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振决定趁热打铁,他立刻召集部队,准备发起总攻。他相信,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们一定能够顺利突破鬼子的防线。
上级要求的总攻期限还有6天。
于洪振站在队伍前,发表讲话。他说:“同志们,我们已经破解了鬼子的雷区,现在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我们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也要为即将到来的胜利做好准备!”
于洪振继续说道:“我们要团结一致,互相配合,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打败小鬼子!”
于洪振说完后,部队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士气高涨,信心满满,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张锦亮再次召集众人,将上一次的作战计划确认一番后。
张锦亮说:“同志们,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现在是时候让小鬼子尝尝我们的厉害了!”
于洪振补充道:“我们一定要一鼓作气,突破鬼子的防线,为后面的部队开路!”
张锦亮和于洪振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次战斗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整个战局,更关系到他们个人的荣誉和尊严。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于洪振走在路上,他心中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从军以来,经历了无数战斗,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信心和斗志。他相信,这次战斗一定会取得胜利。
很快,天色暗下来,部队开始行动。
石云天四人得知消息,也跟了上去。
部队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他们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以免被鬼子发现。
部队很快到了鬼子炮楼前。
炮楼上的鬼子正在巡逻,他们并没有发现部队的到来。
炮楼里,此时恰巧石井三郎就在里面。
炮楼外,部队已经准备就绪。
张锦亮和于洪振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首先要解决炮楼前的雷区,再派一支小分队摸进炮楼,扮作鬼子,里应外合,拔掉炮楼。
张锦亮和于洪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深知此次行动的重要性,因此不敢有丝毫懈怠。
“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暴露。”张锦亮叮嘱道。
部队迅速行动,按照计划分头行动。
小分队已经悄然潜入炮楼内。
炮楼内一片漆黑,只有微弱的灯光发出昏黄的光线。
小分队动作迅速,他们尽量不发出声响,避免惊动鬼子。
于洪振则在雷区对付石井的三角连环雷,他知道,这种雷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触雷身亡。
但他已经找到破雷之法,相对上一次变得简单起来。
于洪振小心翼翼地破解着三角连环雷,他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谨慎,生怕触发雷区。
于洪振每一步都走得非常小心,他深知,一旦触发雷区,后果不堪设想。
在于洪振的身后,部队也在有条不紊地行动着。他们紧随于洪振的步伐,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于洪振在每个地雷的地方做上标识,让战士们避开地雷,这其中真假雷也是层出不穷,他小心的识别着真假雷。
于洪振在雷区中穿梭着,他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他依然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松懈。
于洪振终于成功破除了雷区,他松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战士们。
战士们纷纷点头,他们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表情,部队迅速通过雷区,向炮楼发起进攻。
炮楼里,石井三郎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立刻警觉起来。
石井三郎立刻下令,让炮楼内的鬼子加强戒备,准备迎敌,鬼子们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于洪振带领部队来到炮楼前,他大声喊道:“小鬼子,你们已经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
炮楼内,石井三郎冷笑一声,说道:“就凭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也想让我们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
于洪振见状,不再废话,他一声令下,部队发起了进攻。
炮楼内的鬼子也开火还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石井三郎见状,命令炮楼内的鬼子使用重机枪扫射,企图压制住部队的进攻。
重机枪发出轰鸣声,子弹如雨点般向部队袭来。
于洪振见状,立刻指挥部队进行隐蔽,同时寻找机会反击。
另一边,石云天四人也想上前打鬼子,这时张锦亮交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就是从鬼子据点到炮楼的必经之路上埋雷,阻挡日军的援军。
石云天等人领命而去,他们迅速来到日军据点和炮楼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开始埋雷。
炮楼里,石井三郎紧急拨通据点电话。
小田吉平接起电话:“摩西摩西。”
炮楼内,石井三郎焦急地向据点求援:“我们遭到了土八路的攻击,炮楼岌岌可危,请求立即派兵增援!”
“收到,请坚守待援!”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随后电话挂断。
据点内,鬼子们正在紧急集结,准备向炮楼增援。
石云天四人已经悄悄地在路旁埋下了地雷,他们躲在暗处,等待着鬼子援军的到来。
炮楼里小分队跟外面的部队里应外合,
鬼子的防守越来越薄弱,部队的进攻越来越猛烈。
黑夜中,枪声大作,现场十分激烈。
炮楼上方探照灯在不停摇晃,试图找到八路军的藏身地。
石井三郎站在炮楼顶上,看着四周的情况。
石井三郎脸色阴沉,他知道,如果援军再不赶到,恐怕炮楼就要失守了。
石井三郎对身边的副官命令道:“命令炮楼内所有人员,做好战斗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炮楼!”
炮楼内,鬼子们纷纷进入战斗状态,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战斗。
炮楼外,部队的进攻仍在继续。
张锦亮和于洪振也加入战斗,他们带领部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冲啊!”战士们高喊着口号,向炮楼发起冲锋。
炮楼内的鬼子们拼命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