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笑着答道:“还不是为了我兄长之子成哥儿的事。
眼见苍哥儿即将入学,我想让他与成哥儿作伴读,这样或许能让薛家摆脱商贾之名。\"
贾环听后微笑回应:“这种小事,宝姐姐自行决定即可。
孩子的未来在于自身努力,而非伴读的身份高低。\"
宝钗听罢,欣然道:“那就这么定了,伴读之位给成哥儿留一个!”
贾环点头道:“朕在此不便打扰,先行告退,改日再来探望宝姐姐。\"说毕,转身离开。
薛姨妈与黄氏忙起身送别:“恭送陛下。\"
待贾环离去,三人继续闲谈片刻后,便各自散去。
梨香院中,薛蟠得知母亲入宫之事,焦虑等待佳音。
若成真,他儿子将不再被视为商人后代。
同喜通报:“大爷,太太与婉儿回来了!”
话音刚落,薛姨妈与黄婉面带喜色入内,薛蟠见状欣喜问道:“妹妹可答应了?”
薛姨妈笑道:“非但答应,恰逢陛下也在场,当场应下此事。
待苍哥儿入学,成哥儿便可入宫为伴读。\"
薛蟠闻言欢呼:“太好了!成哥儿再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随即兴奋提议:“娘,我要与婉儿一同去向岳父岳母报喜!”
薛姨妈笑着点头:“去吧,理应如此。\"
黄府。
正厅里,黄家长者笑意盈盈地迎接薛蟠夫妇入座,说道:\"贤婿和婉儿今日怎么有空前来?\"黄家长者最为自豪之事莫过于将女儿嫁给了薛蟠,不仅女儿生活幸福,薛家也日渐兴盛,尤其是与当今圣上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令他倍感骄傲。
薛蟠笑道:\"这次特意来向岳父报喜。
'
黄家长者听后道:\"何等喜事需亲自前来?遣人知会一声便足够。
'
薛蟠朗声大笑:\"有些事小婿必须亲自告知岳父。
'
'是什么喜事非要跟我分享?'黄夫人带着笑容走进屋内,见到只有薛蟠夫妇,疑惑地问:怎么没带成哥儿一起来?'
黄婉对母亲解释道:'娘亲,我们来得匆忙,没带上成哥儿,下次一定带他来看您。
'
黄夫人点头道:'这样才对。
那你们刚才说的到底是什么喜事?'
黄婉笑道:'是我与婆母一同进宫请求德妃娘娘,让成哥儿成为皇子伴读。
'
黄家长者立即追问:'德妃娘娘可已同意?'
黄婉笑道:'不仅德妃娘娘同意,连陛下也准许了!'
黄家长者闻言大喜:'真是天大的喜事!贤婿,我们得好好庆祝一番!'
薛蟠笑道:'好,岳父,我陪你喝几杯。
'
黄夫人笑道:'我去准备一桌好菜,再叫大儿子来作陪。
'
不多时,黄磊携妻子张氏到访正厅,拱手道:'恭喜妹婿,外甥前程定会一片光明!'
薛蟠谦逊地说:'大舅哥过誉了,未来如何全靠他自己努力,我们只负责铺路,成不成全在他自己。
'
黄磊羡慕地说:'妹婿如此自谦,成哥儿可是德妃娘娘的亲侄儿,德妃娘娘怎会亏待他。
'
薛蟠听后笑着说道:“大哥,你可能不了解,我这妹妹固执得很。
要是将来她看不上哪个小伙子,肯定不会帮忙的。
她说过,没那个本事就别揽事,免得日后给家里惹麻烦。\"
张氏在一旁附和:“即便不成什么大事,将来也能找个轻松的差事做,到时候还得多靠成哥儿关照我家叶哥儿才是。\"
黄婉听了,笑着回应:“大嫂这话还太早了。
毕竟咱们是一家人,这么见外可不好。
若成哥儿将来有所成就,也绝不会忘本的。\"
张氏笑答:“有妹妹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对了,听说你跟皇后娘娘也熟识?”
