的火力。
苏长青下令两大骑兵团,淘汰了被视为制式武器的莫辛甘纳步枪。
取而代之的。
自然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同时!
每名士兵所携带的弹药量也是极为惊人的。
苏长青按照二战时期,灯塔帝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步兵的携弹量。
规定了此行!
特一纵两大骑兵团每名士兵的携带量。
在二战期间,灯塔帝国士兵通常会携带m1加兰德步枪,其标准携弹量为80发子弹,通过m1923弹药腰带携带,每个腰带包含10个子弹袋,每个袋子装一个8发的m1步枪弹夹。
此外,士兵还可能携带额外的子弹带,每条可装48发或60发子弹,总计携弹量可达176发。
这也是特一纵每一名拥有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骑兵士兵,所携带的弹药数量。
同时,两大骑兵团的机枪手,其标准携弹量为260发,通过m1937弹药腰带携带,每个腰带包含6个口袋,每个口袋装两个20发的弹匣。
机枪手的副手和弹药手也会携带额外的弹匣,以确保火力的持续性。
同时,按照平时的标准。
特一纵的冲锋枪手通常会携带两个弹鼓,每个弹鼓容量为71发,共计142发子弹。
一个弹鼓预先装在枪上,另一个放在随身携带的帆布袋中。
但在大规模战斗前,冲锋枪手的携弹量会增加。
一般会额外携带两个弹鼓,总共可携带四个弹鼓,总计284发子弹。
不过由于弹鼓不便携带,有时也会采用一个弹鼓袋加三联装35发弹匣包的组合,加上枪上的35发弹匣,总携弹量为211发。
因此!
两大骑兵团的冲锋枪手,其所携带的弹药量也达到了两百发之上。
在轻步兵火力上。
别说是青天党军,就是小鬼子也望尘莫及。
这自然也是缘自于五台山根据地中,铜覆钢子弹技术的越发成熟。
就子弹这一块上。
五台山根据地生产出来的子弹数量,绝对惊人。
当然!
除了枪械、子弹之外,像手榴弹、掷弹筒、轻型迫击炮、火箭筒以及拆解的92式步兵炮、107火箭筒。
苏长青所率领的这两个骑兵团,虽说没有重炮这种武器装备。
但说是轻步兵,其火力绝不逊色于目前青天党军的绝大多数部队。
……
“将军!”
“前面就是豫皖苏边区了,终于到了!”
一名身着八路军军装的军官,挥动马鞭对苏长青说道。
此人是西北军出身,原为西北军少校连长,后加入了虹军。
作为西北军出身,其骑术了得。
后来成为129师师长的得力助手,极为擅长地形勘察和情报收集。
苏长青用八门92式步兵炮,两门榴弹炮,以及两门107火箭炮,以及数量不详的莫辛纳甘步枪、手榴弹、掷弹筒、迫击炮。
才从师长和政委的手里换过来的一员大将。
目前!
骑兵部队的事务,由其统筹处理。
“李参谋!”
“传令下去,令骑一团和骑二团不要停,立刻进入豫皖苏边区。”
“同时!”
“与豫皖苏边区那边的同志取得联系,我想第一支队的司令应该抵达了豫皖苏边区。”
“目前!”
“我们对新四军的现在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时不我待,再拖下去,同志们的危险就更多了一分。”
苏长青勒住马缰,对李参谋说道。
“是!”
“我这就去传达指令!”
很快,骑一团的刘团长,骑二团梁团长。
都得到了指令。
天色渐渐变亮,特一纵的两大骑兵团没有做任何的休整。
朝着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前进,而根据与豫皖苏边区的同志们取得的联系。
很快确定了豫皖苏边区的指挥部位置所在。
“长青同志!”
“长青同志!!”
早就得知苏长青即将抵达的消息,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早就焦急的在王家庄外等待。
看着苏长青几人,策马朝着王家庄而来。
第一支队司令立刻向前跨出一步,焦急的对苏长青说道。
“首长好!!”
苏长青翻身下马,对着前来迎接自己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啪”的一声。
敬了个军礼。
“你这家伙,许久未见!”
“还是如此!”
“走走走,往里面走,目前情况比较紧急哟。”
“我们得拿出个啥子办法来,否则皖南那边的情况就难办了。”
“青天党军下手实在是太狠了,据说这一次。”
“姓白的那个家伙坐镇指挥,调集了十几万大军,进攻我们才七八千人的皖南总部。”
“要不是情况紧急的话,我肯定会拉着你小子,好好叙叙旧才对。”
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焦急的对苏长青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