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门口,就被校尉拦下:“没有圣旨,不得外出。\"
鸳鸯语气强硬:“看仔细,我是阳平王府庶妃!”
校尉查看其身份后放行。
鸳鸯急急赶到宁国府,发现此处已严阵以待,亲兵女卫如临大敌,准备护送黛玉和小主子撤离,以防不测。
黛玉与宝钗等人正在宁安堂等待消息,见鸳鸯来,忙问缘由:“发生何事?为何西府被御林军围住了?”
鸳鸯四处寻找贾环,焦急询问黛玉:“王妃,三爷在哪里?”
黛玉回答:“环儿在军营,不在府中,应该快回来了。
你先说说西府发生了什么?”
鸳鸯答道:“王妃,今日御林军突袭,从二老爷那里搜出了一枚玺印,荣国府因此被封锁。\"
黛玉听后大惊:“是什么样的玺印?”
鸳鸯思索片刻道:“似乎是天子六玺之一。\"
黛玉闻言摇晃了一下,低声道:“天子六玺,这是谋反之罪,要抄家灭族的。\"宝钗等人同样震惊,若如此,宁国府也难逃干系。
皇城,大明宫养心殿。
今日有人举报贾政私藏玺印图谋不轨,连藏匿地点都描述得详细无比。
内阁不敢隐瞒,立刻上报弘武帝,皇帝随即下令御林军前往荣国府搜查,结果真的找到了玺印。
弘武帝严肃地询问:“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张廷玉答道:“臣认为此事不可信。
贾政即便想做出那种事情,也不会让重要证据外泄,更何况贾政并无这种能力。
这定是有人恶意陷害。\"
一位御史站出来道:“陛下,贾政或许没有那种能力,但贾环有。
城外不仅驻扎着千名精锐部队,还有世代相传的军队几乎控制了大半个神京城。
若贾环存有异心,确实值得警惕。
臣建议将阳平王府一同包围以防万一。\"
牛继宗怒斥:“胡言乱语!是谁让你这么说的?”
御史坚持道:“臣只是据实陈述,请陛下明察。\"
陈廷敬说道:“陛下,阳平王绝无二心。
若真怀有异志,早就举家迁往封国了。
况且阳平王所行之事哪件不是为了国家与百姓?之前茜香国入侵时,阳平王若有意谋反,完全可以示弱引诱敌方消耗兵力,进而图谋其他……”
弘武帝听后点头称是:“朕相信贾环,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张廷玉补充道:“陛下,阳平王若有异心,很快就会显现。
若他胆敢入宫,说明心怀坦荡;若携家人逃往封国,则表明他确实心怀不轨。\"
城外阳平卫大营。
“王爷,大事不好!御林军已包围荣国府!”
一名亲兵急匆匆前来报告。
贾环皱眉问道:“宁国府情况如何?”
亲兵回答:“王爷,属下来时,宁国府尚且平安。
不过队长叮嘱过,一旦御林军围府,就护送王妃和小主子们突围,与王爷汇合后再前往封国。\"
贾环听后略感安心,只荣国府出了问题,未知具体何事竟引发这般动静。
随后另一名亲兵赶到,告知:“王爷,王妃让我转告您,御林军在贾政书房中发现天子六玺之一,荣国府已被封锁。\"
贾环大吃一惊,此乃重罪,但他坚信贾政不会如此愚蠢,必是有人蓄意陷害。
贾环对周扬道:“走,随我去宫里!”
周扬劝道:“王爷深思,荣国府已涉谋反重罪,需连坐九族。
王爷此刻入宫,岂非自寻死路?不如携王妃与公子们离京,前往封地避祸。\"
贾环笑道:“周扬,若此时逃离,岂不正中那些奸佞之徒的计策?我贾环岂会被他们吓倒?即便陛下要取我性命,也非易事。
我自保绰绰有余。
你让阳平卫及府中做好撤离准备,若我能突出重围,我们便远走封地!”
周扬拱手道:“诺!”
随即转身命亲兵送信,阳平卫即刻备战。
贾环带着亲兵至皇城门前嘱咐:“你们在此守候,我去看看是谁意图害我贾家!”
大明宫,养心殿。
一名宦官入殿禀报:“陛下,阳平王贾环求见!”
弘武帝展颜一笑,张廷玉等人亦松了口气。
弘武帝下令:“宣!”
贾环昂然步入养心殿,向弘武帝行礼:“臣贾环拜见陛下!”
弘武帝见状满意地笑了:“贾环,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亲自前来宫中。\"
贾环垂首道:“陛下,臣此来是为荣国府蒙冤之事。
父亲绝不会犯此大罪,定是有人蓄意陷害。\"
弘武帝深知贾政为人,明白此事另有隐情,加上贾环敢闯宫,愈发确信有 ** 加害贾家。
这时,一位御史出列问:“阳平王,从贾政书房搜出的玉玺,你如何解释?”
贾环冷笑:“必是有人暗中放置,意在陷害贾家,进而牵连于我。\"
御史追问:“有何证据?”