黄婉回答:“确有此事。
过去我常去宁国府,与皇后娘娘相处得不错。
她性情温柔贤惠,是个难得的好人。\"
张氏感慨:“妹妹真是有福气,能与皇后娘娘长期往来。
仅凭这份缘分,妹妹今后必定福气多多。\"
席间,黄家主人黄磊频频向薛蟠敬酒,时间久了,薛蟠渐渐感到醉意。
黄夫人见状,笑着说:“婉儿,你带他去你房间休息片刻,等酒醒了再回荣国府也不迟。\"黄婉点头,扶着薛蟠往自己从前的闺房走去。
寒冬腊月,王子腾府中却洋溢着喜庆氛围,因为探春刚出生的儿子满月了。
探春抱着孩子,在人群中来回走动,受到诸位诰命的称赞。
这时,一个丫鬟慌忙跑来说:“奶奶,皇后娘娘派人送来了贺礼。\"
整个屋子的人都羡慕地看着探春,同时也对李氏投以艳羡的目光,心中暗自后悔当初为何没有把探春娶回家。
李氏被众人目光弄得几乎晕眩,内心也感叹自己的英明决策。
小凳子恭敬地对探春行礼:“奴婢小凳子,恭贺郡主喜事。
这是皇后娘娘让我送来给郡主的贺礼。\"说完,挥手示意两个宫人将一辆婴儿车和一些婴儿用品抬了进来。
探春笑道:“有劳公公,烦请代我转达对皇后娘娘的谢意。\"
小凳子赶紧低头说道:“郡主的话我一定带到。\"说完便转身离开王府。
屋里几位诰命夫人对这些物品感到好奇,却不明所以。
其中一位与王家交好的夫人,因与探春关系较好,笑着问:“皇后娘娘送来的到底是什么稀奇东西?姐姐给我们讲讲吧。\"
探春自然清楚这是什么,以前珺姐儿她们也用过类似的,于是笑着说道:“那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说着,她打开婴儿车的斗篷,将孩子放入车内,轻轻推了起来。
车里的小家伙咧着嘴,手脚不停地踢腾着,看起来非常开心。
探春说道:“这是婴儿车,专为幼儿设计的,平时可以带他出去玩。\"
一位妇人赞叹道:“真是巧夺天工,不愧是皇家,果然富甲天下。\"另一位妇人则说:“听说陛下年轻时就财力雄厚,当时的一些珍稀之物多是从宁国府流传出来的。\"
前院里,王子腾正在款待开国以来的功臣们。
牛继宗说道:“王大人真有福气,听说陛下对您的姐姐极为宠爱,将来云哥儿定能出人头地。\"众人纷纷附和。
这时,管家匆匆跑来说:“老爷,宫里派天使前来,请郡主接旨。\"
王子腾急忙说道:“快去请郡主。\"
探春正在与诰命夫人交谈,侍书进来禀告:“姑娘,陛下给您传旨了,老爷让您出去接旨。\"
探春听后笑着说:“各位稍等,我去前院接旨。\"说完便朝前院走去,身后众人都露出羡慕的眼神,刚刚皇后送来贺礼,现在皇帝又派人传旨,不知道会是什么喜事。
探春来到前院,王子腾已设好香案。
小顺子开始宣读圣旨,内容大致是说贾环在贾家受到探春不少帮助,为了感谢探春,特赐其荫一子三等轻车都尉。
宣读完毕后,小顺子向探春行了一礼,随后带领随从离开。
小顺子走后,牛继宗笑着祝贺:“恭喜王大人,再获一爵位。\"
王子腾朝着皇城方向拱手道:“全凭陛下恩典。\"
李氏得知消息后,再次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她对探春的表现十分满意,心中满是自豪。
探春归来时,受到了众多诰命夫人的热情迎接。
牛继宗的夫人刘氏笑着说道:“郡主深得帝后器重,未来必定前程无量。\"
探春谦虚地回应:“牛婶婶过奖了,他年纪尚小,能有何作为?我只希望他能够安守本分,为王家增光添彩便足矣。\"
其他诰命夫人也纷纷附和:“郡主过于谦逊,公子将来定会才华横溢。\"
与此同时,神京城外,一支队伍正快速接近,正是接到贾环通知后匆忙返回的贾芸一行人。
贾芸望着宏伟的神京城感慨万千:“离别多年,终于回来了。\"随行者笑着说:“我们原以为要留在茜香国多年辅佐王爷,没想到王爷不仅成了皇太子,还登基称帝,这消息令人振奋。\"
贾芸接口道:“若非如此,我们也无法被召回,先去拜见陛下吧!”
说完,催马直奔神京城而去。
皇城的大明宫内,养心殿中,贾芸等人进入大殿,齐声跪拜:“臣贾芸叩见陛下。\"其余随行人员亦一同叩首。
贾环朗声大笑:“各位兄弟一路劳苦功高。\"随即逐一扶起众人。
看到昔日属下如今仍对自己恭敬有加,贾环内心欣慰,微笑着说道:“如今朕已登基,无需再如从前般小心翼翼,特地将大家召回国来。
先回家与家人团聚数日,随后朕会另行安排差事。\"
贾芸等人感激涕零:“臣等叩谢陛下恩典!”
回到宁荣街后巷,贾芸兴奋地望着自家大门,用力拍门。
不多时,门开,一名仆人探出头来,认出是贾芸,急忙跑进院子通报:“太太、奶奶,二爷回来了!”
贾芸听闻忍不住莞尔,迈步走入庭院,穿过中路,踏入后宅,只见五嫂子带着小红及孙子孙女正在后院门口等候迎接。
贾芸快步走到五嫂子身旁,跪地行礼道:“孩儿贾芸向母亲问安。\"
五嫂子忙将他扶起:“回来就好,这次别再离开京城了吧?”
贾芸站起身:“如今圣上登基,我不必再去茜香国受罪了。\"
五嫂子激动地说:“那太好了,你这一走几年,娘都想得慌!”
小红上前道:“奶奶,二爷一路劳顿,先让他沐浴更衣吧。\"
五嫂子拍了拍额头:“对啊,还是小红想得周到,我去准备饭菜,咱们一家人好好聚聚。\"
数日后,大明宫,养心殿。
贾芸和李大恭敬地立于殿内,等待贾环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