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后,楚秀召集门客商议对策,最终决定以“哭诉”
之名面圣,试图挽回局面。
然而,当他踏入养心殿时,面对雍和帝严厉的目光,竟一时语塞,只能伏跪于地,低头不语。
雍和帝见状,神情愈加失望:“若你能如楚稷一般直言己见,哪怕稍显冲动,亦胜过这般沉默。”
楚秀听闻,内心挣扎,勉力抬头,颤声问道:“父皇,儿臣冒昧,请问为何让六弟取代儿臣学习政事?儿臣是否有何失职之处?抑或父皇已决意传位于六弟?”
雍和帝闻言,眉梢微挑,轻笑回应:“你的问题毫无逻辑。
朕让你六弟入宫学习,仅因朕之意愿,身为天子,本就有此权力。
汝可明白?”
楚秀闻言一震,握紧的拳头隐现血痕。
他强压情绪,再度发问:“父皇,儿臣斗胆请问,您是否已有定论?”
雍和帝笑意更深:“定与不定,又有何区别?”
楚秀略作迟疑,随即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毫无意义。
难道他还能不成吗?!
“父皇,儿臣只是想问问,是不是儿臣做错了什么,让父皇如此偏爱六弟。
儿臣自认为这些年没有犯错,儿臣……”
雍和帝摆手说道:“你的确没犯错,但也没什么功绩。
看看稷儿这大半年做了什么,再看看你做了什么?当稷儿提出组建新军时,朕问你,你是怎么回答的?”
“你在反对!你的理由是什么?祖训!兵祸!这是反对新军组建吗?还是单纯反对稷儿,不管他说什么都反对?”
冶造局已研发出新型火炮,预计未来一年半内生产五百尊。
冶造局的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水电开发和火炮随发 ** 造上,因此神机营扩建势在必行。
从此以后的战争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旧的时代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对太上皇和雍和帝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太上皇现在也不修道了,天天找御医和太医调理……
带头反对组建新军的楚秀,只是因为反对楚稷而反对,这让雍和帝十分愤怒!
楚秀咽了口唾沫,辩解说:“父皇,儿臣怎会如此?如今大乾虽天灾人祸渐少,但要恢复到盛世还需十几年。
此时大规模扩军和生产军备,必然会导致原本用于民生的资金被抽调。”
“一旦与**、蒙元开战,整个大乾都会陷入困境。
蒙元地广人稀,草原无边无际,他们若边打边撤,战线拉长后,大乾就会陷入穷兵黩武的境地。”
雍和帝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冷道:“原来你还是为朕,为大乾着想啊!”
关于用海船运送兵力、粮食和武器的事,知道的人不多,目前这依然是个秘密。
江南船坞建造海船之事为何总被刻意淡化?只因怕被外族察觉!
即便准备充分,无论是**还是蒙元,一场大战便能决定胜负。
即便有些残余逃脱,那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雍和帝对此毫无担忧,他也清楚楚秀所言不过是托词而已。
楚秀刚欲辩解,就被雍和帝冷哼打断:
“你既然是为了朕,为了大乾,为何又要与秩儿合谋对秋闱学子下手?朕的好儿子,你是想让朕遗臭万年吗?”
养心殿内,
雍和帝的话如重锤般砸在楚秀心头,他暗自惊恐:这事儿怎会泄露?
此时绝不能认罪!
楚秀下意识吞了口唾沫,颤抖着说:
“父皇……儿臣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他本就惧怕雍和帝,此刻更是紧张,但语气还算镇定。
雍和帝却不以为意,冷笑一声:
“听不懂?好个听不懂!朕真是低估你了,这些年在养心殿学到不少啊!”
雍和帝此言令楚秀更加忐忑,但他依然紧咬牙关不肯认罪。
“父皇,儿臣绝未做过此事,父皇莫要冤枉儿臣,请彻查 ** !”
雍和帝笑着说道:
“你这样,朕倒觉得挺好。
你以为朕没给你机会?之前给了你十年时间,如今又给六弟一个机会,还未开始你就想放弃?”
\"朕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却无法理解你现在所思所想。
难道你被他们蒙蔽了吗?那是秋闱啊!是大乾选拔贤才的机会,是多少秀才梦寐以求的时刻!\"
\"你难道要毁掉这一切吗?你知道一旦事情败露,整个大乾将会蒙羞,甚至遗臭万年!你祖父、朕,还有你们兄弟几个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你以为你只是在伤害六弟吗?不,你是在伤害大乾,是在伤害朕!朕教导你们的方式就是这样的吗?要知道,这件事还是六弟替你求情才得以保全,否则你现在还能站在这里吗?\"
为何雍和帝和太上皇如此重视楚稷,不仅是因为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兄弟姐妹有爱护之心。
即使老七、老十表现欠佳,就算是楚秩和楚秀犯了这样的大错,楚稷也会为他们求情。
即便他们之间亲情淡薄,仅为了维护自身声誉,这也实属不易,毕竟他们生于 ** 之家!
