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渐紧,年关将近。京城的大街小巷开始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节气息。奇物斋的生意,在这辞旧迎新的氛围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人们开罐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许愿”或“碰运气”,更多了一层新的含义——送礼。
不知从谁开始,奇物斋的罐子本身,以及开出的新奇物品,成了一种既体面又充满惊喜和话题性的年礼!
“李兄!年节将至,小弟也不知送什么好。这一百两银子不成敬意,您去奇物斋买个罐子自己开开,讨个彩头!开出宝贝是您的福气,开出银子也是份心意!”一位商人朋友将银票塞给合作伙伴。
“王掌柜,这是我家老爷的一点心意。老爷特意交代了,让您务必亲自去奇物斋开这个罐子,图个新鲜吉利!”某府管家奉上一个装着银票的红封。
“哎呀,张姐姐!你看我这新得的耳坠,绿光开出来的呢!虽不是顶值钱,但胜在样子新奇!送你一对儿当新年礼物可好?”一位官家小姐向闺蜜炫耀着开出的绿级耳环。
这股风气迅速蔓延开来。尤其是那些生意场上的往来、官场上的应酬、以及关系亲近的亲友之间,送一个奇物斋的罐子“开彩头”,或者送一件奇物斋开出的新奇物品“显心意”,成了京城年节送礼的新潮流。
奇物斋门口,除了日常排队的散客,还多了不少带着仆从、拿着礼单、一次性购买多个罐子(当然是按人头份额分开买)的管家、管事。他们目标明确:买罐子,送礼!
“怀掌柜,我家老爷要送十位同僚新年贺礼,麻烦给拿十个罐子,分开包装,要喜庆点的!”
“掌柜的,我家夫人要送几位手帕交,这是名单和银子,每人一个罐子的份额,劳烦您记一下。”
“怀老板,上次开出的那个会发七彩光的小摆件还在吗?我家少爷想买下来送人!”
怀安忙得不可开交,不仅要收钱递罐子,还要应付各种定制包装和回收物品转卖的需求。他干脆在店里挂了个新牌子:“承接罐子年礼预订(需符合限购规则),提供简易喜庆包装(收费)。代售顾客寄卖部分开出不甚满意之物品(需查验,收取少量佣金)。” 一时间,这项“增值服务”也颇受欢迎。
店铺里也装饰性地挂上了几盏红灯笼,增添了几分年节气氛。怀安看着络绎不绝、脸上带着喜气和期待的顾客,听着他们讨论着给谁送礼、期待对方开出什么,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这小小的罐子,竟然成了传递祝福和惊喜的媒介。
这天,沈眉庄身边的采月又来了,不过这次她不是来开罐子,而是奉了沈眉庄之命。
“怀掌柜,”采月笑容温婉,“小主感念掌柜的铺子里物品新奇雅致,特命奴婢送来一份年礼,聊表心意。”她身后的小太监捧上一个精致的食盒。
“沈贵人太客气了。”怀安连忙道谢,接过食盒,里面是几样制作精巧的宫廷点心。
“另外,”采月压低了些声音,“小主说,年节下想给宫里的几位姐妹和长辈备些新奇又不失体面的小礼。知道掌柜的规矩,不敢多求。这是五百两银子,烦请掌柜的,按份额…嗯,开五个罐子,无论开出何物,都请掌柜的代为挑选包装,作为小主的心意送出。”她递上银票。
怀安明白了。沈眉庄这是想用奇物斋的“随机惊喜”作为年礼,既免了挑选礼物的烦恼,又显得别出心裁。他爽快地应下:“请采月姑娘转告贵人,怀安定当用心。”
送走采月,怀安看着手里的银票和任务,笑了笑。连沈眉庄这样清雅的人,都开始用罐子送礼了。这年关的“罐子送礼”风潮,看来是愈演愈烈了。他掂量着银票,看着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越来越浓的年味,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第一个在异世界的年关,似乎不会太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