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贾环离开内室后,对林六说道:“父亲派人来接我回去,想必病情严重,你也不必隐瞒,我现在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姑娘请讲,小人定当竭尽全力。\"林六低头恭敬地回答。
黛玉指向贾环说道:“这是我的表弟贾环,你能想办法带他一起回扬州吗?此事关系到父亲的安危!”
林六抬头瞥了一眼贾环,又低下头思索片刻,说:“办法倒是有,听说老爷仰慕环三爷的才华,想要见上一面,贾家太夫人应该也不会反对。
三爷若是能背诵几首诗词,到时候应对即可。\"
黛玉听后皱眉沉思,她与贾环相识多年,从未见他有过诗才。
这让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叹气道:“看来只能我自己写一首了。\"
贾环见黛玉忧心忡忡,灵机一动,虽然自己不会作诗,但抄写还是可以的。
于是说道:“林姐姐,我这里正好有一首词,不知是否合林伯父心意。\"
黛玉急切地说:“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犹豫什么?若不成,我再写一首。\"
贾环略作迟疑,便将苏轼的《江城子》缓缓念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黛玉听完,泪湿双颊,感叹道:“没想到环儿竟有这样的才情,平日里为何从未见过你展示?”
随即意识到,若是母亲得知贾环有这般才华,他的处境只会更糟。
想到贾环为她不顾一切地表现出来,心中感激,含泪说道:“环儿,多谢你了,只是这样你回去恐怕会更难。\"
贾环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说:“林姐姐,这些不过是小事,林伯父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若林伯父安康,林姐姐才能真正安心。\"黛玉听后深受触动,那双明亮的眼睛深情地看着贾环。
林六离开后,三春听说林如海病重,特意前来探望黛玉,劝她放宽心,说林姑父定会平安。
黛玉一一感谢。
次日早间,荣庆堂内,贾母对黛玉说:“这次回江南,我让琏二哥护送你回去,等你父亲病愈后,再和琏二哥一起回来,我可离不开你。\"薛姨妈也附和着叮嘱黛玉路上保重身体。
黛玉忍住悲痛,向众人致谢,并请求贾母允许贾环随她前往扬州,说是林如海派人来想见贾环。
贾母皱眉不解,按理说林如海该见的是宝玉,但考虑到林如海病情严重,她最终同意让林六进来询问原因。
林六进屋行礼后解释说,扬州流传一首词,林如海很喜欢,听说是贾环所作,所以希望见他一面。
宝玉本因不能同行而郁郁寡欢,听到贾环要去扬州,更是不满,催促林六念出那首词。
贾母也不相信贾环的才华能超过宝玉,于是命林六朗诵。
林六开始诵读《江城子》,顿时整个荣庆堂陷入寂静,众人心情沉重。
贾母和薛姨妈尤其动容,而旁边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子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迎春脸上洋溢着喜悦,因贾环表现出这般才华而欣慰,探春在一旁更是喜形于色,只有惜春天真无邪地傻笑着,心中暗想:三哥果然厉害。
此时,贾政急匆匆赶到荣庆堂,满脸喜气地道:“母亲,有喜事,大大的喜事,我贾家出了位文采出众的人才。\"他随即吟诵了一遍《江城子》。
原来,贾环前一天为了让此事落实,让李大四处宣传这首词,如今京城已经传得热闹非凡,贾政听闻后喜出望外,这才急忙赶回家中。
贾母听后心里有些失落,要是宝玉能有这样的才学就好了。
她皱眉说道:“不过是一首词罢了,连远在江南的林如海都知道了,非得见见环哥儿不可。
我们正打算让环哥儿和宝玉一起去江南,政儿你怎么看?”
贾政听后非常高兴,笑道:“妹婿是探花郎,环哥儿能得到他的指导,真是他的福分。\"王夫人手中的手帕几乎被她捏碎了,这个庶子居然把宝玉比下去了,他怎敢如此?最终,在贾政的支持下,贾环的江南之行得以确定。
大乾弘武九年七月底,贾环终于登上了前往扬州的船只。
贾琏此次南下不仅是为了护送黛玉,黛玉和贾环对此都心知肚明。
大运河上一艘快船驶过水面,船舱内黛玉望着河面,神情恍惚,内心渴望自己能长出翅膀,尽快飞回扬州见到父亲,缓解思念之苦。
雪雁走进船舱,对黛玉说:“姑娘,环三爷来了。\"随后贾环进来,看到林黛玉在窗边发呆,便说道:“林姐姐,别在窗口久坐了,外头风大,着凉了可不好。\"黛玉起身坐在桌前,让紫鹃和雪雁守在舱外,然后对贾环说:“环儿,你跟姐姐说说,你有多大把握治好父亲的病?”