贾环冷声反问:“御史大人,您难道脑中有污垢?这般关键的东西怎会轻易被人发现?匿名举报者又是如何得知具 ** 置的?”
弘武帝沉声喝止:“贾环,休得无礼!这里是养心殿!”
贾环立即跪拜:“臣知错。\"
张廷玉进言:\"陛下,阳平王所言有理。
此事显然有 ** 陷害荣国府,甚至借此牵连阳平王。\"
弘武帝听后点头:\"陈廷敬,这案子交给你审,一定要彻查!\"
陈廷敬领命:\"臣遵旨。\"
离开皇宫后,贾环向陈廷敬拱手:\"荣国府的事就拜托您了。\"
陈廷敬笑道:\"王爷太客气了。
以您的品格,贾政断不敢做出这样的事。\"
陈廷敬与贾环到达荣国府,在荣禧堂坐下后,立刻召贾政前来。
此刻,贾政满脸惊慌,见到陈廷敬忙行礼:\"见过阁臣大人。\"
陈廷敬温和地问:\"贾政,你对此事有何解释?\"
贾政瞥了眼身旁的贾环,低头道:\"大人,我不知印章为何出现在我的书房,但此印确实非我所有。
贾家世代蒙恩,怎敢妄为?\"
陈廷敬追问:\"你的书房谁可以进出?\"
贾政答:\"大人,除了我无人能随意入内,平日只有几位清客偶至。\"
陈廷敬挑眉:\"哦?他们近来可去过书房?\"
贾政道:\"近期未曾来过,不过前些日子傅试来过一次,他是去江西上任辞行的,那时我曾短暂外出。\"
贾环好奇地问:\"傅试去江西做什么?他那样的成绩居然也能通过考核?\"
陈廷敬接口:\"王爷,傅试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江西巡抚,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贾环一笑,将傅试的糊涂案告知陈廷敬,陈廷敬听后大怒:\"这样的人怎能担任一省巡抚?吏部那些人到底在干什么?\"
贾环道:\"大人,看来这事与傅试脱不了关系,您最好派人把他追回来。\"
陈廷敬点头:\"应当如此。
来人,去把傅试追回来。\"随即有校尉离开。
贾环道:\"傅试都能升任巡抚,想必其中必有隐情。
陈大人可在吏部调查一番,或许会有新发现。\"
陈廷敬点头道:\"本官即刻着手调查,追回傅试需要时日,王爷还需耐心等待几日。\"
贾环拱手道:\"多谢大人。\"
陈廷敬微笑道:\"王爷不必客气。\"说完便起身离开荣国府。
贾环见到贾政被校尉带走,向贾政投去一个安心的眼神,使贾政紧张的情绪稍稍平复。
贾环来到荣庆堂见贾母,贾母见他进来急忙问道:\"环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在你父亲书房找到天子六玺之一?\"
贾环听后微微一笑,安慰道:\"祖母无需担心,有我在,贾家不会衰败。
此事是父亲不慎被陷害所致。\"
贾母听后略感宽慰道:\"有环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是到底是谁要害我们贾家?\"
贾环严肃道:\"目前看来,傅试脱不了干系。\"
贾母皱眉道:\"傅试?他可是我们的姻亲,为何要加害我们?\"
贾环冷笑一声:\"还不是利益作祟。
再说,傅试本就品行不佳,在巨大利益面前,未必不会害我们贾家。
傅试本应在此次京察中 ** ,现在却被任命为江西巡抚,这中间肯定有问题,我不信其中没有猫腻!\"
贾母闻言道:\"看来果然是家贼难防,我真是错信了傅秋芳。\"
贾环笑道:\"祖母,这是两回事,不能因傅试牵连傅秋芳,她入贾家后一直循规蹈矩。\"
贾母叹息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能想到傅试会做出这种事来。\"
贾环道:\"祖母安心便是,事情查清后就没事了。\"
贾母道:\"但愿如此。\"
西暖阁中,陈廷敬看着校尉问道:\"你说傅试在路上中毒而亡?\"
校尉躬身答道:\"回大人,我们追上傅试车队时,他已经中毒身亡。\"
张廷玉和林如海听后道:\"这是 ** 灭口。\"
陈廷敬沉思片刻道:\"不好!速派人找来吏部清吏司员外郎,本部堂有话问他。\"
张廷玉皱眉道:\"你是怀疑清吏司员外郎会被灭口?\"
陈廷敬点头表示赞同:\"傅试得以升任江西巡抚的关键在于清吏司,只要查明是谁负责此事,就能找到幕后主使。\"
林如海叹息道:\"恐怕为时已晚,既然我们能想到这一点,对方必然也能察觉,傅试已经遇害,而知情的清吏司员外郎已被灭口,那人怎会让事情败露?\"
果然,校尉返回禀报:\"大人,吏部清吏司的员外郎已上吊 ** 。\"
陈廷敬听后怒拍桌案:\"终究还是慢了一步!立刻将清吏司的所有官员隔离审查,务必要找出线索。\"
张廷玉提议:\"如今可以证实荣国府贾政是被人陷害,建议上奏陛下,请求解除对荣国府的封禁。\"
陈廷敬点头同意:\"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