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穿越湍急的雨幕,窗外的闪电犹如利剑划破夜空,随之而来的雷声仿佛在警示着即将来临的危机。王至诚坐在车厢的角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整个车厢都在暗潮中摇曳。
黑七趁靖尧去卫生间的时候,悄然而至,坐在王至诚的身边,低声说道:“1928年4月,蒋司令正准备进攻奉系军阀,关东军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解除奉军武装的计划。”他的声音在车厢内回荡,充满了紧迫感。
王至诚的心跳加速,几乎能感受到黑七如同炸弹般的存在,让他屏住呼吸。难道关东军直接出兵东北的计划未能实现,反而制造事端,寻找借口,阴谋出兵占领全东北?是张作霖阻碍了日军的计划,所以才遭到杀害?
“早晨,东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很早就起了床,登上一家住房的屋顶,用望远镜朝三洞桥了望。”黑七继续道,“5时23分,当张作霖乘坐的专车驶入三洞桥时,伴随着一声巨响,桥中间的花岗岩桥墩被炸毁,桥上的钢轨和桥梁瞬间扭曲、飞散。张作霖的专用车厢只剩下一个底盘……”
王至诚心中一震:“即使封锁一切消息,我现在也不可能不知道。”
黑七沉声说道:“奉天省长刘尚清闻讯赶到现场组织救护……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易培基得知张作霖专列被炸的消息时,惊得从椅子上跃起,冷汗直冒。”
王至诚听得入神,脑海中浮现出如果爷爷早将《兰亭序》交给张作霖,事情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尽管惶恐,他竟隐隐感到一丝庆幸。
“当时,易培基的目光投向墙角的一个保险柜,那里收藏着《快雪时晴帖》和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就在‘皇姑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张作霖派人来索要。如果当时将这件国宝交给了张作霖的秘书刘哲,那么它肯定会在爆炸中烟消云散。易培基庆幸国宝幸免于难,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
透过车窗,雨水如倾,王至诚希望雷声能淹没黑七讲述的故事。
“1928年6月3日晚6时,张作霖离开了北京大元帅府。”黑七继续道,“虽然没有得到日本朋友的情报,但为了安全,张作霖选择乘坐由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沙顿驾驶的英国制造的黄色大型钢板防弹汽车,奔向火车站。”
王至诚的调查结果显示,张作霖随行的人员包括靳云鹏、潘复、何丰林、刘哲、莫惠德、于国翰等人,以及日籍顾问町野和仪。他的专车由22节车厢组成,曾是清朝慈禧太后用过的“花车”,装饰华丽,令人惊叹。
故事再次回到列车上,车厢内的灯依然熄灭,黑暗笼罩着一切。王至诚的心中五味杂陈,雷声如同火车的轰鸣,闪电时明时暗,仿佛在追逐着他们驶向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
远处闪烁的光亮逐渐逼近,树木在闪电中变幻成模糊的人影,王至诚心头一紧,仿佛看见张作霖手握战刀,骑着骏马而来。
“日本守备队炸毁了张作霖乘坐的火车。”黑七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那些挺拔的树木、高大的山丘,似乎都依附在张作霖的灵魂上,等待着复仇的厉鬼。”
“东北军在志道口和三洞桥四周发现了日本守备队在构筑工事,及时向张作霖报告。张作霖完全可以乘坐防弹汽车绕过三洞桥,但他自信有30万东北军,身边还有藤原朴田这样的朋友,以及《兰亭序》的诱惑,最终选择了更加快捷的火车……”
王至诚心中一阵翻腾,内心对张作霖仍怀有一丝希望。他心想,这位来自山村的野夫,何以会成为日本人手中的牺牲品?他只是在为东北的未来努力,难道日本强盗真会炸掉他的火车?
正当他沉思时,黑七的手缓缓触及到那卷画轴。王至诚心中一惊,立刻竖起耳朵。他的手紧握着画轴,却无法抵挡住黑七的探寻。突然,一阵刺痛传来,像是被锋利的东西刺入手腕,痛得他不由得缩回手。
火车以风驰电掣之势穿过三洞桥,车厢内的灯光瞬间明亮。然而,王至诚却发现坐在对面的军人、谷瑞玉、王亚樵都已不见了踪影,空荡荡的座位让他心中一紧。
“别再执迷不悟了!东北虎死了!现在连一张虎皮都不会见到。”黑七愤怒地低声说道。
“他不会死!”王至诚几乎是吼出来,心中充满不甘与愤怒。他一把抓住黑七的手,鲜血从他的手指流出,染红了黑七的衣袖。
黑七用另一只手抬起,卡住王至诚的喉咙,低声威胁:“请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连民间都在议论张大帅的死,就你还蒙在鼓里。靖尧不告诉你,担心你知道了去找日本人追问,担心你刚脱离国共的追捕,又落入日本人的手里。”
王至诚心中一震,难以理解一向支持自己的靖尧为何会在此时隐瞒真相。
正当此时,靖尧回来了,黑七立刻站了起来,放开了王至诚。靖尧微微一笑:“你们是老同学,随便聊。”
“请靖尧小姐先委屈站一会儿。”黑七说道,“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这六位民国总统的书法堪称一流,而自称海陆空总司令的大元帅,最忌讳别人说他鲁莽,自然会拿起毛笔写几个字。张作霖也喜欢涂鸦。”
靖尧点头:“张作霖还请了琅琊王氏的王怀兰来教他书法,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黑七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意识到靖尧话中的玄机:“张作霖擅长政治,懂得书道。在死前,他让卢夫人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干!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沈阳。说完他便死去,时年54岁。”
靖尧的情绪激动,泪光闪烁:“多少年来,有多少无辜的生命葬送在军阀割据的铁蹄之下。他应该死在人民的手中,而不是被东京人所害。”
王至诚愈发坚定自己的想法:“把他的死和《兰亭序》联系在一起,纯属无稽之谈!”
“张作霖多么希望能回归到‘二王’的学习上,可惜没能见到就走了!”靖尧的声音颤抖,眼泪滑落。
黑七感觉气氛愈发紧张,站了起来,对靖尧微微一笑:“靖尧小姐,你请坐下。”
车厢内的气氛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王至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期待。他心中明白,自己身陷其中心中的秘密不仅关乎历史,也许还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随着火车的轰鸣,他们的命运将如何发展,依旧是一个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