尽管知道贾环非同寻常,但她还是不放心,非得问个明白。
贾环笑道:“林姐姐,只要父亲还活着,我就一定能救活他。
姐姐放宽心吧。\"黛玉听了这话,总算安心了一些,只要能救父亲,她什么都愿意尝试。
八月十三日,贾环一行人终于抵达扬州码头。
码头上,林府的管事林平早已等候多时,见黛玉到来,激动地迎上前:“姑娘,老奴林平见过您。\"林平是林府的管家,自黛玉祖父起就一直服侍林如海,为人忠诚。
黛玉快步上前,虚扶着林平道:“林伯不必客气,父亲身体可好?病是否已经痊愈?”
林平眼眶微红,声音有些哽咽:“老爷这几日精神不错,正盼着姑娘归来,他若知道您回来了,定会非常欢喜。\"想起身旁的贾琏和贾环,林平擦了擦眼泪,躬身行礼道歉:“老奴一时激动,疏忽了二位少爷,还望莫要见怪。\"贾琏摆手示意无妨。
黛玉随即为二人介绍:“这位是琏二哥,来自大舅舅家;那位是环儿,是二舅舅家的。\"林平重新行礼后,众人寒暄几句,随后由盐丁护送前往扬州城。
扬州城内,巡盐御史府。
贾环随贾琏到客房休息,黛玉则急忙赶往书房见林如海。
走进书房,只见一位中年儒生正含笑注视着她,但面容憔悴,脸色苍白。
黛玉眼眶泛红,轻呼:“爹爹!”
随即投入林如海怀中痛哭。
林如海眼眶湿润,轻抚黛玉背部安慰:“玉儿为何这般伤心?见到爹爹不该高兴吗?”
黛玉并未回应,依旧哭泣。
林如海感慨万分,将女儿抱在怀中,内心满是悲伤。
他的生命所剩无几,却要留下孤苦伶仃的女儿。
每念及此,心中便痛彻心扉,夜夜被噩梦惊扰。
当年林如海夫妻恩爱,却多年未育,黛玉出生时,夫妻俩欣喜不已,视若珍宝。
两年后又得一嫡子,林如海更加欢喜,林家终于有了继承人,他也算对得起祖宗。
天不从人愿,那孩子体质孱弱,虽遍寻名医诊治,却仍于三岁时早逝,贾敏亦因悲痛过度卧病不起,不久也随之而去。
林如海掌管江南盐政,树敌众多,曾疑遭人暗算,但查无实据。
后荣国府老太太派人接黛玉进京,为保她安全,便顺势送她北上,自此三年来日夜挂念。
未曾想自己这般谨慎,竟还是中了他人圈套,如今身中奇毒,时日无多。
这几日竭尽全力,皆是为了黛玉日后打算。
林如海深知当年贾敏曾戏言将两玉凑成一对,若黛玉嫁入贾家也无不可,即便看在贾敏面上,老太太也会善待她,至于林家的财产,只要黛玉过得好,给了贾家又如何。
林如海扶起怀中的黛玉,笑道:“玉儿一路辛苦,先去梳洗休息,有什么话不急在一时,明日再说也无妨。\"黛玉抬头见父亲面色苍白,这才想起正事,向林如海递了个眼色。
林如海不明女儿要说什么,还是让下人都退下了。
书房内仅剩父女二人,黛玉小心翼翼地望了望四周,这谨慎的模样令林如海不禁微笑,说道:“玉儿,有啥重要的事要跟爹说?”
黛玉见周围无人,低声说道:“爹爹,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随即把贾环的诸多怪异之处告诉了林如海。
林如海乃睿智之人,闻言陷入沉思。
贾环有此能力,能在荣国府隐忍多年,显然深谋远虑,若他显露身份,能否安然成长尚难预料。
如今他为黛玉自揭身份,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但林如海并不相信贾环能解自己所中毒症,即便是江南名医都束手无策,一个孩子又能有何法子?这可是前朝秘药。
不过为了安抚黛玉,他还是对外喊道:“林平,去请环哥儿过来。\"
不久贾环随林平到访林府书房,跪地叩首道:“侄儿贾环给姑父请安。\"林如海虚扶一把,“环哥儿请起,不必多礼,坐下吧。\"贾环起身谢座,在林黛玉对面落座。
林如海直截了当地问:“环哥儿,听说你精通医术,能解百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