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稷哭笑不得,心想这又是一位深居简出的女子。
虽然此世对女子约束颇多,但也不至于真要禁足。
勋贵之家固然规矩森严,如贾家、林家这般讲究规矩的也不少。
然而普通官宦或平民家庭对此并不在意,妙玉虽为尼姑,其实并非不能外出。
妙玉多年未曾踏出寺庙一步,几乎可以称得上深居简出。
她与秦可卿相似,对世事漠然,只愿沉溺于自己的小天地中。
而迎春、探春、惜春及湘云不同,她们并非不愿涉足外界,而是受限于种种条件无法如愿。
楚稷轻叹一声:“外界并不似朝廷所描绘般美好,即便父皇登基前已频发天灾。
多年来,无数流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他稍作停顿,“尽管官场不乏 ** 之人,但朝廷仍在尽力救灾。
道教也积极参与救难,许多疫区全赖道士们深入险地施以援手。”
他冷眼看向妙玉:“佛教又做了什么?不过是施舍几碗粥罢了。
他们宣扬天罚之说,让百姓自责自省,再从中渔利,收受供奉。
你可知,近日抄没京城内外所有寺庙后,总计查出了多少资产?白银、黄金、铜钱以及土地等合计三千六百万两!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妙玉摇头,对这些数字毫无概念,因她从未为银钱发愁。
蟠香寺与铁槛寺类似,皆为自家专属,虽偶有香客前来 ** ,却不接受外界捐赠。
楚稷继续叹息:“这数目大致相当于去年户部总收入的一半。
户部每年征收赋税约七至八千万两,已是捉襟见肘,仍远不足以支撑国用。
仅神京城百座寺庙便搜刮如此巨资,这正常吗?这些钱本应属于黎民百姓,又需要多少不义之举才能积聚至此?”
他语气严厉:“这也是父皇与六部震怒的原因,也是为何必须对佛教进行彻底整顿、削减僧侣数量。
佛教已成为国家的隐患,朝廷的负担!”
他语气一转,恢复平静:“所有查抄所得都会用于改善民生,唯有百姓富裕,大乾方能繁荣昌盛,而非像佛教那样剥削民众,肥己私囊!”
妙玉嘴唇微动,却终究未发一言。
她完全不了解外界的真实情况,也不清楚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
但她明白,那应该不会太好,毕竟听邢岫烟说过日子越来越艰难。
最终,她带着些许不甘询问:
“减少僧侣数量?那些被裁撤下来的僧人是不是都要去干活?”
楚稷冷笑一声:
“干活?这已经是很好的安排了!身为大乾的壮年劳动力,享受着国家的种种便利,却毫无爱国之心,只知欺压民众,触犯法律!他们还将面临更多严厉的惩罚。”
如今,城内外所有铁路建设、道路铺设、水利修建乃至部分苦役,全由这些被淘汰的僧人承担!
神京城内有数万名年轻僧人,此前无人察觉,一旦这个数字明确,连雍和帝都惊出一身冷汗!
实在太多!
幸好朝廷抢先行动,且出手迅猛!
最关键的是,带头行动的是如尘和尚!
眼下,兵部、工部、户部正跃跃欲试,因为他们急需资金与人力!
没人知道,接下来这些僧人会被统一安排进行所谓的“改造”
。
在改造期间,太上皇与雍和帝也在静静等待心怀异志者的现身!
当然,若一切平静至这些僧人改造结束,他们会被分散各地从事劳动。
把过去几十年未尽的责任补上!
耕种农田、参与建设、服兵役,数十万壮年僧人必须发挥作用!
