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车!”马一浮用毛巾仔细地擦拭着黄包车,随即与王至诚相互谦让,一同坐了上去。
张景城快马加鞭,很快甩掉了身后的追赶者。
马一浮略微紧张地说:“靖尧打电话来,让我对王至诚多关照,没想到这么快到了。”
“吁--”张景城放慢了车速,让这两位文化人有更多的时间交流。
王至诚在交谈中渐渐了解到,眼前的马一浮不仅是书法家、诗人,更是国学大师。他甚至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和英文版的中华第一人。
马一浮出生在四川成都,天赋异禀,幼时被誉为“神童”。在16岁时参加县试,一举夺魁。随后受到社会名流汤寿潜的赏识,成为其女儿汤仪的丈夫。
尽管马一浮与汤仪的婚姻是包办的,但两人的心灵却深深契合。命运却对他们不公,汤仪在守孝期间流产并去世,这让马一浮终生无法释怀。
“‘吃人’的封建礼教毁了我的妻儿。”马一浮的声音中透着悲凉和愤怒,“从那时起,我立誓要重新审视国学,剔除那些糟粕,发扬其精华。”
“逝者不能复生,生者还要生活。”王至诚叹息道,心中对马一浮的坚韧生出几分敬意。
“汤仪的离世让我心痛。”马一浮坚定地说,“我将精力投入到儒、道思想的研究中,并在新儒学派中取得了一些成就。”
“当时,您还年轻,难道没有人向您再提过亲?”王至诚小心翼翼地问。
马一浮苦笑:“岳父汤寿潜多次劝我再娶,提起他的三女儿,那年才14岁,温婉贤淑,酷似她的姐姐……”
“结果如何?”王至诚好奇地追问。
“她才14岁!”马一浮激动地反驳,情绪几乎失控,“在我的心中,除了汤仪,谁也走不进来!”
王至诚听后,心中对马一浮的敬意更深了。他明白,这位国学大师并不像那些国字号的高官和军阀那样三妻四妾,也不像一些文化人以父母包办婚姻为借口,追逐年轻姑娘。
“至诚,从上海一路躲避国共两党的追捕来到北京,有何打算?”马一浮问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至诚想了想,还是从书法谈起:“我听闻马先生在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是在古诗和书法上,合章草与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您更是西泠印社的成员,印章朴茂而富有韵致。”
马一浮微微一笑:“若论书法上的成就,得益于我平生最喜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
“马先生为弟子丰子恺撰写《护生画集序》,丰子恺是我的朋友,他曾称您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这让我倍感亲切。”王至诚说道,“原来您和《兰亭序》也有渊源,我想您一定收藏了其中的几件。”
马一浮谦虚地回应:“对于《兰亭序》和《圣教序》,我用力最勤,论点画、笔法,间架、结构,甚至是行距、章法,深受《圣教序》的影响。”
王至诚微笑着说:“马先生也许误解了我的本意,我对《兰亭序》只是兴趣,而最重要的是替爷爷王怀兰完成一项使命,创建国学院。”
马一浮先是对王怀兰的被捕表示同情,随后谈起国学院,他认真说道:“办国学院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可我,写几个字尚可,办国学院,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您过于谦虚了!”王至诚笑道,“马先生,您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与梁漱溟、熊十力并称‘现代三圣’。您还是今年国学北上讲师团的重要组织者之一。国学院的成立,必将推动国学的复兴。”
马一浮沉吟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妻儿的痛,让我把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视为毒草,后来发现很多东西不能用封建、迷信来以偏概全。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但更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推动其与时俱进的发展。这条路,必然需要有人去走!”
就在这时,前方的街道上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名骑兵如同黑色闪电般冲了过来。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黑色铠甲,手持长枪,脸上戴着面具,只露出一双冷酷的眼睛。
随着骑兵越来越近,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迫的气息,王至诚发现正是张作霖的部下杨宇霆带领的追捕队伍,追了过来。
马一浮格外急促地喊道:“快!快加速!”
张景城感受到来自后方的紧迫感,快速地挥动马鞭,骏马在夜色下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忐忑,奋力飞奔起来。
王至诚的眼睛紧盯着追赶而来的骑兵,心中暗自打算着逃跑的路线。街道两旁的房屋在黑暗中迅速后退,路灯的光芒在奔驰的车轮间闪烁,形成一幅急促而又模糊的画面。
“别慌,继续谈论我们的理想!”马一浮努力保持镇定,虽然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但他依然希望以此来稳定王至诚的情绪。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坚定,似乎在告诉对方,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然而,骑兵们的速度之快令张景城感到一阵窒息,马匹的喘息声与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骑兵们的身影逐渐靠近,那张冰冷的面具下,似乎隐藏着无情的追捕与冷酷的决绝。
“他们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王至诚的声音显得更加急促。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马一浮语气中透着决然,“继续朝前走,寻找机会转弯,尽量避免被逼近!”
浓密的夜幕仿佛在吞噬着每一丝光明,街道两旁的树影摇曳,似乎在无声地为他们祈祷。
“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危险,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马一浮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似乎连夜色都因他的信念而微微震颤。
“对,我们的使命在于推动国学的发展,为未来的中国带来希望与启迪。”王至诚的眼中闪烁着斗志,他感受到马一浮的执着,也激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
就在瞬息之间,骑兵们的怒吼声在耳畔响起,仿佛预示着一场不可避免的对抗即将来临。张景城心中暗自焦急,但他也明白,必须想办法在危机中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