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这话,让紫女如何回答?”紫女,看着李平安那似是能看透她的眼神,声音有些低沉的回道。
“是呀,天下人谁不知道罗网这个臭名昭昭的存在,现在是赵高手的一把刀呀。”弄玉,这个时候也开口道。
李平安没有理会弄玉的话,双眼依旧直视着紫女的双眼。
“连你这种能力的女人,最终都没有逃躲罗网的手段。我可不相信从经的吕不韦和现在的赵高真的有能力,撑控住罗网这种看似无根,实则有无处不在的存在。
相比起罗网,流沙里只是一群喜欢杀人搞事的可怜人罢了。做为流沙之中的,你可没有资格说罗网的不是。”先是迎着紫女的目光说到最后,李平安还看向了弄玉补了一句。在李平安的心里,眼前这个从小就被紫女培养的弄玉,可没有资格点评罗网这个天下第一的杀手组织。
“哼,凭什么就我没有资格了。罗网的那些人是没有碰到我,要不本姑娘非要叫他们知道我们流沙的厉害。”弄玉一脸不服的反驳了起来。
“活着不好吗?越王七剑,可不是谁都能从中悟出其中的剑术的。连个大宗师都不是的你,罗网之中手拿七剑之中的任何的一个人,杀你都只不过是一剑之事。”李平安看傻子似的看着眼前的弄玉,也不知道她这份自信是来源于哪里了。这么多年连个大宗师都不是的她,明显习武的天赋有限不说,能供其修炼的资源也不多。
“夫君,炎儿说要你这把天月剑。”这个时候李沁,手中拿着天月剑走了过来。说着让人听着很是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是让紫女的眼神一下子被定住在了那把天月剑上。
紫女的反应,落在了李平安的眼中的。无不证明了,这把秦王送给自己的天月剑身上有着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它怎么会在你这里?”看着李沁手上的天月剑,愣神了几息的紫女最后看着李平安问道。
“它为什么就不能在本座这里?同为修炼之人,本座难道就不能有一把自己的兵器吗?”李平安伸手从李沁手中接过天月剑,向紫女反问了起来。
“它既然在你手中,你为什么还要问我?”紫女带着几分不解的再次看向李平安问道。
“没想到,罗网还和这把天月剑有关。我记得不错的话,这把剑曾经的主人可是王室之人。有着黑冰台的存在,他为什么还要弄出一个罗网?”把剑横放在桌上,李平安似是自语,又似是质问的说道。
“弄玉,你先回去等我。姐姐有些事要和先生说。”沉默了一会的紫女,直接向弄玉开口让她回去。有些话,有些隐秘并不是谁都能听。
听着紫女的话,李平安也看向了把天月剑拿出来的李沁。从她拿出天月剑之后,紫女态度的转变无不说明自家这个女人,曾经的罗网惊鲵剑的主人,在罗网之内所知道的东西并不少。
“知道了,姐姐。我在山下等你。”看着紫女的神情,弄玉也只能起身离开。只是她并不准备回去,而是在这小山包下等着她的这位姐姐。
弄玉离开,李沁却是坐在了她原先的位置上了。她这一坐下,紫女就开口道:“看样子,惊鲵在罗网之内也并不是什么都知道呀。”
“我叫李沁,这把剑现在是良人的兵器。我也想听听它身上的秘密,以后好有所安排。”李沁,斩断了曾经。以夫妻之名坐在了这里。
弄玉在山下的草地上等了半个时辰,紫女才从李平安这里离开。
看着离开的紫女,提起天月剑的李平安笑道:“没想到,这把剑身上还藏着如此大的一个秘密。现在想来秦王把它送给我的时候就目地不纯呀。”
“夫君,那罗网之事我们还要插手吗?”李沁也没有想到,秘密听了之后却也是惹上了罗网这么一个大麻烦。
“听秦王的话,必竟这天下的王终究是他在当呀。坐其位,谋其政嘛。”剑是把好剑,可是李平安不可能为了一把剑最后尽干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另一边,鬼谷子看着那一回来就一天修炼十个时辰的弟子也是头痛万分。
“师傅。”停下修炼的卫庄,走到鬼谷子面前开口道。
“你的心乱了。”鬼谷子眼中带着一丝怜悯的看着卫庄回道。
“如何才能突破大宗师之境?”卫庄终是问出了,从前他最不屑问出的问题。
“鬼谷门人,以纵横之术而闻名。而你和你师兄,也都是修炼纵横剑术的,想要以剑入道。就得悟出自己的剑意,以意起势,以势明道,才可破突大宗师之境。”鬼谷子,一边说着,一边从身旁的树上,折下一根枝条以自家之道,向前划出一道剑意,最后以意为势的形成了一股剑气,直穿过前方的巨石。
巨石上那被剑气切开,只有一厘宽却有一尺深的口子让卫庄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为师的势,为师的道。就像你师兄,那百步飞剑一般,那是他走出来的路。在武道一途你是被流沙裹住了脚本,那从经是你的助力,可是现在却成了你的阻力了。”鬼谷子,看着还在为自己这一击而出神的弟子,摇了摇头,说完就离开了。
想起李平安,他心中就后悔当初为什么要让盖聂和卫庄,只修剑术了。
六国归秦,明明天命所归。可是现在却有人要逆天改命,坐在太乙山上的北冥子也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这关门弟子送下山去历炼。
“师父?”晓梦,这个道家天宗最为出色的弟子看着北冥子喊道。
“哎,大秦长公子扶苏,送信想请你去桑海小圣贤庄,以剑论道。你意下如何?”看着眼前的弟子,北冥子还是把选择权交给了她自己。
“弟子,也想下山看看。”八岁上的太乙山,闭关十年。一出关就执掌了道家天宗的秋骊剑成了天宗的掌门人,现在的她也想下山见识一遍诸子百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