雍和帝并未给楚秀辩解的机会,继续说道:
\"你太过天真,令朕深感失望!你手下那些庸才提出的办法又能好到哪里去?恐怕还不如老三门下的幕僚!竟想出这种袭扰学子、扰乱考场的主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而你居然同意了,并且还与秩儿商量!难道你觉得锦衣府形同虚设吗?\"
楚秀恐惧地望着雍和帝,他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承认,雍和帝的惩罚不会太严重。
毕竟这件事绝不能外传,家丑不可外扬,更别说是在皇室之中。
即便如此,他明白自己在雍和帝心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就在他思索对策时,雍和帝话锋突转,说道:
\"回去把知晓此事的人都处理掉,不要再让朕为此操心。
其他的事朕就当作没发生过,安心做个瑞王,做好大皇子的角色。\"
\"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光明磊落地重新回到这里,将六弟赶走,朕会再给你一次机会。
不对,现在就给你这个机会!但记住,这是最后一次!\"
楚秀的心脏像是坐上了过山车一般,心想这是因祸得福吧!
有了这个承诺,他感到比以往更加充满干劲!
楚秀不仅有文士作为门客,还有一位在三千营的朋友吴一德。
尽管如此,他心中仍有疑问,却又不敢贸然询问。
雍和帝冷笑一声,问道:“你是不是不明白为何朕对这些大事都轻轻放下,却独独将秩儿关了起来?”
楚秀点头承认,雍和帝脸色一沉说道:“你要感激你的母亲!多亏她多年来对稷儿的悉心照顾,才赢得了他的敬重,也因此稷儿才会替你求情。”
“他不让朕告诉你母亲,正是因为她救了你。
记住,她只能救你这一次,若再有下次,朕绝不会再如此宽容。”
楚秀听后大惊,连忙叩首道:“父皇,儿臣绝不敢再有类似想法,回去后一定解决所有门客的问题。”
雍和帝嘴角抽动了一下,叹了口气,没有多言便走向暖心殿。
走到门口时,他淡淡地说:“退下吧,别浪费了你母亲的一片苦心!”
说完便径直进入殿内,太上皇笑着招手示意他坐下,说道:“年轻人总会犯错,稷儿也不例外,父皇何必如此苛责。”
雍和帝无奈坐下,说道:“父皇,稷儿虽然有时会犯错,但都是小错,且知错能改。
他只是经验不足,可以教导。”
“然而秀儿不同,他的思想已被那些儒学的奉承所固化,甚至言行不一,刚还拒不承认,转眼便得意忘形。
刚才他还说回去就解决门客,这说明这些门客全都知情,竟敢与这么多人商议这种事,难怪锦衣卫的探子能轻松获取情报。”
“看看稷儿府上,后院毫无风声传出,前厅更是严密如铁桶,只有他想让人知道的事才能泄露。
反观秀儿,不仅没提皇后的情分,连门客的事也毫无遮掩。”
雍和帝越说越怒,起身朝外喊道。
荣国府,荣庆堂内。
此时已近午后,楚稷面无表情地走进来,挥挥手说道:
“老封君不必多礼,都请起吧,本王以后常会来。
每次都跪拜反而显得生分。”
贾母起身笑道: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即便亲近如一家,也需遵循礼数。
王爷今日前来……”
她明白楚稷既然说不追究贾琏的事,就不会再翻旧账。
不过贾政此刻并不在场,难道是来找贾赦的?
如今大家都知晓楚稷随雍和帝学习之事,心中皆是喜悦无比!
这意味着楚稷离那位置更近一步,而且是由雍和帝亲自推动的!
王子腾的新任命也已传来,贾史王薛四家正齐心协力,欲助楚稷登上帝储之位!
楚稷笑问:
“兰哥儿在哪?我打算去冶造局,顺便带他一起去看看。”
贾母与李纨闻言皆喜,原以为楚稷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贾兰。
李纨立即答道:
“回王爷,兰儿正在后院读书,我立刻派人去唤他。”
楚稷满意地点点头,在贾母的邀请下坐于高榻,对迎春、探春、惜春以及湘云笑道:
“为何都不开口?莫非不认识我了?唉,清虚观之行仿若昨日呢!”
几位姑娘脸颊微红,轻啐一声。
贾母在一旁看得心中甚慰,如今楚稷备受重用,姑娘们亦欢喜,贾家前景一片光明!
湘云好奇问道:
“稷哥哥,以后每日都要在养心殿与陛下一同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