否则……
妙玉一时语塞,只能轻轻叹息。
楚稷笑着安慰道:
“无需担忧,这是时代潮流,不会因个人或势力改变。
在历史洪流中,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妙玉摇摇头道:
“并非完全如此,只是突然觉得以前的想法似乎错了,却又不确定对错。”
楚稷失笑:
“你喜欢庄子,就随遇而安吧,别执着于眼前的困扰,慢慢就能想通。”
妙玉好奇地打量楚稷,疑惑地问:
“王爷,您是怎么知晓我的?我们从未见过,为何……为何说这样的事……”
后面的话她实在说不出口,因为妙玉根本没考虑过嫁人之事。
尽管楚稷容貌俊朗、气质非凡,她虽有所触动,却不知那究竟是什么情感——喜欢,还是爱?对妙玉来说,这些都太过遥远。
楚稷低声说道:“上辈子,我就已认识你了。”
*在读原着时,后四十回总觉粗糙不堪。
不少人物结局混乱,前后矛盾,甚至死去的角色重新出现……
妙玉的命运是《红楼梦》的一大谜团。
通行版本称她被强盗掳走,也有传言她成了压寨夫人。
册子里的判词提到一块美玉陷入污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暗示她的命运悲惨。
因此,楚稷提前将妙玉接至神京,是有原因的。
当初他没直接封妙玉为侧妃,因她父亲官职卑微,这很不寻常。
但如今他已开府,行事便自如了许多。
“前世,我就认识你。”
此言令妙玉面色微变,不过比起初次见面时的窘态,已好了许多。
见她半信半疑,楚稷耐心解释:“你不信也罢,这便是缘分。
否则我怎会知你,知蟠香寺?上一世我便倾慕于你,这一世不过是重逢罢了。”
妙玉抿唇不语,被这直白的告白弄得满脸通红。
“王爷,莫要说这些了……”
楚稷笑着摇头:
“行,不说那些了,聊聊你吧。
听说你每年都会从蟠香寺收集梅花雪,用青花瓷瓮装好埋在地下,这次带了吗?”
妙玉愣住了:“王爷竟然也知道这个?”
楚稷无奈笑道:“为什么不知道?我喜欢你,关心你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妙玉心跳加速,心想这是初次见面,怎么这么失态。
而且这位王爷的话实在令人难为情,哪有出家人该有的样子!
她自幼在蟠香寺长大,虽身体痊愈,但家人并未急着替她议亲。
她已到适婚年龄,只是家人一直担忧她的健康。
若非楚稷特意派人来接,父母绝不会让她离开蟠香寺。
见她这副模样,楚稷忍俊不禁。
本以为妙玉即便与书中不同,也应是高傲之态,如今却发现她并无孤高之意,反而带着几分少女娇态。
“日后你若用梅花雪泡茶时,一定要叫我一起品鉴,我很期待你的茶艺。”
妙玉抿唇点头未语,此刻哪里还能开口。
楚稷不再调侃,他们已走到栊翠庵前。
“妙玉,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妙玉抬头看去,面前的栊翠庵既是寺庙又不全是寺庙,宛如一件艺术品,将寺庙与居所完美融合。
她惊讶地说:“这……她们不是都住在这里吗?”
楚稷摇头道:“这是专为你准备的院子。
知道你从小在蟠香寺长大,所以设计多仿寺庙风格。
里面的陈设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相信你会喜欢。”
“哦对,你带来的东西也已送来,只需安排人布置。
那两位嬷嬷和一个丫鬟都在里面,等会儿我会让元春给你调派二十个丫鬟使唤。”
妙玉震惊不已,她万万没想到楚稷提到的侧妃之事竟这般迅速有了进展。
这居所显然不是用来待客的,那便只可能是为未来的侧妃准备的了。
她脸颊泛红,轻声说道:“我还是和师父、师妹们一起住吧。”
楚稷摇头笑道:“她们住得不远,这里可是特意为你准备的。
若你不愿在此,也可去那边。
不过,最好还是先在这儿歇息,白天再去那边。
我觉得这里更适合你,因为它专属于你。”
妙玉愣了一下,低头轻声应了句:“嗯。”
楚稷见她羞涩,便说道:“你无需有压力,若哪天觉得这里不合适,直言告诉我便是。
我向来不喜欢勉强别人,我希望我们能因彼此喜欢而在一起。”
妙玉惊呼一声,急忙跑回栊翠庵,生怕再听下去自己会撑不住。
楚稷笑着目送她的背影离去后,转身离开。
对楚稷而言,他并不急于对姑娘们有所行动,尤其是初次见面的妙玉,若是她突然对他倾心,那才真该让他警惕。
如今这样才正常,而且她也需要时间适应。
回到元春的院子,还未开口,元春便掩嘴笑道:“爷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丫鬟婆子,稍后就送过去。
下午再带可卿她们一起去看看,至于二姐儿和三姐儿要不要过去,还得您定夺。”
元春是王府的女官,可卿她们则是楚稷的贴身侍女,在肃王府中地位颇高。
然而尤二姐和尤三姐不同,她们是悄悄送来的,在大婚前与楚稷的关系必须保密,否则便是当众羞辱林家,伤及黛玉。
楚稷摆手道:“带过去吧,权当散心了,整天闷在屋子里干什么?不过妙玉性子有些高傲……”
元春笑着接口道:
“那要看我的本事了,是吧?”
楚稷挑挑眉,直接把她揽入怀中,全然不顾抱琴还在旁边。
“本事?还是让大姐姐看看本王的本事吧!”
元春啐了一声。
私下里,楚稷总是称呼元春为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