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两位神医,我家老爷子又咳血了,求你们快去看看!”
沈清璃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叶凌霄也睁开眼,轻轻撑起身子,目光落在那名气喘吁吁的村民身上。
“带路吧。”他说。
夜色中,两人跟随村民赶往山下的村子。一路上,风穿林而过,带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沈清璃望着远处黑沉沉的村落轮廓,忽然觉得那里的地势有些怪异。
果然,当他们走进村口时,她便察觉到一股阴冷之气扑面而来。村中房屋错落无序,四周山势环抱却显得压抑,仿佛天地间的气机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困住。
“这地方……风水不对。”她低声对叶凌霄说。
“你先处理病人,我去看看地形。”他点头应下。
沈清璃随着村民进入屋内,见到了那位咳血的老人。她迅速施针、开方,配合叶凌霄带回的药草,为老人调理气血。几个时辰后,老人终于安稳入睡。
回到山谷已是深夜。沈清璃靠在窗边,看着天边的月色,心中仍有疑问未解。
“你觉得这村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她问叶凌霄。
他站在院中,仰头望向远处的山势,“山势围合太过紧密,阳气难以汇聚,加上水流方向紊乱,阴气沉积不散。”
沈清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我明天想去村里走一遭。”
次日清晨,沈清璃独自前往村子。她在村中四处查看,又绕着周围的山势走了几圈,最终停在村后的一处低洼地带。那里常年积水,杂草丛生,湿气极重。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罗盘,仔细测算了一番,确认了自己的判断:此地确是风水格局中的“阴煞之地”,长期居住于此的人极易患病、运势低迷。
她将这些发现告诉了村长,并提出了改善方案。
“我们可以在这里种上几株‘阳槐’,再布一个石阵引导气流走向。”她指着那片洼地说。
村长犹豫道:“可是老祖宗说过,不能动这片地。”
沈清璃微微一笑:“我不是要破坏它,而是让它变得更好。只要做法得当,不会触犯禁忌。”
村长最终点头同意。几天后,村民们依照沈清璃的指点,在洼地周围种植了阳槐树,并按照特定方位摆好了石阵。不出半月,村中病患减少,农作物也开始恢复生机。
此事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求助。有人家中孩子夜啼不止,有人生意连年亏损,还有人久婚不孕……
沈清璃一一接下,穿梭于各个村落之间,成为人们口中“能改运”的风水师。
一次,她受邀前往一位富商家中调整风水。那座府邸建筑精美,假山流水环绕,但布局杂乱,书房正对着大门,财气直泄而出。
“这是典型的‘财门直冲’,需设屏风遮挡,同时在书房角落放置紫水晶镇宅。”她提出建议。
富商起初不信,直到她拿出其他成功案例,才勉强答应试试。沈清璃亲自布置风水摆件,调整家具位置,还特意在书架上添了几本风水古籍,供富商日后参考。
临走前,她在一本旧书中发现了夹着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奇怪的数字。
她皱眉看了许久,将其小心收起,准备回山谷后再研究。
随着名声渐响,沈清璃的行程排得越来越满。但她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助人,而非谋利。
某日,她在一处偏远山村完成风水调整后,受邀参加村民们的庆祝宴。席间,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悄悄走到她身边,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塞进她手中。
“这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或许对你以后有帮助。”老人说完,转身离去。
沈清璃低头看着掌心的玉佩,其表面刻着一道奇异纹路,隐隐泛着微光。她心中一动,似乎与之前在地图、石头和纸条上见过的符号有些相似。
她没有多言,只是将玉佩收好,继续与村民们交谈。
夜晚归谷途中,叶凌霄已在山脚下等候。
“今天忙坏了吧?”他接过她的包袱。
“还好。”她笑了笑,“只是总觉得,这些线索背后,藏着什么更大的秘密。”
叶凌霄望向远方,轻声道:“也许,这就是我们留在这里的原因。”
风从山谷深处吹来,拂过他们的衣角,带着草木清香和溪水的凉意。
沈清璃抬头看向天际,星辰初现,如洒落的银沙。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自己与叶凌霄一同逃出生天的画面。
如今,他们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下次,我带你去后山看看。”她忽然开口。
“后山?”
“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洞口的石头纹理很特别,像是人为刻上去的。”
叶凌霄眼神微动,点了点头。
夜风轻拂,铜铃轻响,仿佛回应着某种无声的召唤。
沈清璃站在原地,望着眼前灯火通明的山谷,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然后,她迈步向前,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