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厂区外的阳光洒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斑。他手里的茶已经凉了,但心里还热着。昨天烧烤场上的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团队士气高涨,市场反响热烈,一切都像是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生活总是喜欢在你最得意的时候,悄悄递上一张“挑战卡”。
“老板,刚收到消息。”小李急匆匆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报告,“竞争对手那边动作不小。”
刘好仃转过身,眉头微微一挑:“说说看。”
“他们不仅推出了跟我们差不多的新品,还直接把价格压低了百分之十五。”小李语气有些凝重,“更狠的是,他们在宣传册上重点强调‘性价比’,甚至暗示我们的产品溢价严重。”
刘好仃接过报告,翻了几页,嘴角倒是没怎么变,只是眼神沉了些。他放下纸,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笑道:“来得挺快啊。”
“这事儿可不能掉以轻心。”小李皱眉,“已经有客户开始问价了,有的已经开始对比参数。”
“嗯。”刘好仃点点头,“先别急,咱们先把情况摸清楚。”
他立刻安排了三组人马:一组负责从各大销售渠道收集对手产品的详细信息;一组伪装成普通客户,联系对方经销商了解最新政策;最后一组则负责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初步评估报告。
不到一天时间,报告就出来了。内容比预想的还要“精彩”——
对手的产品确实在外观和功能上与他们的新品高度相似,甚至连主打卖点都如出一辙。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在宣传中还提到了一项“尚未公开的技术革新”,虽然具体内容不详,但已经在业内引发了不少关注。
“这招够狠。”刘好仃看完后轻叹一声,“既打价格战,又搞技术悬念,吊足胃口。”
“要不要我们也降价?”小李试探性地问。
“降价不是不行,但得有策略。”刘好仃摇头,“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跟风,而是找出他们的弱点,稳住我们的核心优势。”
接下来几天,刘好仃亲自带队,对各个区域的销售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并组织销售人员走访老客户,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喜忧参半。
好消息是,大多数老客户依旧信任他们的产品品质,尤其是那几位之前提出改进建议的重点客户,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合作。但也有不少人表达了担忧,主要是担心价格差距太大,会影响他们后续项目的报价竞争力。
“看来客户也不是铁板一块。”刘好仃听完汇报后说道,“有人坚定支持,也有人在观望。我们要做的,是让观望的人看到价值,让支持的人更有信心。”
于是,他决定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策略。
会议室里气氛比平时紧张了一些,大家都知道这次讨论关系重大。
“我觉得我们可以推出一个限时优惠套餐。”市场部的小王率先发言,“既能维持品牌形象,又能缓解客户的价格压力。”
“我反对。”研发部的老张摇头,“如果现在降价,反而会让客户觉得我们之前定价虚高,影响品牌信誉。”
“那我们可以在服务上下功夫。”销售主管林姐插话,“比如延长保修期、提供免费安装指导等增值服务,这样既不降价,又能提升客户满意度。”
“或者……”一直没说话的研发工程师突然开口,“我们能不能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加一个小功能?不需要大改动,只要能让产品看起来更有差异化就行。”
这个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
“具体是什么功能?”刘好仃问。
“比如加入一个可调节的遮光模块,或者增加一个静音锁扣设计。”工程师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了个示意图,“这些改动成本不高,但能明显提升用户体验感。”
“不错。”刘好仃点头,“这个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会议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形成了几个初步方案:
推出限量版“尊享服务包”,包含延长保修、专属客服、优先供货等多项福利;
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快速开发一项小功能,增强差异化;
针对重点客户开展“一对一技术交流会”,强化品牌专业形象;
同步启动线上直播活动,展示产品实际使用效果,增强用户信任。
“这些方案不一定全都要做,但我们得提前准备。”刘好仃最后总结道,“市场竞争就像打乒乓球,你来我往很正常。关键是要打得聪明,打得漂亮。”
散会后,刘好仃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他知道,这场反击才刚刚开始。对手不会善罢甘休,而他们也不能松懈。
但他并不怕。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团队,也相信自己一路走来的判断力。
“老板,晚上一起吃饭吗?”小李探头进来问。
“不了。”刘好仃笑了笑,“今晚我还得再理一遍思路。”
“又是加班命啊。”小李嘀咕一句,转身走了。
刘好仃重新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市场数据表,开始逐项分析。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走廊上,像一条温暖的小路。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指针指向九点整。
“明天……还得早起。”他喃喃自语,轻轻敲了敲键盘,保存了文档。
窗外,一只鸟儿飞过,翅膀划破夜空,留下一道淡淡的轨迹。
而屋内,刘好仃的目光依旧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