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丰厚赏钱,打发走过来传旨的护卫以及宦官,谢莞娘还没来得及写信给江远,江远就风尘仆仆回了唐县。
他是回来给谢莞娘报喜的,因为在对战鞑靼的过程中没少立功,江远再一次升官,不仅从四品参将升任三品卫指挥使,而且还得了个昭勇将军的散阶官职。
就是有一点不大好,他的这个三品卫指挥使,乃是卫所制下,掌一卫军政,原则上统兵 5600人的重要武官。
也就是说,他得离开紫荆关,到上峰分派给他的卫所就任,从此负责该卫所辖区内的军事防御、士兵训练、屯田管理等诸多事务。
“世子跟我透了点儿口风,说是接下来我十有八.九会被调到广昌卫。”江远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觑着谢莞娘的脸色。
广昌卫在紫荆关以西的蔚县附近,是大魏北部防线中,地理位置最靠北的几个重要卫所之一。
鉴于那边实在偏僻、穷困、寒冷、危险,江远并不打算让谢莞娘带着孩子跟他一起过去,他现在担心的,是谢莞娘会不会因为他即将跑去那种地方而生气。
他是丈夫,也是父亲,可他除了毫无保留的上交收入以外,却几乎没有为这个家做出过任何贡献。
谢莞娘不仅独自一人经营这个家,独自一人生养儿女,而且她还时不时就给镇北军送钱粮和药材。
因为她,江远在军营里几乎可以说是诸事顺遂,那些自觉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将士,对他一向友好的很。
虽然也不是没人羡慕嫉妒恨,背地里看他不顺眼,但这种人终归只是少数,有常曜和定北侯镇着,这些人根本就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谢莞娘注意到了江远的小心翼翼,她摸摸自家男人的脸,“那你接下来怕是要辛苦一些了。麟麟还小,暂时我不能跟你一起过去。”
江远心中五味杂陈,有感动、欣喜、愧疚,也有难以言说的厚重爱意与深深依恋。
他将脸埋到谢莞娘的肩膀上,“不用你和孩子陪我一起过去,只要你们一直好好的,你们在哪儿我都开心。”
谢莞娘笑,“孩子当然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也当然会一直跟着你。”
反正她做生意也好,做善事也罢,都不必每天亲自守在那里。
至于孩子们,他们年纪小时,她和江远可以亲自教导,也可以请夫子来家里坐馆。
等到他们年纪再大一点时,如果他们愿意,她还可以把儿子送去谢道衡开的那家书院,把女儿送去谢氏族学附学。
谢氏虽然是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但却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迂腐风气。
他们从不信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荒谬说法,无论是教养自家女儿,还是给族中晚辈物色妻子人选,他们都更倾向于教导出\/挑选出那种心中自有丘壑,即使不靠男人,也能独自支应门庭的人。
那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厨艺女红,他们倒是无所谓对方会不会,反而是对方掌家理事的能力,对朝局和时事的敏锐嗅觉,以及性格中的坚毅、果决成分,才是他们最欣赏也最看重的。
也是因此,谢莞娘这个即使流落在外、身无分文,也能靠自己白手起家、自立门户的人,在谢家一向风评极佳。
她的不少姑母、伯母、婶娘,都曾私下吐槽她的前未婚夫一家可真眼瞎。
固然谢静姝确实糊涂了些,可他们当初退亲的举动,却也不可谓动作不快。
明明彼时谢莞娘和谢道衡都还在试图说服谢静姝,他们竟然就已经迫不及待跑来与谢莞娘划清界限。
要知道,当初可也是他们巴巴的跑来求娶,说了一大堆好听话,又承诺了一定会善待谢莞娘,谢道衡这才点头同意。
然而这家人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却明摆着不是同一回事。
谢道衡要风度、要颜面,自然不会因为那一家子主动退亲,就对那一家子做些什么,可在少了谢道衡开的小灶之后,那家人原本还算出类拔萃的儿子,在这些年却是已经渐渐泯灭众人。
更别提他娘和妻子还彼此不对付,每天都在自家的四角天空之下,彼此斗来斗去。
两人别说是像谢莞娘这样,独自承担起一个家庭方方面面的责任与重担了,她们能不反过来给那对父子添麻烦,那对父子都要谢天谢地了。
据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私下里跟谢家人说的,那家子这些年来一直过得鸡飞狗跳,事事不顺。
最开始时只是做婆婆的总给儿媳立规矩,变着花样儿折腾儿媳,后面儿媳实在受不了了,就找了自家娘家人帮忙撑腰,试图让婆婆收敛一些。
然而做婆婆的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还因为儿媳妇打了她的脸,开始频繁地给儿子塞通房妾室。
已经有了一儿一女的她儿子,最开始其实并不打算纳妾。
因为作为一个正在全心全意攻读的书生,他其实很想把绝大多数精力都用在科举入仕的这件事上。
奈何他母亲哭天抹泪,非要逼他纳妾,他不想为了这种“小事儿”和母亲争执,于是便答应下来,却不知这坏头一开,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眼看着自己丈夫身边的妾室通房越来越多,他妻子也开始用同样的手段还击婆婆。
只觉美人恩难以消受的这男人并不知道,如今他爹最宠爱的一个小妾,就是他妻子辗转通过他爹的同窗好友送到对方身边的。
因为对方是良家女,所以他母亲并不能像对待奴籍出身的通房妾室那样,把对方随便发卖。
偏对方也是个聪明又警觉的,他母亲数次想要收拾对方,都被对方给躲了过去。
不仅如此,对方甚至还顺利生下儿子,并因此愈发得他父亲欢心。
要知道,对方有了孩子,损害的其实是他和他妻子、儿女的利益。
而他妻子宁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留着这妾室对付她婆婆,足可见这对婆媳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