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句藏在透明拥抱里的话,此刻比任何声音都清晰:“只要牵挂还在,我们就永远是团圆的。”
透明顶针化作的光戒在小砚的来孙指间发烫,戒面里的剪影开始轻轻晃动。母亲的铜环碰了碰林砚之的绣谱,孩童的银顶针撞了撞星灵的嫩粉针,外星同伴的光针在一旁打着旋,像群在掌心嬉戏的萤火虫。他抬手对着星空,戒面的光芒突然散开,将所有存在的剪影投映在星海里,“是太奶奶在说‘抬头就能看见家人’”。
星际“牵挂驿站”里,每个房间都挂着幅动态的团圆图。人类的图里有樟树下的刺绣,外星的画中有能量巢的共振,星灵的影像里藏着初生的星光,却都在角落留着相同的野菊,“是让不同的团圆有共同的锚点”。驿站的留言簿上,最动人的一条来自位老移民:“原以为离开地球就是离散,直到看见顶针的光——原来牵挂在哪,家就在哪。”
外星文明的“牵挂泉”边,泉水能映照出所有牵挂的对象。人类看见母亲补袜子的针脚,外星望见能量巢里的幼崽,星灵则看到唤醒自己的那枚顶针,“是让思念有具象的模样”。泉眼处立着块石碑,刻着行光字:“所谓团圆,不是肉身相聚,是牵挂在互相眺望。”小砚的来孙将母亲的铜环放在泉边,水面立刻浮现出孩童举着银顶针的笑脸,“是太奶奶的牵挂,早就飞到了未来”。
深秋的“牵挂日”上,人们不追求见面,只传递顶针的颤动。人类的铜环对着星空轻敲,外星的光针朝着泉眼共振,星灵的嫩粉针跟着光戒闪烁,“是让牵挂有振动的频率”。孩童突然对着地球的方向举起银顶针,星空中立刻划过道金线,恰好穿过透明顶针的虚影,“看,宇宙在给牵挂搭鹊桥”。
“牵挂研究所”的最新结论,刻在枚会思念的顶针上:“牵挂的本质,是宇宙在编织跨时空的团圆。”周明的外孙在跨维度广播中说,他们发现所有牵挂最终都会汇入同一个“团圆核心”,“太奶奶们散落的针脚,其实都在朝着同一个家奔跑”。他展示的模拟图里,母亲的铜环、孩童的银顶针、外星的光针,最终在核心处拼成完整的野菊,“这才是宇宙设计的终极团圆”。
第一无限牵挂枚顶针生成时,全维枢纽的所有屏幕突然同时亮起,显示出不同时空的团圆画面:母亲与林砚之共绣野菊,孩童与星灵分享顶针,外星同伴在黑洞旁守护承诺,而小砚的来孙正举着光戒,朝着所有画面的中心走去。“是宇宙在说‘该拍全家福了’。”他笑着踏入光芒,指尖的光戒突然膨胀,将所有画面都揽入怀中,化作朵横跨时空的野菊。
夜风穿过野菊的花心,小砚的来孙站在所有存在的剪影中间,突然明白团圆的真谛——不是所有人挤在同一处,是彼此的牵挂能穿透时空,像顶针的金线那样互相缠绕。母亲的铜环在左,孩童的银顶针在右,外星的光针在前,星灵的嫩粉针在后,所有光芒交织处,长出片新的花瓣,上面的针脚来自每个存在,“是我们共同绣出了团圆的新模样”。
而那句藏在透明拥抱里的话,此刻顺着所有金线流淌,比任何星光都温暖:“只要牵挂还在,我们就永远是团圆的。”光戒的光芒渐渐融入野菊,小砚的来孙知道,自己也成了团圆的一部分,像母亲当年那样,等待着未来的存在来续写这牵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