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清宁走到两个大貔貅面前,摸着貔貅粗糙的工艺。
不禁感叹!
有空间真是好呀,连这玩意都有。
清了清嗓子,褚清宁朝众人开口。
“街坊四邻,你们都听说过,这铺子的前世今生,我便不废话了。”
“这两个是貔貅,开过光,特地从外地请来摆在铺子前。”
“貔貅,是个啥东西?有啥用呀?” 褚清宁的话,被围观的人打断。
“有啥用?它们可是有着大用。”褚清宁不再卖关子。
而是和他们解释:“貔貅是一种有嘴无肛,只进不出。被视为招财聚宝,驱除邪祟镇宅神兽。”
“有了它在,便会给鱼庄带来祥瑞和好运。”褚清宁侃侃而谈的说着。
人群中更加热闹了,议论声此起彼伏。
“小舅舅,可以了,到时候了。”褚清宁朝拿着公鸡的褚山川示意。
“好。”
褚山川拿着公鸡,走到貔貅正前方蹲下。
动作利索,给公鸡抹脖子放血,红的发黑的鲜血,滴在地面上。
另一边,亦是如此!
人群中没了声音,都被眼前不可思议给镇住。
公鸡血放完,褚清宁带着鱼庄的几人,站在貔貅的面前。
三鞠躬!
引得看热闹的人,纷纷效仿。
按照褚清宁的说法,眼前的貔貅可是神兽。
能招财聚宝,驱除邪祟,他们也要拜拜。
围观的人太多,后面瞧不到貔貅的人。竟然还诚心跪下来叩拜。
褚山川瞧着这些人,都不知用什么语言形容了。
孟林和褚清宁并肩站着,他对褚清宁比出一个大拇指。
“褚清宁,你有这本事,不开坛做法可惜了。”
褚清宁侧目瞧着孟林:“你说我是江湖骗子?”
“难道不是吗?”孟林反问。
褚清宁舒然一笑,为了做生意,她没有法子呀!
孟林宠溺瞧着,眼前的姑娘。
心里却有一个大大的疑问。
门口两个石疙瘩,褚清宁是如何搬到这里的。
她又是从哪里弄到,这东西?
孟林的疑问,褚山川和锦哥同样有。
但是,褚清宁这样做,都是为了鱼庄以后得生意。
他们简单问了一句。
褚清宁说,托人从外地买来的。
托人从外地买来的,褚安锦怎么不记得大姐认识外面的人。
褚安锦挠挠头,褚山川催着他干活。
眼下还有事情要忙。
他便没有再问。
把牛车上的家具,搬到后院。
吴大带着今天打的活鱼,送了过来。
明天褚家鱼庄开业,褚山川还想再做两条练练手。
锦哥忙着在水井边杀鱼,切片、腌制。
褚山川忙着准备各种的配料,今订的猪板油也送到了。
身为大厨的褚山川,还要忙着炼猪油。
“这么多石头,是干什么用的?”孟林和褚清宁在院里收拾。
孟林瞧到院墙边,垒在一起的东西问。
“哦,那些都是石锅。”褚清宁回道。
“石锅?”
孟林走过去,手摸着石头做成的锅。
石锅是褚清宁从空间拿出来的,由于石锅的工艺太好。
为了避免麻烦,她特意拿的都是些轻微残次品。
脸盆大的石锅,里外有很多凹凸不平凿过的痕迹。
褚家鱼庄只做一个菜,那就是石锅鱼。
古代人调料种类不多,鱼有刺不说还带着这个时代人,接受不了的鱼腥味。
想要给鱼去腥,光用调料可不行。
还要有一口,能保温的锅。
褚清宁便想到了石锅。
想着,从空间里石头貔貅都拿出来了。
还在乎,多几个石锅吗?
很快鱼庄里又飘出,鲜美的鱼香味。
过路的人都好奇,鱼庄里到底要卖什么鱼,怎么会有这么香的味道飘出。
褚家鱼庄放貔貅聚财镇邪的事情,在口口相传中,庆元镇上的人都知道了。
茶馆下赌做庄的叶掌柜,也嗅到一丝不寻常。
把褚家鱼庄二个月倒闭的期限,改成了半年,买一赔三,改成买一赔二。
就是买褚家鱼庄,半年后还没有倒闭的人,下注了一两银子,庄家赔二两。
为此,有些人过来加注。
茶馆二楼,临街窗边。
杨掌事品着茶,对面坐着一位中年男人,他一身锦缎华袍。
杨掌事,抿了一口茶水,放下手中的茶盏:“叶掌柜,你庄做的如此之大,就不怕鱼庄真的经营下去,你赔的家底不剩?”
“哈哈......杨掌事这是看不起我叶某,你放心我家底厚着呢,倒不了。”
叶掌柜四十多岁的年纪,家族世代做着茶叶生意,家底颇丰。
鱼庄以前两位东家,都与他相熟。
这里面的门道,他知道也清楚。
鱼庄的邪气不是,两个貔貅和一些公鸡血就能化了的。
他们可都是,沉浮商界多年,有手段,有计谋的老手。
没有人能把铺子生意,做的红火起来。
叶掌柜自命,有些看人的本事。
他不相信褚清宁一个小丫头,能有这能耐。
杨掌事听及次,从腰间拿出五十两银子,放在茶桌上。
叶掌柜拿起银子:“杨掌事,你这是......要下注她败。”
杨掌事起身站了起来:“不,我下注她会成功。”
杨掌事眉目淡然,迈着小四方步气宇轩昂的走了。
叶掌柜摇头:“我说的你们不信,且等着看好吧!”
叶掌柜招呼来店小二,收拾茶桌也走了。
到了开业这天。
眼瞧着到了晌午。
鱼庄里,早便准备好了一切,三间铺面,摆了八张桌子。
锦哥鱼都杀好了两条。
褚山川一直到铺子里,等着客人上门。
他好给客人做鱼上桌。
从鱼庄经过,往里头瞧的人不少。
一个进来的人,都没有。
“哎呀!怎么办呀!”褚山川急的在铺子里来回踱步。
“是呀,我们邪气都去除了,怎么还没有客人上门?”褚清宁也疑惑呀!
难道自己这买卖真的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