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贾环的选择让他安心不少,满意地点点头,转向张廷玉说道:“看吧,这才是真正忠诚的大乾臣子。\"
张廷玉随声附和:“宁侯重情义且淡泊名利,堪称国家栋梁。\"
贾环谦逊地回应:“张相过誉了,我只是尽本分罢了。\"
弘武帝笑着说道:“哼!要是满朝文武都像你这般考虑问题就好了,朕就能少操很多心了。
既然你不肯,那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给朕?”
贾环略作思考后直言道:“臣以为镇国公府的一等伯牛继宗较为合适。
首先,他与元兴勋臣不合;其次,他多年不受重用,若陛下重新起用他,定会竭诚效命。\"
弘武帝与张廷玉对视片刻后说道:“朕成全你,稍后你亲自去给牛继宗传旨。\"贾环明白这是弘武帝给自己一个机会,看起来他对自己的戒备还未达到极点,不过还需观察后续。
弘武帝接着问:“贾环,你如何看待如今的军情?有何建议?”
贾环笑着回答:“陛下,当前军队主要由元兴勋臣掌控,长此以往恐生军镇割据之患,尤其是边军更为严重,陛下宜早作准备。\"
听到这话,弘武帝和张廷玉均皱眉思索。
弘武帝严肃地说:“贾环,这些问题朕并非不知,但朝中并无太多能替代的武将,贸然更换边军将领会让军心动摇。\"贾环微微一笑:“臣并未提议随意罢免边军将领,那样太冒险。\"
张廷玉催促道:“宁侯不妨详细说明。\"贾环笑着回应:“陛下可以让将领们轮换驻防,同时调入神京城的新势力,并让原本在神京城的元兴勋臣前往边疆。
如此一来,新任主将对旧部不熟,若有变故,只需一位得力将领携圣旨即可应对。
加上严格控制边军后勤供应,便万无一失。\"
弘武帝与张廷玉听后眼睛一亮,此计甚妙。
张廷玉高兴地拍手称赞:“好主意!宁侯此策实乃良谋,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弘武帝心情愉悦,调侃道:“爱卿莫要夸他,不然这小子怕是要得意忘形,又添麻烦。\"张廷玉随之抚须大笑。
贾环离开皇宫后来到镇国公府,牛继宗父子迎接他,问道:“环哥儿深夜来访,可是有急事?”
贾环展示手中的圣旨,笑着说:“世伯,请先设香案接旨吧。\"
宣读圣旨完毕后,牛家热情招待,连夫人刘氏也出席宴会,足见牛家将贾环视为自家成员。
贾环与刘氏见礼道:“打扰婶婶雅兴,是小子失礼了。\"
刘氏笑意盈盈,“宁侯是贵客,别人求还求不来,怎会打扰之说。\"
贾环笑答:“婶婶太客气,唤我环哥儿就好。
咱们两家本是世交,婶婶无需拘礼。\"
刘氏笑意更浓,“既如此,我便直呼你环哥儿。
原以为贾家自老国公过世后渐趋没落,不想荣国还有这般出色的后人!”
贾环谦虚道:“婶婶过誉了,我只是承了祖辈遗泽而已。\"
刘氏笑着未再多言,心中却暗想,贾家的家底虽在,但贾琏、贾宝玉的身份再高,也不见得比贾环强,结果还不是这般境地。
镇国公府宴席上宾主尽欢,席间牛安有意结交,与贾环愈发熟络。
在牛继宗父子送别后,贾环带着几分醉意离开。
牛继宗父子回至内堂,刘氏缓步上前道:“恭贺老爷荣任军机大臣!”
牛继宗摆手道:“这不过借了环哥儿的光罢了。\"
刘氏笑道:“这也是老爷的本事,不然环哥儿为何不推荐别人?我看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安哥儿应多多亲近他才是。\"
牛继宗点头赞同:“夫人说得对,环哥儿确实重情重义,让安哥儿多与他往来也好。
安儿,今后要用心结交环哥儿,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牛安恭敬回应:“父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他对贾环印象不错,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
贾环回到宁国府时已掌灯,几个丫头正嗑瓜子闲聊,听到小丫头通报,连忙迎出来说:“三爷回来了。\"
平儿闻到贾环身上的酒气皱眉道:“爷喝了多少酒,快去泡个热水澡。\"说完,平儿和彩霞扶着贾环走向水房。
贾环洗了个舒坦的澡,换了身轻便衣服回到屋中,躺上炕听丫头们低声交谈,很快便沉沉睡去。
清晨时分,贾环轻手轻脚地离开还在熟睡的香菱,走到屋外。
此时,晴雯和彩霞早已准备好了温水,等着为贾环洗漱。
日常的这些事务通常由晴雯和彩霞打理,而平儿则负责内宅的大事小情。
至于香菱、小吉祥和晴月等人,都有赖床的习惯,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
贾环结束晨练回到家中,发现小吉祥和香菱等几个丫头正迷迷糊糊地在院子里刷牙。
进屋后,晴雯等人已经摆好早餐:一盘豆皮包子、几碗白粥以及几样清爽的小菜。
刚做完运动的贾环肚子饿得厉害,迅速将桌上的食物一扫而空。
对于他这样大的食量,晴雯等人都已见怪不怪。
吃过早饭后,小吉祥和香菱也渐渐清醒过来,坐在桌边开始用餐。
小吉祥边吃边问:“三爷,一会儿要不要一起去园子里转转?”
