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7月20,曙光初露,奉天小来禽馆
王至诚指着左手边的“小来禽馆”,急忙说道:“景城,快停车!”他的目光在那熟悉的牌匾上停留,似乎被一股强烈的情感所牵动。
王至诚看张景城没有停车的意思,说道:“小来禽馆是大书法家张伯英的收藏店。这里有沈增植、冯国璋、李瑞清、康有为、吴昌硕、郑孝胥的神品;有陈三立、朱祖谋、陈宝琛、张伯英、张凤翙、冯玉祥、黄炎培、马公愚、徐世昌的佳品;还有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曹锟总统的绝笔。”
张景城说:“只要稍有名头的书家,他们的作品就在‘小米禽馆’里出现……”
“据说这里收藏了《兰亭序》?”王至诚问。
“在东北除了李海峰、白永贞和张家父子会几把刷子之外,没有几个能写字的了。却偏偏在小来禽馆里,会有《兰亭序》的帖子,不觉得怪吗?”张景城的言下之意还是不去的好!
王至诚说道:“张先生是徐州人,任职于北洋政府陆军部国务院秘书厅。除了一个小来禽馆,还有一个‘远山楼’。他两年前已经辞官,在北京靠卖字治印为生。没想到离开北京来了东北,在海城开了新的书画社,和张学良素有来往。我们有缘相见了。”
“好自为之。告辞!”张景城双拳一抱,然后拉车就走。
王至诚看着张景城离去的背影,疾步来到小来禽馆门前,见大门关着,就在门的右侧摆好书写的家什,摆个地摊。
他取过一些废纸扫了一块地方,铺上宣纸,跪在地上,面对宣纸洋洋洒洒写了一幅《兰亭序》,把写完的《兰亭序》放在地面上,找四五个小石子压好,继续写第二幅,第三幅……
早饭过后,王至诚连一顿饭钱没有挣出来,正要收拾换一个地方,只听小来禽馆的门锁被打开的声音。
开锁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朝王至诚微笑了一下,然后走进馆子,从里面搬出一张方桌放在门的左侧,在桌面上放好笔墨纸砚。
三三五五的人们悠闲地走过来,到了王至诚的摊位前逗留了一会儿,转到小伙子那里了。
王至诚打量一下小伙子,看上去热情、温和,但眉宇间透着一股军人的气质。
“免费参加,请不要错过!”小伙子朝过来人吆喝着。只见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着:“平”加一笔变成另一字。无偿交一幅四平尺以上字画,方可参加。答案正确者,可进小来禽馆无条件挑选名人字画;本馆免费赠送一张字画拍卖入场券。
这不是砸我的场子吗?与其无望地等待,不如先看看有啥猫腻。王至诚想到这里,停下手里的活儿,去看小伙子玩什么游戏?
一会儿,小伙子的桌子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宣纸上书画,他们奔着馆里的名人字画来的。等尝试在“平”字添加笔画,没有一人符合要求,都白白丢了一幅字画,懊悔地离去。
白捡了字画,还帮人推介拍卖会,真是一举两得!小伙计更张扬地喊:“小游戏换名人字画!目前还没有人找到答案。”
王至诚把墨迹未干的《兰亭序》拍在小伙计的桌子上,拿起笔在“平”字左边先写了提的一划。
“先生,这也不叫字啊!”小伙计说。
王至诚又在题的上面画了一个“十”号。
小伙计说话算数,很诚信地伸手招呼:“我店小二今天算遇上高手了。先生,请吧。”
店小二,1907年生,东北大学学生,爱好书画,洪九书画店伙计,暗通戴笠、毛人凤。
原来如此,王至诚简单收拾家什,整理一下衣帽,跟着店小二进了小来禽馆。
墙壁上挂满了书法家的作品,店小二挑选一些介绍,见王至诚不大满意,又带他上了二楼。
店小二一边引导着王至诚去阳台,一边说:“老板说从琅琊来了王羲之的后裔传人,从六月底等到今天,总算等到了。下面正在拍卖《兰亭序》,您帮我上上眼。”
阳台上早已站满了不明身份的人,都在好奇地往楼下观望,倾听一位“大家”的介绍。
“书圣绝笔千古《兰亭》,国之重宝再现东陵。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显赫家族名士共42人,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名士们共成诗37首,想要编成一部诗集以流传后世,提议由集会发起人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乘酒兴现场挥就了一篇《兰亭序》。”
“《兰亭序》共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堪称神品,其文辞也隽永非凡,被后世作为古文典范来吟咏背诵。本人姓王,字墨。来自齐鲁大地沂沭河畔琅琊郡田庄村。大家可以称我王先生。”
王至诚隐隐约约地听到那人自称“王墨”,没有听说家乡有这么一位书法家,但有一个可以肯定,此人介绍的《兰亭序》的由来与历史吻合,绝没有添枝加叶、夸张忽悠的成分。
王至诚再仔细地观察“王墨”脸上的疤痕,王至诚突然想到来奉的火车上的匪首。正因为是企图盗取东陵的马福田,王至诚才希望意外得到慈禧陪葬的《兰亭序》真迹。
为了打消大家的猜疑,“王墨”将《兰亭序》徐徐展开,围观者一个个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王至诚站在二楼俯首远看,难以断定讲话者是不是马福田,更难以判断此幅《兰亭序》的真假,但可以通过其他人进一步推测、判断、决策。
“先生们,都下楼去看!”王至诚听到有人喊,转过身。原来是店小二催着几位穿着阔气的先生。
见各位不愿下去,店小二又说:“那就请诸位先在馆里候着,我下去马上回来!”店小二把馆子托付给了他们。
如果这些人是店里请来的朋友,在张学良的地盘上还有几家货真价实的书画店?如果马福田在门口卖字是引蛇出洞,想用高价卖出《兰亭序》的赝品,就不怕被人识破?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马福田不会拿生命开玩笑,东陵也不会出现《兰亭序》真迹。
楼下,马福田继续讲他的故事:“经典的诞生往往就在转瞬之间,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创造了书法与文学的两座高峰。《兰亭序》堪称‘天下第一行书’, 连盛世天子李世民和风雅皇帝乾隆都崇拜,自己喜好,还临摹广为传颂。以至于真迹葬于墓下。”
“历代盗墓者层出不穷,才让这国宝重见天日……这幅神品是我从一位日本人手里高价买过来,只想在国内寻求有缘的爱国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