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狗饭,很快就被八只野狸子吃完了。
疾风,转眼看着褚清宁。
褚清宁猛的站直了身体,随后明白过来。
疾风是让褚清宁,给它的朋友添饭呢。
褚清宁想着野狸子,应该是肉食动物。
怎么会饿成这样,和狗抢吃的。
不会是昆伏山上,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她一点都没有想过,是疾风太过热情邀请野狸子到家里来。
这些动物都是野生的,它们见到人类躲着还来不及。
怎么会被疾风带到村里来?
褚清宁疑惑着,还是到灶房拿了几个窝窝头出来,给野狸子吃。
却看到,孟林满头的汗水从外面回来。
他瞧到院子里的情况,吃惊不小。
但,想到疾风最近的表现,孟林很快淡定了下来。
还开玩笑说:“褚家真是风水宝地,不仅招人气,还招山上的动物!”
孟林端来一盆水,洗干净手脸到灶房忙着做饭去了。
“孟林,你真的回来做晌午饭呀!”褚清宁站在灶房门口,看着灶房里开始忙碌的孟林问。
“娘在山上砍构树,和村里人聊的很开心,我就回来做饭了。”
孟林说着在山脚下,看到褚秋月把砍好的构树,往山下拉的场景。
“好呀,那你做饭,我来帮你打下手。”
褚清宁也去洗了洗手,拿出褚秋月腌着野猪肉,和山上挖的野菜。
天气太热,新鲜的肉食都放不了,只能用盐腌着。
想吃到新鲜的只能现杀。
今天,是后山动工的日子,孟林特意从孟家抓来一只野公鸡,杀了庆祝一下。
孟林手起刀落,放血拔毛。
他做事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很干净。
褚清宁花痴的瞧着孟林忙碌的身影,她的神情有点出神。
“小丫头,你想什么呢?”孟林收拾好野鸡,转身瞧到褚清宁问。
褚清宁笑意缱绻:“没什么!”
被孟林瞧到自己花痴的样子,褚清宁有点不好意思。
收了收神不再瞧着男人,而是专心的给灶台添柴。
两人默契的合作着,孟林的动作很快。褚家的小院里,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褚秋月从后山回来时,还以为是大闺女在灶房做饭。
探头瞧竟然是孟林,她没有说话,只是笑盈盈悄悄退了出去。
把灶房留给两个年轻人,而没有去打扰。
此时,褚家的小院里,疾风带回来的“朋友”已经吃饱离开了褚家,褚秋月回来时没有看到它们。
褚家老宅。
村里人不管男女,都在褚家或者孟家干活挣铜板。
而大房褚大河一家人,都在老宅里各自屋子躺着,等着刘氏做饭来吃。
花秀肚子已经大了起来,行动上有些不方便。
但是,她还是要和刘氏一起干家务活。
大房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懒。
褚根生有点摆烂的意思,他觉得家里的银子,都用在了弟弟褚冬生读书上,自己在这个家,在拼命干活也无用。
最后落得,可能会和三叔褚山川一样的下场,分家时给一点点的东西便打发了。
而老褚家最受宠的褚冬生,还在屋子里生气。
爹娘和阿奶,没有给他请到秦鸠言当先生。
他在屋里睡了好几日,连同窗过来寻他去庆元镇上听戏都没有去。
刘氏在闫老太房间里抱怨,老太太偏心。
现在的情况,明明是大房最苦,老太太不帮着干活也就算了,还不帮着想法子弄银子。
眼下褚冬生,学堂里又要交束休,家里的银子一点着落都没有。
褚大河想着把收上来的粮食卖了,刘氏却不同意。
她天天在闫老太屋子里,撺掇着闫老太去问,褚山川和褚秋月要银子。
闫老太最近心气,好像也没有之前高了。
因为,刘氏对她的态度,和没分家前相差太多。
闫老太心理上的落差,还没有调整过来。
可当她听刘氏说,褚秋月带着村民在后山干活。
每人一天还给十八个铜板,闫老太不淡定了。
在屋里骂着褚秋月穷人乍富,有了银子就忘了当初吃不上饭,带着孩子在村民面前哭的时候了。
干一天活给十八个铜板,褚秋月是把自己当成地主富贵人家了。
有挣银子的活计,竟然不和大房说一声。
闫老太心疼,褚秋月给出去的铜板呀!
一人十八个铜板,二十多个人一天就要快四百多个铜板,将近半两的银子。
闫老太和刘氏一合计,哪里还坐的住。
吃好晌午饭,闫老太到了褚秋月的家里。
不过,闫老太和刘氏学聪明了,她们知道褚清宁不傻后,她们每次交手,都没有讨到好处。
这一次,她们转换战略。
来到褚家,褚清宁他们刚吃好晌午饭,洗好碗筷想睡个午觉。
闫老太进来就说着,大房家眼前的困境。
没有银子给褚冬生交束休,花秀在过几个月要生了,又是一笔开支。
褚秋月听的烦躁,正欲开口撵人,闫老太客气的说道。
“秋月,我不是来问你要银子,眼下,田里的庄稼没到种地的时候,我是想着让你大哥和大嫂,去山上帮着你砍树,挣点铜板。”
闫老太的这话,褚秋月听着还不错,至少,她是想着用自己的劳力换银子,不是找她要银子。
闫老太瞧着,褚秋月有些犹豫,又开口说道:“秋月呀,虽然,我们母女断了亲,总还是同村不是,别人都能去干,为什么我们就不行了?”
褚秋月动容了,觉得闫老太说的是这个理。
不把大哥家当成一家人,还有着同村的关系。
褚秋月没有多想竟然同意了,闫老太提议。
让褚大河和刘氏,下午就可以和村民一起去山上砍木材。
褚秋月不知道,她的一时心软,却给褚清宁惹来了麻烦。
石溪村因为褚家和孟家的事情,很多人都有了事干,不出村子便可挣到铜板。
很多村民表面上,对褚清宁喜笑颜开,背后说着她人傻钱多。
……
与此同时,庆元镇的徐家也没有消停。
顾大郎又来寻李采书,要媳妇了。
这一次,李采书学聪明了。
顾大郎一过来,便被她请进了徐家。
软声细语的和他谈,重申了和他有婚约的是褚清宁。
没想到,顾大郎直接说,褚清宁现如今已经有了男人,他又如何去要。
再说了,一个还没有成婚,就整天和未婚夫君,出双入对的女人他才不要。
把李采书气的在心里,问候了顾大郎祖上十八代。
他是个死了婆娘的鳏夫,还以为自己多高贵。
在李采书心里,顾大郎连娶褚清宁都配不上,又如何配上她的凤丫头。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的结果。
让李采书始料不及的是,顾大郎从徐家离开后。
庆元镇上,有人散布顾大郎和徐喜凤流言,说他们早就暗中苟合,私下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