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很快来到了嬴政的牢房,将卤味,蝗虫,蜈蚣等美食,放在了矮几上。
紧接着掏出秦峰给的白布。
“陛下,此乃炼铁炼钢之法,请陛下过目。”
嬴政接过白布,看了几眼后,便收了起来。
“朕原本以为他很快就能给你,没有想到现在才给,朕会将此法交给公输仇,让他先给你打造一把精钢剑。”
“多谢陛下。”蒙毅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这把精钢剑算是嬴政的赏赐,是御赐之物,说出去也非常有面子。
嬴政颔首道:“你前往扶苏处,除了要询问蝗虫的简单吃法外,再帮朕询问下《秦律》是否完善。
之前秦峰说,大秦亡国的原因之一还有律法严苛。
对此,朕一直耿耿于怀。”
“微臣明白,微臣现在就去找秦峰和大公子。”
“去吧。”
蒙毅快速地来到扶苏牢房。
“王公子,先生,我回来了。”
“来得好,快来尝一尝这猪大肠。”秦峰笑着给蒙毅的陶碗中夹了一块切好的猪大肠。
“好嘞。”
蒙毅来到矮几面前,直接坐了下来,拿起桌子上的筷子,夹起猪大肠扔进了嘴里。
根本没有考虑过,这猪大肠之前装过什么。
“嗯,好吃,有嚼劲。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猪大肠这么好吃。
简直是无上美味,下酒的绝世好配菜。”
蒙毅简直对卤猪大肠赞不绝口。
一想到那些杀猪的人,将猪大肠给扔了,或者贱卖,实在是觉得太可惜了。
隔壁的嬴政他们也开始吃了起来,边吃边听。
尉缭吃着卤鸡爪,边吃边说:“这看起来没什么肉的进化,被这么卤过后,竟然如此美味。
唯一可惜的是数量太少。”
嬴政颔首道:“确实如此,朕也终于知道,为何秦峰说开了养殖场之后,一定要开办一个屠宰场的原因了。”
冯去疾和李斯两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同时觉得他们还想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现在他们又十分懊悔。
他们早就发现了秦峰的存在,应该早点说出来,这样就能早日听到秦峰的策论。
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头雾水。
又不好开口询问。
此时蒙毅吃了一口蝗虫,又喝了一口酒。
“好吃,从来没有想过,蝗虫竟然如此好吃。只可惜……”
蒙毅深深地叹口气。
扶苏不悦道:“如此高兴之时,你叹什么气?”
蒙毅解释道:“王公子,我是在想,这蝗虫只能成为有钱人的美食,穷人恐怕吃不起。”
“怎么会。”扶苏狐疑道,“蝗虫到处都是,百姓们随便抓抓就有了,他们怎么吃不起呢?”
“因为油。”秦峰帮着解释,“就算家家户户都有油,可是他们舍不得花费那么多油,来炸蝗虫吃。”
“原来如此。”扶苏恍然大悟,顿时面露愧色,“我竟然没有想到这点。”
秦峰摇头道:“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过富人有富人的吃法,穷人有穷人的吃法。
而穷人的吃法最简单,直接烤熟即可。
当然,前提得要知道哪些蝗虫能吃,前期需要做什么准备。
不是,抓来一个蝗虫,然后架在火上,烤熟了吃即可。
放点盐就可以了,味道也是非常棒的。
还可以水煮,将蝗虫煮熟了就可以吃了。
当然,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跟油炸的相比。”
嬴政闻言,沉声道:“快记录下来,回去后,立马昭告天下。”
“诺。”李斯几人应道。
他们都有些羞愧,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竟然会忘了。
用火烤蝗虫,用水煮蝗虫,多么简单。
蒙毅也有些脸红,直接转移话题:“先生,有时候我在巡查时,听您说,大秦亡国的愿意之一时律法严苛。
这律法真的那么严苛吗?为何我感觉不到?”
秦峰吃了一口蝗虫后,露出了一抹享受的表情。
旋即说道:“你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你没有犯法。但凡你犯了法,不管是犯了什么法,你都要被处刑。
那时,你就会觉得大秦律法是饿了么严苛了。”
蒙毅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中还是充满了疑惑。
“先生,难道律法不是为了防止百姓们做出一些危害他人的事情吗?”
“是的。”秦峰点头道,“你说得对,律法确实是为了防止有人做出危害其他人或者国家的事情来。”
“可是问题来了,你觉得百姓们会无缘无故地去触犯律法吗?”
扶苏插嘴道:“人性本善,百姓们不会无缘无故就犯法,他们都是一群贫困之人,连大字都不识一个,怎么去触犯律法呢?”
“你说得对。”秦峰说道,“百姓们除非遇到了非常困难的时候,比如快要饿死,比如被人欺压,比如有人用刀威胁他家人生命等等。
最后这个人他偷了东西,打伤了人,甚至为了保护家人而杀了人。
《秦律》却不问情况,只要犯人认罪,他就会直接惩罚犯人,轻者割鼻,割耳朵,重者腰斩,五马分尸等等。
最可怕的是连坐,我本来没有事,可是因为村里有人惹了事,害得自己被牵连。
你说我冤不冤?”
扶苏和蒙毅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在扶苏心中,秦律是严苛的,因为动不动就要挖鼻子挖舌头,这是害人之法。
可是秦峰给出了新的说法:百姓不会无缘无故就犯法,那什么逼迫百姓犯法?
是贫穷,是欺压,是生命的威胁。
这才导致百姓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可是要如何避免呢?
这让扶苏陷入了沉思。
蒙毅心中却想着,自己身为廷尉,掌管大秦所有案子,只知道抓凶手,可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凶手背后行凶的原因。
尤其是那些小偷小摸的百姓,被抓到后,因为赔偿不了被偷的人,最终只能被判刑。
现在想来,那群被判刑的百姓信用应该恨死我了。
而我还在他人面前自诩公平公正。
蒙毅此时已经变得羞愧难当。
隔壁牢房。
听闻秦峰的言论后,纷纷陷入了沉思。
尤其是嬴政和李斯,这《秦律》虽然是李斯联合法家的人一起联合着作。
但是最终拍案决定的人是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