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白板上画出几道金色的条纹,像极了刘好仃刚理清的品牌认知分类图。他站在白板前,手里捏着一支半旧的马克笔,眼神在“认知老化型”和“认知模糊型”两个板块之间来回游移,像是在看一场无声的辩论。
阿芳正坐在角落里敲键盘,小李则抱着笔记本电脑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语义模块”“关键词权重”之类的词,活像在练口才。
“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再重新拼起来。”刘好仃终于开口,语气像是在讲一道复杂的菜谱,“欧美市场觉得我们老,东南亚觉得我们稳,中东觉得我们专业,这事儿不能一锅炖。”
“那得分类炒。”小李停下脚步,“就像炒菜,火候得掌握好。”
“你这比喻挺接地气。”阿芳笑着敲了敲回车键,“那咱们先从欧美市场入手?”
“对。”刘好仃点头,“‘认知老化型’市场的客户,不是不喜欢我们,是觉得我们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那怎么改?”阿芳问。
“先从调性入手。”刘好仃用笔圈住白板上的“品牌调性”几个字,“我们要让别人觉得我们不是老了,而是成熟了,还带着点新意。”
“成熟+新意?”小李皱眉,“这不矛盾吗?”
“不矛盾。”刘好仃笑了笑,“就像老酒装新瓶,酒还是那个酒,但瓶子让人愿意打开。”
阿芳一边记录一边点头:“那咱们得给品牌调性定个方向,比如年轻化、活力感、创新力这些关键词。”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年轻化”“活力感”“创新力”几个词,“这几个词,咱们得在传播内容里体现出来。”
“那东南亚呢?”小李问。
“东南亚咱们得稳中求变。”刘好仃说,“他们觉得我们稳,这是优势,但我们也得让他们知道,我们不只是稳,还有新。”
“那具体怎么操作?”阿芳问。
“视觉感知,是第一步。”刘好仃指着白板上的“视觉感知”几个字,“咱们的品牌形象,得从视觉上先给人一个新印象。”
“你是说……改LoGo?”小李试探性地问。
“不是马上改。”刘好仃摇头,“是先改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阿芳有点懵。
“就是咱们在所有对外传播中使用的视觉元素。”刘好仃解释道,“比如广告语、包装设计、官网风格、宣传材料的配色和字体……这些细节,组合起来就是品牌的视觉语言。”
“那咱们得先有个方向。”阿芳开始兴奋起来,“比如现代感+专业感?”
“对。”刘好仃点头,“现代感让人觉得我们跟得上时代,专业感让我们不丢掉老客户。”
“那怎么平衡?”小李问。
“这就像穿衣服。”刘好仃笑着比划,“你想显得年轻,又不能太跳脱,得有点稳重感。”
“那咱们得先做视觉测试。”阿芳说,“比如用不同风格的LoGo做客户偏好调查。”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得先有个初步方向。”
他转身在白板上画了个草图,左边是传统风格的LoGo,右边是一个更简洁、线条更流畅的版本。
“左边是咱们现在的,右边是设想中的。”他说,“你觉得哪个更有吸引力?”
阿芳盯着看了会儿:“右边那个,看着更干净。”
“小李呢?”
“我也选右边。”小李点头,“左边有点太厚重了,右边更轻盈。”
“那咱们就先朝这个方向走。”刘好仃拍了拍白板,“视觉感知,第一步。”
“然后呢?”阿芳问。
“然后是传播方式。”刘好仃转向另一个板块,“咱们现在的传播信息太模糊了,客户不知道我们到底想传达什么。”
“那咱们得统一品牌语言。”阿芳说。
“对。”刘好仃点头,“品牌语言,包括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段文案、用的每一个关键词。”
“那咱们得先整理关键词。”小李说。
“没错。”刘好仃拿起笔,“比如‘创新’‘专业’‘可靠’‘现代’‘活力’……这些词,要贯穿在所有传播内容中。”
“那咱们得做个品牌关键词库。”阿芳开始记录。
“对。”刘好仃点头,“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市场,调整关键词的使用频率。”
“比如欧美市场多用‘创新’‘活力’,东南亚市场多用‘专业’‘可靠’。”小李补充。
“对。”刘好仃满意地点头,“分类应对,精准传播。”
阿芳一边敲键盘一边说:“那咱们现在可以先出一个初步的品牌重塑方案,包括品牌调性建议、视觉感知方向、传播语言统一。”
“对。”刘好仃说,“先不急着改,先让管理层看看方向对不对。”
“那报告怎么写?”小李问。
“开头先讲现状。”刘好仃说,“再讲分类应对的逻辑,最后给出建议方向。”
“那要不要提‘自然融合设计’?”阿芳问。
“提。”刘好仃点头,“它虽然不是主打方向,但趋势强度上升,得继续观察。”
“那咱们在报告里加一句‘自然融合设计’作为潜力趋势。”阿芳记下。
“对。”刘好仃说,“它可能不是现在就要改的东西,但它是未来可以结合的点。”
小李敲完最后一段,把报告导出,屏幕跳出一条新留言。
“留言人:匿名。”阿芳念道,“‘你们不是老,是没人知道你们是谁。’”
刘好仃看了眼那句话,点了点头:“这句话,挺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工厂外墙上那面斑驳的公司标志。
风吹过,墙上的广告布轻轻晃动,露出一角褪色的LoGo。
“品牌重塑,不是改名字。”他说,“是让人重新认识你。”
他转身,看向还在敲键盘的阿芳和小李。
“下一步。”他说,“是让他们知道我们是谁。”
他拿起白板笔,在“品牌调性建议”旁边画了一个新框,写下:“品牌视觉语言系统”。
他看着那几个字,眼神坚定。
“先不急着改。”他说,“先得让他们,重新认识你。”
窗外,风轻轻吹过,玻璃幕墙反射出的光斑晃了晃,像是谁眨了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