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再一次意识到创办国学院是何等的艰难,如果蔡公时出现了意外,别说创办国学院,恐怕在济南容身都是问题。
李天禄急匆匆闯了进来,满脸愤慨地说道:“昨日上午9点多,北伐军一名徒手士兵在日军警戒区被无故射杀,紧接着又有一名中国士兵在转移至基督医院时遭到枪杀。如今的情况愈发严峻,北伐军损失惨重,第二营几乎全军覆没!”
李天禄带回来的消息令人窒息。面对如此疯狂的日军,蒋司令仍旧抱有幻想,试图通过蔡公时的周旋来达成某种妥协。
蔡公时抵达日本驻济南领事馆时,局势的发展可谓扑朔迷离。日军第六师团长福田彦助已经控制了济南的主要公路交通要道,设置了路障和掩体,甚至架起了大炮与机枪,显然是准备发起攻击。
坐在交涉署内的蔡公时,脸上悬挂着忧虑,但他努力保持着镇静。然而,等危机逼近交涉署的时候,“快去交涉!时间不等人!”蔡公时一面指挥着下属,语气中透着紧迫感。
蔡公时刚迈出一步,却听见外面轰鸣的枪炮声与尖叫声交织在一起,每一声炮响都如同在警告他们,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冲突预言着可怕的结局。
就在此时,两个日军士兵被流弹击中,瞬间倒地,鲜血浸染了街道。蔡公时的心里一紧,意识到日本侵略军又找到了一个挑衅的借口,愤怒地向中国军队驻地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街道上,哀嚎之声四起,尸体随处可见,血流成河,仿佛一场人间地狱。
“情况危急!”蔡公时意识到必须立即行动,再次拨通了蒋司令的电话。他的声音在电话那端显得无比焦虑:“司令,日军已开始大规模进攻,我们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然而,蒋司令却淡淡地回应:“蔡公时,攘外必先安内……与日军的交涉可以稍后再说。”
蔡公时听后,对蒋司令感到无比失望,他心中怒火中烧,暗想:“难道国军真的要坐以待毙吗?”
日本驻中国使领馆对蔡公时的答复则更是令人心寒,表示对日军在济南的武装行动一无所知。
蔡公时的怒火逐渐升腾,最终决定采取行动。他快速写下三封信,急忙派人送往蒋司令、时任外交部部长黄郛和战地委员会主席,但可惜的是,三封信件最终都被日特拦截。川岛美子为日军提供了情报,但史料并无记载。
“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蔡公时心中暗暗发誓。就在此时,国军在蒋司令的命令下,迫于无奈地缴械投降。
眼前的局势如同一场巨大的旋涡,蔡公时心中的愤怒与无奈交织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在呼唤他去改变这一切。
蔡公时1881年出生于江西九江,曾在广东大本营任职,后来因参与革命运动而逃亡东京。在那里,他结识了孙中山,并在其帮助下完成了学业。如今,他再次面临历史的考验,内心燃起了不屈的希望。
故事回到齐鲁大学办公室,当李天禄难以理解地说道:“这个时候,老蒋怎么让蔡公时一个书生去和侵犯济南的日军交涉,蔡公时生命难保啊?”李天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满脸的不安。
“齐大暂时关闭,所有师生没有学校命令不得离开校园。”林济青严肃地下令,然后约李天禄一起,急匆匆地离开了办公室,去督促工作的落实。
王至诚显得有些焦虑,本来想通过林济青拜见蔡公时,与蔡公时交流书法,记得蔡公曾有一副用苍劲有力的对联:“上马提剑上阵平天下,下马执笔拜相安天下”。
如今蔡公时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愁苦。但如今的局势让他无从下手。王至诚想去帮他,对爷爷说:“我们必须亲自到现场采访报道,或许给蔡推波助澜。”
王怀兰上前一把紧握紧王至诚的一条胳膊,低声说道:“别再添乱了!我们应该冷静应对。”
王至诚激动地说:“爷爷,我还是记者呢?我必须采访到最真实的情况,必须到现场去!”
王至诚挣脱爷爷的手,跑到校门外,刚好张景城把一辆轿车停在校门附近,王至诚打开车门迅速上车,催促:“快!到交涉署!”
轿车在交涉署门外停下,王至诚以记者身份,很快进去。
大厅空空的,人到哪儿去了呢?王至诚深知,目前的局势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边缘,危机四伏。
突然,交涉署外传来一阵枪炮声,蔡公时心中一震。他急忙打开窗户,向外张望,却只看见街道上混乱的场景,一片狼藉。日军的存在如同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无法再等待,他迅速拨通了日本驻济南领事馆的电话。然而,西田畊一的冷漠回应让他失望透顶。
“我们并未强占济南。”电话那头传来毫不在意的回答,随即挂断。蔡公时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一直等到下午4时,王至诚才见到了蔡公时他们。然而不久交涉署被日军包围,蔡公时与公署人员面临着饥饿与恐惧的双重折磨。
夜幕降临,饥饿已令他们的头脑变得昏沉,蔡公时心中明白,情况越发危急。
“外面有日本兵叩门,他们声称要保护侨民,但事实上却是要将我们围住!”传令兵慌忙跑进来,语气中满是恐慌,面色苍白。
蔡公时的心中一沉,知道事情已到了危急关头,然而他并没有慌乱。沉吟片刻,他突然下定决心:“开门,‘请’他们进来!”他的声音坚定,似乎在宣告一场无声的战争即将展开。
门紧紧关闭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显得异常凝重。蔡公时的心跳加速,思绪飞速旋转。他明白,接下来的一切将决定他们的命运。
“我们是来保护你们的!”门外一名日军士兵高喊,语气中带着强硬的口吻。
“保护?还是侵略?”蔡公时冷冷回应,眼神中闪烁着抗争的火焰。他的声音在这封闭的空间中回响,与外面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就在这一刻,王至诚心中明白,眼前不仅仅是一场交涉,更是一场为未来而战的斗争。在这场无声的对峙中,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仿佛在对抗着整个历史的洪流。
外面的枪声依旧在不断响起,蔡公时的内心却异常平静。他知道,今天的交涉不会是结束,而是灾难的开始。无论如何,他必须做出选择,抗争下去。
此时此刻,王至诚的心中也燃起无畏的斗志,决意留下来,为蔡公时和同道者争取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