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目光齐齐聚焦在王至诚身上,会议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于右任,一位备受尊重的老前辈,今日召集了这么高规格的会议,王至诚的发言,无疑是一场思想的较量。他的质疑犹如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王至诚面露平静,清晰的声音在众人耳中回响:“我毕业于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之后又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留学,这四月初刚刚回国。受人之托前往北京,谁知李大钊书记被捕,转眼间蔡元培校长和陈寅恪教授显然也不敢接纳我。于是,我孤身来到上海,拜见于老先生。希望能在上海大学找到一席之地,为景星学社落户,同时谋一个书画教授的职位。可惜,上海大学被质疑是共字号的学府,在华教会大学的主权竟不在国人手中。”
众人低头思考,王至诚的逻辑似乎无懈可击。然而,于右任却缓缓开口:“这些教会大学的主权的确在外籍教会手中,景星学社的迁移,时机未必成熟。”
“我们何不争取一下?”王至诚的语气坚定,目光扫视着身边的与会者,似乎在挑动他们的思考:“在这个时候大谈孙中山信仰基督教,是否会偏离主题?景星学社的创始人厉麟曾说过,西学与宗教信仰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们不能因宗教而排挤国学。”
于右任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接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给予王至诚更多的信心。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天下为公’,并非来自外来的基督教精神,而是源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孙中山在他的《三民主义》中也提到:‘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王至诚言辞铿锵,神情愈发激昂。
“可孙中山先生是信仰基督教啊!”邵力子插话,语气中带着一丝困惑。
“对!”王至诚回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孙中山先生的求学之路遍及五湖四海,他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切为了民主革命。面对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以及那些不平等的条约,孙中山将基督教文明视作解救中国的良方。后来他受洗成为基督徒,这并不奇怪。”
张道藩皱眉:“既然连孙大总统都信仰基督教,我们为什么不支持在华教会大学传授神学,反而支持那些学生呢?”
“孙中山先生成年后,以理智去思考问题,”王至诚的语气愈显沉稳,“他年轻时对宗教的热情逐渐消退,开始质疑《圣经》中的一些教义,尤其是当西方传教士漠视中国民主政治时,他对基督教的批判愈发明显。最终,他将基督教教义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基督教文明不过是解救落后中国的一剂良药。”
“既然是‘良药’,就应该被允许,才对啊!”张道藩的语气中透着不满。
“是解救落后中国的‘一剂良药’,但绝非万能。”王至诚强调道。此时,会议室内的氛围愈发凝重,大家都在思考他的话,似乎在拼凑着更大的真相。
沉默片刻后,于右任微微点头,似乎对王至诚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辛丑条约》中有一款: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孙中山先生与黄兴等人,依靠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成立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王至诚继续他的演讲,语气坚定,神情愈加激昂。
“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夹击,以及革命党自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先生在宣统帝溥仪退位后,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政权落入袁世凯之手,国字号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结果却再度失败,流亡日本。”
于右任借机插话:“宋氏家族都是信仰基督教的,包括年轻时的宋家二小姐。”
雨点急促地敲打着窗户,王至诚的演讲没有受到影响,他的声音更显凝聚力:“我没有否认孙中山先生年轻时信仰宗教,但在他的革命生涯中,这一信仰逐渐淡化。他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宏伟的国家建设计划,其中虽然涉及教育,但并未提及要进行宗教信仰的教育。”
“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邵力子略显犹豫。
“晚年的孙中山先生对比中西文化,逐渐认识到宗教理论并不符合科学逻辑,发现仅靠宗教等社会改良无法拯救中国。要实现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由此可见,孙中山对现实政治的追求远超宗教信仰,但这并不否认基督教给他的革命活动提供了支持。”
这时,于右任带头鼓起掌来,会议室内的掌声与窗外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为王至诚的论点注入了更多的力量。
王至诚微微一笑,他向于右任伸出手,示意继续发言:“于老的意思是,孙中山先生生前一直支持教育,也曾信仰宗教。我们不能因为沪江、震旦、圣约翰大学是教会大学,就必须取缔。”
“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夕,曾对他的战友们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王至诚从背上的书画包中取出一幅对联,缓缓打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会场里,邵力子、陈寅恪、董健吾等人轻声吟诵,字字句句如同警钟,回荡在教堂的空旷空间。
就在此时,外面骤然传来尖锐的枪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教堂的宁静。与会者纷纷惊慌失措,四处躲藏,慌乱的脚步声与撕心裂肺的尖叫交织在一起,整个会议室顿时陷入混乱。
原来,毛人凤察觉到可疑情况,向张道藩报告时,被周福海窃听。为了抢功,周福海联合法租界巡捕房的巡警藤原朴田,早已在教堂外埋伏,等待着时机,与隐藏在暗处的顾顺章等人展开了一场冲突。
顾顺章冲进会场,神态坚定,声音响亮:“会场必须马上转移!”他迅速组止周围的人,脸上没有一丝慌乱,浑身散发着一种不可动摇的气场。
在他的指挥下,靖尧、柳叶等人也积极参与,众人有序地朝着安全出口涌去。王至诚突然觉得,这突如其来的危险,或许只是另一场更大的战斗的开始。他的心中燃起一股强烈的斗志,仿佛预感到,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荆棘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