贾环拍了她一下,笑着回答:“你们去玩吧,我还有事情要处理。\"
“哦。\"小吉祥略显失望。
晴雯在一旁轻轻敲了她额头一下,笑着说:“整天只知道疯跑,哪像个有规矩的丫头?今天哪儿都不准去,乖乖待在家里打扫院子!”
小吉祥听后,垂头丧气地应道:“是,晴雯姐姐。\"
随后,贾环前往锦衣亲军都指挥司,见到常贵、郭达以及五名千户。
他询问道:“最近训练进展如何?是否具备作战能力?”
常贵答道:“侯爷放心,这些新兵都是锦衣卫老成员的后代,传承了家族技艺,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贾环点头表示满意,“很好,继续加紧训练,不可松懈!另外,要注意防范元兴勋臣那边的动向……”
常贵、郭达及五位千户齐声恭敬地回答:“遵命!”
从锦衣亲军指挥司返回宁国府时,林之孝迎上来报告:“三爷,您提到的封氏已经找到,现在就在府中。\"
贾环点点头笑道:“带她去见香菱。\"
午饭过后,香菱领着一位妇人走进来,那妇人一进来就跪下行礼:“民妇甄封氏拜见侯爷,感谢侯爷成全我们母女团圆。\"
贾环虚扶一把,温和地说:“夫人请起,这也是您与香菱之间的缘分未尽,应当一家人团聚。\"
封氏听香菱说起自己的遭遇后,明白女儿能成为贾环的人是她的福气。
若是在薛大爷身边,结果恐怕不会好。
但即便如此,封氏仍不愿女儿沦为他人奴仆。
贾环察觉到封氏欲言又止的模样,立刻猜到她的心思,笑着说道:“夫人,原本应该给香菱解除奴籍,让她能与您母女团圆共享天伦……。\"
香菱听到这话,顿时变了脸色,慌忙跪下道:“三爷难道不要我了吗?我不离开,愿终身侍奉三爷。
若三爷执意赶我走,我宁愿死在这府中,也不愿出去!”
说完,悲痛万分,眼神中透着坚定。
贾环将香菱扶起,轻轻摸了摸她的脸颊,“我几时说过不要你了,傻丫头!”
他对脸色不佳的封氏说:“夫人,香菱现是我的妾室,绝无放她出府的道理。
不过您放心,我会给她名分,夫人尽可在府中安心生活。\"
封氏见女儿不愿离去,也无计可施。
再想想即便母女离开宁国府,女儿这般容貌,自己真能保护得了她吗?或许留在府内更为稳妥。
加之贾环已做出承诺,封氏只能磕头道:“一切听侯爷安排。\"
几个丫鬟纷纷前来向香菱道贺,贾环还特意安排了封氏的住所,并准备了一桌宴席,让丫鬟们陪着她们母女热闹一番。
席间的美食让封氏大开眼界,她虽出身富裕之家,却从未见过如此珍馐美味,同时也为女儿受到的宠爱而惊叹。
晚间,尤氏难得来访。
进入后堂后,她行礼道:“三弟,我有事与你商议。\"
贾环眉头微皱,自从贾珍父子出事,他几乎忘了府中有尤氏和秦可卿的存在。
如今尤氏亲自上门,定是有要紧之事,于是笑道:“大嫂子,有什么事直说无妨,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尤氏面带羞色地说道:“二妹妹的事情得麻烦你三弟出个主意。
西府的琏二爷收了我二妹妹做外宅,这事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才来找你帮忙。\"尤二姐和尤三姐经常到宁国府走动,原想着能攀上贾环这个有权有势的人物。
但尤氏和秦可卿搬离偏院后,几次来宁府都没见到贾环,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贾环听了颇为惊讶,他竟然忘记了尤二姐的事。
没想到没有贾珍的牵线,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尤二姐虽咎由自取,但终究是一条人命,于是问道:“大嫂找我是为了什么?”
他把问题推了回去。
尤氏脸涨得通红,既羞愧又无奈地说:“三弟,要是让凤丫头知道了,我二妹妹可怎么办?我是想让你帮帮我的苦命二妹妹。\"
贾环本不想多管闲事,但想到这涉及一条人命,严肃地说:“大嫂,这种事我不便插手,哪有弟弟管哥哥房中事的道理?即便是亲近些,也是跟二嫂更近。
不过,我要提醒你,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尤二姐进荣国府,哪怕是二嫂亲自邀请也不行。
我能说的就这些了。\"
尤氏听后脸色发白,她也知道王熙凤性格强硬,但不至于危及性命。
然而贾环的话让她不敢掉以轻心,于是回应道:“三弟的话我会记住的,一定会嘱咐二妹妹不要进荣国府。\"
尤氏心情沉重地回到偏院,秦可卿上前问道:“是不是三叔不愿意帮忙?我早就说过,他不会轻易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