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
市公安厅,灯火通明。
一间巨大的会议室内,气氛压抑让人喘不过气。
长条会议桌的两侧,坐满了身穿警服,肩上扛着不同警衔的刑警。
每个人都面色严肃,腰板挺得笔直。
主位上,赵队双手交叉,撑着下巴,目光扫视着全场。
他的身边,苏晴和柳清月正襟危坐。
而林风,则坐在柳清月的旁边,神情淡然地看着面前的桌面。
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出现在这种级别的专案组会议上,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会议室里,不少年轻的刑警的目光,都瞟向他眼神里满是好奇。
“咳。”
赵队清了清嗓子,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各位同志,紧急把大家召集回来,事态紧急,我就长话短说。”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沉稳有力。
“根据市局指示,针对郊区仓库案及关联案件,正式成立8·12专案组。”
“由我担任组长。”
然后将目光转向苏晴和柳清月。
“苏晴和柳清月同志,作为专案组核心成员,协助我进行调查。”
旁边的两人同时起身,敬礼。
“是!”
赵队点了点头,示意她们坐下。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林风身上。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
“这位是林风,经上级特批,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加入专案组,拥有查阅所有相关案卷的权限。”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响起一阵骚动。
特别顾问?
一个看起来还没成年的小子?
赵队眼神一凛,骚动瞬间平息。
“现在,由我向大家通报最新的情报。”
他按下面前的一个按钮,身后的投影幕布亮起。
第一张照片,正是一枚翅膀与利剑的徽章。
“这个徽章,技术科的同事已经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数据库进行了比对。”
“结果,我想苏晴已经告诉大家了。”
赵队的声音变得无比低沉。
“它的代号,是拾荒者。”
“一个在国际上臭名昭着的跨国犯罪组织,业务范围涉及军火,毒品,暗杀以及......人口贩卖。”
“嘶!”
在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但听到这个名字,都有点惊讶。
“这个组织行事极为隐秘,作风狠辣,从不留活口。”
“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几乎为零。”
“这枚徽章,是他们内部成员的身份标识,等级森严,从不外流。”
赵队按了一下遥控器,幕布上的照片切换。
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证件照,和一个车祸现场的惨烈照片。
“死者,刘伟,32岁,本市一家顶尖科技公司的数据程序员。”
“两周前,深夜驾车,在盘山公路坠崖身亡。”
“现场勘查结论是,疲劳驾驶,意外事故。”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
“但是,就在法医对遗物进行最后整理时,在他衣服的内袋里,发现了这个。”
照片再次切换。
一枚被血液浸透,但形状完好的黑色哑光纽扣,上面同样刻着翅膀与利剑的徽章。
和仓库案现场发现的,一模一样。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时,仓库案还没有发生。”
“这枚纽扣的异常,虽然引起了注意,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指向性的线索。”
“所以,刘伟的死,最终还是以意外事故定性结案。”
赵队看着两张并列的徽章照片。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这两起案子,必然存在着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联系。”
他说完,看向众人。
“这就是我们目前掌握的全部情况。”
“大家有什么看法,现在可以提出来。”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信息量太大,根本找不到线头。
“我认为,”
一位老刑警开口了。
“我们应该立刻重启对刘伟死亡案的调查。”
“重点排查他生前的社会关系,以及他的公司背景。”
“一个数据程序员,为什么会和拾荒者扯上关系?”
“附议。”
另一个人立刻跟上。
“同时,要对仓库案中被解救的受害人进行深度讯问,他们很可能是唯一的目击者。”
“赵队,那些人醒了吗?”
苏晴问。
赵队摇了摇头。
“还没有。”
“医生说,他们遭受的是高强度的脉冲电击,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什么时候能醒,不好说。”
会议再次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林风,突然开口了。
“赵队,能把刘伟死亡案的全部卷宗给我看一下吗?”
赵队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给他。”
苏晴立刻起身,从后排的文件柜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档案袋,递给了林风。
林风接过没有说话,低着头,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有人开始不耐烦,但看到赵队没有制止,也只能按捺住性子。
大概十分钟后,林风合上了卷宗。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赵队。
“这不是意外。”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这个我们已经知道了。”
一个坐在对面的年轻刑警忍不住开口。
“问题是怎么证明?”
林风没有理他,继续说道。
“你们的判断,从一开始就错了。”
“什么?”
一位年轻刑警皱起了眉。
“你什么意思?”
林风的目光转向他。
“你们在用警察的思维,去推断罪犯的行为。”
“你们在找证据,找动机,找人际关系。”
“但你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林风的食指,轻轻敲了敲桌面上的卷宗。
“逻辑。”
“逻辑?
年轻刑警嗤笑一声。
“我们办案,讲的是证据链,不是逻辑推理。”
“是吗?”
坐在一旁的林风拿起卷宗,翻到其中一页。
“死者刘伟,顶级数据程序员,年薪百万。”
“卷宗里说,他性格内向,生活两点一线,唯一的爱好是玩高难度解谜游戏。”
“法医鉴定,死前体内有大剂量咖啡因,血液酒精浓度为零。”
“警方结论是通宵工作后,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坠崖。”
然后他抬起眼,看向众人。
“这里面,至少有三个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第一,一个极度热爱解谜,追求逻辑和智力快感的人,会选择用疲劳驾驶这种最愚蠢的方式来发泄吗?”
“第二,坠崖地点。盘山公路最险峻的一段,连续S型弯道,护栏最低矮的位置。”
“现场勘查报告显示,车辆没有任何刹车痕迹,是保持着匀速,以一个完美的角度冲出护栏的。”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林风的声音逐渐冷了下来。
“那枚纽扣。”
“它被发现在死者外套的内袋里,一个非常隐蔽的位置。”
“如果他是拾荒者的成员,为什么要把它藏起来?这不合常理。”
原本他们曾经忽略的或者认为是巧合的细节,现在被林风串联起来,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脉络。
“这......”
之前的年轻刑警,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赵队,恕我直言!”
他还是不服气,站了起来。
“这位林顾问的推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都建立在主观臆测上!”
“我们办案,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没有证据,说再多,也只是空谈!”
年轻刑警的话自然代表了会议室里一部分人的心声。
赵队抬起眼,看了看两人,然后猛地一拍桌子。
“砰!”
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不敢再多说一句。
“坐下!”
年轻刑警脸色一白,不甘心地坐了回去。
“证据?证据!”
赵队站起身,手指着投影幕布上的徽章。
“如果我们还抱着老一套的思维去找证据,等我们找到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面对拾荒者这种对手,常规的侦查手段,就是在给他们送人头!”
他的目光转向林风,眼神里带着信任。
“林风的分析,是在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都给我听好了!”
赵队的声音响彻整个会议室。
“从现在开始,专案组的所有行动,都要以林风顾问的分析作为参考方向!”
“这是命令!”
“是!”
无论心里服不服,所有人还是齐声应道。
会议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赵队重新坐下,看向林风。
“林风,你的结论是什么?”
林风迎着所有人的目光,缓缓站起身。
然后,他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恐万分的结论。
“刘伟的死,不是意外,也不是简单的栽赃陷害。”
“这是一场经过精密设计的,完美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