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经过和朱无视一战,吸收了朱无视的内功变身了一次小金人之后。
原本修炼《八九玄功》里出现了一些来自体内肺部而让一身血气,多了一丝五行金,木,水,火,土里的金行之力。
哪怕三世为人,身体内的变化也是李平安所没有预料到的。
原本还在纠结着朱无视被自己重伤而死的后续问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平安一心要闭关研究体内的变化而给放下了。
闭关三个月,李平安没有等到皇帝对自己责罚的旨意,却是等到了带着徒孙上门的张三丰。
哪怕李平安救下了张翠山夫妇,可是被《玄冥神掌》打了的张无忌终究还是没有治好。武当山上的那不全的《九阳神功》终是办法治好张无忌的伤。最后哪怕殷素素带着去找了胡青牛,也是无功而返。
相比起欠下皇室的情份,张三丰最终带着张无忌来到了大河郡来找李平安了。
“张真人,请。”张老道亲自上门,李平安亲自给迎进了府里。
“李小子,老道这次带着无忌过来。是出手帮他身上的《玄冥神掌》之毒给解决了,你小子这突然之是变的这么客气了。让老道有些不适应呀。”张三丰一屁股坐下之后,就开门见山的说道。
“张老道,因为你是前辈。上回武当山上的事情我还没有找你要个说法呢,怎么着今天我这个当朝的侯爵亲自出门迎接于你,你还挑起理来了?”要不是李平安研究了三个月的,那身体内的五行之金,对应的肺气之变化。李平安还真的不会亲自出门把这个算计了自己回的糟老头迎进门。
“李小子,做为大明的侯,老道那也不过是让你做了一些你这大明勋贵该做之事而已,最多也只能算是你这个晚辈,在山上帮着老道的弟子代替老道出手了一次罢了。
难道你小子,认为在武当山上老道连自己的徒弟都护不住吗?”张三丰虽说百岁了,却也在李平安这里耍起横来了。
“那谁知道,要是你老真的准备了万无一失。你这徒孙也不会被人《玄冥神功》给打了。”李平安可不想惯着张三丰这老头了,明明算计了自己一番最后竟然还不认账。
“老道我也没有想到《玄冥神掌》的寒毒如此难缠,无忌本身没有功力在身,这后心的一记《玄冥神掌》寒气侵了心脉,由心入骨。除了《九阳神功》之外老道士我活了一百岁也想不出第二种方法能治好,这孩子。”张三丰这次收起了性子没有再反驳,李平安这个小辈。直接说明带着徒孙来此就是冲着李平安手里那本被皇帝所赐的《九阳神功》而来的。
“《九阳神功》,张老道你这消息到是很灵通呀。连我府上有什么神功,绝学您老都知道了。可这《九阳神功》我总不能白给您老吧?要是皇帝知道我把《九阳神功》白送给您了,皇帝那未必会高兴了。”《九阳神功》李平安倒是舍得,可是这玩意是皇帝给自己的。
如果皇帝要知道自己拿着《九阳神功》结了武当派和张三丰的人情,最后在张三丰这里还没有得到什么的话,心情不爽了,说不准就找个理由给李平安来个不痛快什么的。
“说吧,你小子看中老道我身上的什么了?”在这个世界,张三丰没有去求少林,也没有去峨眉,直接找到李平安也足以证明,在张三丰的心中,李平安是会把《九阳神功》传于自家的小徒孙张无忌的。
“张真人,应该知道几个月前咱大明的那位铁胆神侯拉着小子找了一场。虽说最后我小胜一场,可是那朱无视一身一百多年的功力也不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这几个月调养下来,小子结合当初天池怪侠所炼的《金刚不坏神功》却也是发现了一些神奇之处,想找张真人探讨,一二。”这个世界的武当派,一分为二,分成了修道,修武两门。
张三丰就是武当派修道的头子,现在体内所产生的五行金之力的存在。牵扯到了,五行,阴阳什么的,现在张三丰送上门来了,李平安自然是不能把这个活着的道教藏书给放跑了。
“哦,你小子的炼体之法,又有了新的进展?真是让人难以相信,能让老夫看看你身体上新的变化?”活了一百岁,自创一门,成为大明的武林神话级的存在。张三丰很快就想通了李平安,话里,话外的意思了。结合在了一起,一瞬间他就想到了,这是李平安的炼体之外功,又更进一步了。
百岁老头子的张三丰,想到这里心中也有些激动了起来。
拉着张三丰,来到侯府里李平安这个侯爷专用的演武场。李平安和张三丰过了三百招才停下来。
自然张三丰这种人物的出现,安顺侯府里的人也都跟着都出来一见这位百岁老头子的风采。
“这是你收的那位北宋姑娘?”看着王语嫣,张三丰有意的问道。
“是呀,点了她家的光。收她为徒,也算是偿还了因果。”眼前这么多人,张三丰单挑王语嫣,李平安可不相信这老头子没什么别的想法,特别还是他今天还带着张无忌这么一个十一岁的熊孩子。
“你都收了一个大徒弟了,我看你再收一个小徒弟也很适合。怎么样,李小子,让我这徒孙给你当个徒弟可好?”张三丰,完全当做没有听明白李平安的话。直接拉着张无忌的手向着李平安说道。
“老道士,你没说错吧?他?武当张五侠的儿子,有着你这么一个大明武林神话的祖师爷,外公还是从经的明教四大在法王之首,现在天鹰教的教主拜我为师?这玩意他适合吗?”张无忌的身份,在大明太他妈的敏感了。明教呀,那玩意在的总部在大明和大元之间的昆仑山上。
明教之所以只能卡在那么么个地方,完全是因为它的教义就是造反。要不是阳顶天消失之后,没有人扛大旗,在两国之间才安定了这么多年。要不就明教那天天作死的劲头,早就应该会被,大明和蒙元,两国势力给剿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