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的目光在小来禽馆的每一个人身上游走。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时尚的漂亮少女吸引了他的注意。
她叫华妹,1912年出生,原名陈华,陈华出身寒微,迫于生活的压力,十三岁时就沦为雏妓。在十六岁那年,在孙中山麾下参军。
孙中山逝世后,杨虎追随蒋司令并结为拜把兄弟。1927年,杨虎担任上海警备司令。是年与陈群一起,在白崇禧指挥下,具体执行了蒋司令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杨虎与陈群、黄金荣、杜月笙沆瀣一气,被上海人民斥为“养(杨)虎成(陈)群。”5月7日,杨虎以国字号“清党委员会”委员的名义,利用“清党”之机,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谋杀共字号。
杨虎是一个喜欢寻花问柳的司令,常去位于公和里、尚仁里和久安里等巷弄内的长三堂子。在那里认识了陈华,陈华一眼看中了陈华。从此,陈华脱离了妓院的火坑,背靠大树好乘凉,陈华答应做上海警备司令杨虎的三姨太。
后来在戴笠的培养下,不仅做了戴笠的地下情人,还是赫赫有名的军统一枝花,让戴笠在华北各省如鱼得水。
此时的华妹,能见过她的人屈指可数。她年方十六、七岁,身材苗条,面容俊俏,像是一朵突兀绽放的花朵。如今怎么出现在书画市场?令王至诚感到意外。
华妹的到来并不简单。为了刺探北洋军阀的情报,暗自离开了杨虎,踏上了北上的旅程,终于来到了奉天。
她这次出行的目的明确:一是调查张作霖遇难的真相,二是铲除那些与日本勾结的汉奸,郑孝胥便是她的目标之一。
各路人马云集奉天,喧嚣的气氛中,王至诚觉察到潜在的危险。而心怀鬼胎的马福田,也察觉出不妙。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迅速从腰间拔出手枪,手心紧握,子弹在膛中发出微微的声响。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似乎即将爆发出一场惊心动魄的冲突。华妹的眼神坚定,脸上的微笑隐含着暗藏的决心,她知道,自己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此时,华妹的内心波澜起伏,她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命运的线索,而她与马福田之间的对峙,注定将为后续的故事埋下悬念……
红日欲出,夏树苍翠,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小来禽馆的门口,给即将开始的拍卖会增添了一丝热烈的气氛。
书画鉴赏大师们依序下楼,神情庄重,缓步走向拍卖现场。观众们急于见证拍卖结果,纷纷向两旁让出一条小路,目光紧紧跟随那些名家。
马福田格外热情,逐一将大师请到《兰亭序》前。随着他的介绍,场面愈发庄重:“这一位是政治家、诗人和书法家郑孝胥先生。”
马福田微微一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介绍,“这位是天津‘八大家’之首,原清内阁阁丞华世奎先生。这一位是双鉴楼主人,收藏《平复帖》真迹的傅增湘先生。而这位,则是清末民国初期书法四大家之一,张伯英的亲叔张从仁先生……”
就在此时,王至诚站在楼上,眼神锐利,面对大师们的伪装,大胆地揭露道:“郑孝胥,福建省闽侯人,曾在1927年6月10日的天津报纸上登载了一篇《英人提倡共管中国》的文章。他看到了国民政府的乱象,幻想着列强共管与溥仪复辟的希望,做着恢复大清的美梦。”
王至诚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令在场的人都不禁停下脚步,凝神倾听。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政局逐渐明朗,郑孝胥为了复辟,选择了站在日本军部一边,甚至在1928年赴日本筹划溥仪复辟活动。他的书艺虽然高超,但却始终无法抹去身上的汉奸污名。
此时,华妹手握手枪,神情紧绷,指尖微微颤抖,枪口对准郑孝胥的死穴,心中翻涌着紧张与焦虑。就在她屏息凝神、准备扣动扳机的瞬间,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嗖响,一枚飞镖如闪电般划过空气,瞬间插入身旁的一棵树干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华妹心中一惊,迅速扭头,目光锁定在那枚飞镖上。她飞快走上前,将飞镖拔出,随即发现夹着一张纸条。心跳仿佛要从胸腔跳出,手掌微微颤抖,她急切地展开纸条,上面赫然写着:“郑孝胥为假,立即撤出。”
这短短几个字如同警钟般在华妹的脑海中回响,令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她意识到,周围的局势远比她想象的复杂,潜藏的危险正在逼近。华妹心中暗叫不妙,必须立即做出决定!
王至诚的目光追随华妹的身影,华妹果断地离开了人群。
转而,王至诚把目光投向傅增湘和华世奎,心中暗想:傅增湘,前年赴日本寻访流失的古籍,忙于编纂《双鉴楼书目》。张从仁与侄子张伯英名声在外,然其与日本的密切往来却让人不安。华世奎,江苏无锡人,虽家资丰厚,却坚定地秉持民族气节,绝不会投靠敌人。当然,更不会帮助马福田来出售字画。
傅增湘和华世奎为什么来到这里?难道又是马福田花钱请来的赝品……
拍卖现场的气氛愈发热烈,观众人声鼎沸,隐隐透出几分紧张。王至诚站在二楼窗边,目光如炬,能够一览全局。
傅增湘走到《兰亭序》近前,声音低沉却清晰:“我在大帅府见过这幅神品,后来落入日本人之手。”他接着讲述张大帅如何将作品带到北平,又如何在皇姑屯遭遇不测。
傅增湘掏出放大镜,细细端详作品,脸上闪过惊喜之色:“今日能亲眼目睹国之重宝,实乃幸事!”
华世奎穿着长袍马褂,步履从容,低声与傅增湘交谈,故意让周围观众听到:“东北大学首任校长、奉天省长王永江的《兰亭序》,他可没有带进棺材啊!”
“孙殿英挖掘东陵时,一直懊悔没有在乎《兰亭序》,结果就炸了现场。”华世奎这番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王至诚急忙下楼,刚走到门口,店小二忙迎上来,劝道:“这位先生,若是想卖字画,恐怕还需耐心等候。不如先坐下,喝杯茶,看看屋里的字画。”
王至诚跟着店小二上楼,奔向靠窗的座位,目光却被一个身影吸引。那是一位戴着黑框水晶眼镜、气质文雅的青衣秀才,这不是“杀人王”王亚樵吗?王至诚壮着胆子走近,却仔细辨认,才发现是女扮男装的川岛美子。她来此何事?为何这身打扮?
正当王至诚想上前打招呼时,川岛美子却毫不犹豫地站起,径直走出馆舍,消失在茫茫观众里。
王至诚满腹疑惑,这一切,仿佛只是风暴前的宁静,暗流汹涌,悬念不断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