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二狗子,年节过后,带着媳妇英子回娘家。
英子娘家就是山屯村,说褚清宁去照顾徐家爷奶,被仇家半夜堵在院子打。
徐家老太太,当众拖到村口殴打示众。
徐老爷子带着病体,从房间里爬出来,哭求着歹人,才算躲过去。
好在老太太命大,没有被打死。
不过,徐家不敢在用褚清宁照顾了,所以才去了几日便回来了。
只是,褚清宁若无其事的回来,村里人都没有察觉到异常。
孟林去里正家商量,买宅基建房子的事情,瞧到有人聚集在村口。
他莫名其妙走了过去......
要是以前孟林撞上,都会绕开。
不知为何,孟林感觉到这些人,在说褚清宁的坏话。
果不其然,他刚走进就听到,褚清宁各种的流言。
”咳咳......“孟林故意发出声响。
“孟林呀,你怎么来了?”二狗子听到后面有人,转身瞧到是孟林,唬了一跳。
孟林垂眸凝视:“二狗子,你田里的麦子都浇水了,有空和婶子们聊天?”
“浇水了.....浇水了。”面对高大冷峻的孟林,二狗子底气不足说道。
“哎呀~孟林你这衣裳真好看,是宁丫头给你买的吗?”赵婶说道。
赵婶子察觉,孟林来者不善,想要岔开话题。
孟林脸上带着淡笑,在赵婶子身边坐下。
“哎呦~”赵婶子咧着身子,往边上挪了挪。
孟林饶有兴趣的说道:“婶子说的对,我的衣裳清宁给我置办的,眼光不错吧!”
“宁丫头真是有本事,会做生意,还会买衣裳 ,瞧着料子真好。”
赵婶子的手,在孟林衣袖上摸着,夸奖中带着几分讽刺。
孟林装作没有听出,赵婶子言语中的含义。
又问向大榕树下,别的村民,他的衣裳好看吗?
众人脸上尴尬回应,点头夸奖着宁褚清宁。
其实,孟林的做法,村里人明白。
他们在这里议论褚家的事,被孟林撞上。
孟林这是给褚清宁出气,寻这些人的难堪呢!
孟林在大榕树下坐着不走,村民们也没有再聊下去的意思。
说着家里还有活计,慢慢离开了些人。
“大哥.....大哥......你怎么在这里,快点回家去,家里来人了。”
虎子很着急,边跑边喊道。
孟林起身迎上虎子,大榕树下剩几人才如释重负。
“娘嘞!今出门没有瞧黄历,咋被这小子给逮到了。”二狗子悻悻地说道。
孟林在石溪村,出了名的少言寡语带着疏离,他很少与村里人交流。
村里有些人,对孟林带着轻蔑和忌惮。
孟林回到家,发现一辆华贵的马车停在门口。
“难道是他们来了?”孟林想到山周郡做丝绸生意的向家。
“虎子,去褚家把秋姑姑请来。”孟林说完走进屋子。
看到,堂屋子来了四个人。
向夫人带着一个老嬷嬷,还有两个家丁一样的男人。
老嬷嬷正抱着孟狸,哭的是老泪纵横。
看来,向家六年前丢的闺女,真的是孟狸。
“大哥......大哥......”孟狸瞧着大哥回来,原本绷着的神情,瞬间土崩瓦解。
孟狸盈盈的哭着,她没有想到。有一天还会有亲人来寻她。
褚秋月带着,刚从床上起来的褚清宁过来。
褚清宁穿着孟林给买的常服,过来便看到屋里的几人。
想到,孟林前段时间和她说的话,便知道是来寻孟狸的亲人。
褚秋月介绍自己,是孟家的邻居,和孟家还有些姻亲。
向夫人年纪,比褚秋月大些。
对于褚秋月一位乡下的村妇,端的是大气婉约,态度倒是很谦和。
褚秋月坐在向夫人身边,了解着事情的经过。
原来,多年前。
孟狸从小体弱多病,生下来没多久,由向嬷嬷带着在老家,祖父母身边静养。
六年前,老家闹饥荒,生活困难。
向嬷嬷带着孟狸从老家,去山周郡。
没想到,半道遇到流氓,被抢了。
慌乱下,孟狸和向嬷嬷带着的家丁走散。
寻了两年,没有音讯。
向家人已经放弃了,想着孟狸不可能在那种环境下,能活下来。
还是向家祖父母,思孙女心切,派着老家的仆人在寻。
没成想,孟狸会到流落到,走散地一百多里地外。
不敢想,几岁的小丫头,是如何熬过来的。
而且,是在有流氓横生的时间。
向嬷嬷在孟狸身上,寻着她的胎记。
完全对上后,问着当年走散后的事情。
孟狸摇着头,当时经历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想着这些年,孟狸吃了太多的苦。
向嬷嬷把孟狸抱在怀里,不忍再多问。
向夫人拉着孟狸的手,心碎了一地。
手上一张绣帕,被泪打湿的能拧出水来。
褚清宁瞧着场景,已经确认了孟狸是向家的闺女。
她们母女在这里,也没啥用!
褚清宁走到孟林身边说道:“我们回家做饭,中午带着向夫人去我们家吃饭。”
孟林感激的点头,送母女俩出门子。
虎子在院子坐着,他耷拉着脑袋,神情很是失落。
察觉到大哥过来,虎子开口问道:“大哥,你前段时间,给小狸寻家去了是吗?”
“嗯。”
“大哥,有人来寻过我吗?”虎子眸光中满是期盼。
孟林不想打击他,在虎子身边坐下:“他们会过来寻你,只是还没有寻到这里。”
虎子眼底压着泪:“大哥,我不在乎,我有大哥。”
虎子嘴角扯出一抹苦笑,装作满不在乎在的样子。
他回头,望向屋子里孟狸被向夫人,和向嬷嬷抱着。
血亲的怀抱,虎子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感觉了。
午饭,孟林带着向夫人在褚家吃的饭,饭桌上,向夫人说着要把孟狸带走。
说孟狸流落在外,吃了不少苦,带回去好好补偿。
孟林、虎子坐在桌边一言不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想要孟狸有好的生活,心里又舍不得。
山周郡的向家,家里做着丝绸生意,住着大宅子仆妇成群。
再说,孟狸过了年14岁了,到了议亲的年纪。
留在石溪村,她只能嫁给一个泥腿子,去向家做大户人家的小姐就不一样了。
回向家,对孟狸来说,是最好的归属。
孟狸拉着大哥的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苦楚。
孟狸不想走,她想在石溪村陪着大哥和二哥。
哥哥们嫌弃她做饭难吃,孟狸知道。
她一直在努力学做饭,学做针线。
学着给大哥、二哥做好看的衣裳。
想要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到他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