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穿彩衣的宫女走近说道:“娘娘,夜深露重,请回屋休息吧。\"
她正是荣国府的大姑娘、凤藻宫的贤德妃贾元春,元春叹息道:“抱琴,你说母亲为何如此?三弟与她并无直接利益冲突,她为何总针对三弟?”
原来每次王夫人入宫探视时,都会在贾元春面前数落贾环,这让元春很是苦恼。
抱琴轻轻扶着元春,边走边说道:“娘娘,太太也是为了宝玉才一时糊涂,以后自然会明白的。\"
元春回到寝宫,坐在床榻上叹了口气,贾家的人哪里懂得她的处境,自从入宫后,她处处小心谨慎,唯恐惹祸上身,一旦出事,不仅自己性命堪忧,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能在宫中立足的,哪个没有后台?一个没落的国公府邸根本无法让她安心,不然也不会处处受制,在宫里提心吊胆地熬过了十年。
忽然有一天,她察觉周围人对她态度变得恭敬起来,日子也顺遂不少,起初她以为有人要害她,整日如履薄冰,害怕被陷害牵连家人。
直到有一天,坤宁宫的总管太监夏守忠对她也格外客气且有些尊敬,令她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听说自己的庶弟贾环因战功在北辽被封为一等忠勇伯,并回京掌控京畿大营十万兵马,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地位显赫。
元春这时才明白,近来众人对她态度温和许多的原因——她的庶弟贾环出息了,贾家重新振兴,这使她在宫中的处境得到了改善。
祖母当年送她入宫时的嘱咐仍记忆犹新。
那时,祖母含泪叮嘱她说:“元儿,你莫怨我心狠,把你送去那不见天日之地。
家中如今形势艰难,你大伯父和父亲都难堪大任,只能让你进宫拼搏,这也是为了家族长远之计,委屈你了,若有怨恨,只怨我一人。\"
回忆起祖母当年那伤心的样子,元春心中依旧酸楚。
家中无能撑事的男子,才让祖母为贾家操碎了心。
身为荣国府嫡长女,元春自幼锦衣玉食,备受祖母宠爱,为家族奉献也是分内之事。
然而天意弄人,十三岁入宫,十年光阴虚度,终究只是个女官。
她已不再抱有幻想,只盼年岁一到即可出宫与家人团聚。
没想到事情出现转机,弟弟贾环受封,荣国府后继有人,这让元春喜出望外,即便未能达成祖母的愿望,贾家也有了一根顶梁柱。
后来,她被册封为凤藻宫贤德妃,元春清楚这与贾环的功劳密不可分,毕竟后宫的荣宠与前朝息息相关。
当年祖母托甄贵妃关照她,但甄家怎会轻易帮忙,自然不会全力以赴为她铺路。
蹉跎十年无所建树,贾环受封后,她便迅速封妃,由此可见,若想在后宫过得安稳,少不了贾环的支持。
母亲似乎对贾环充满敌意,多次劝说都未见效,这让元春颇为忧虑。
如今贾环愈发出色,不仅受封侯爵,还获准穿蟒袍。
元春自幼饱读诗书,深知大乾赐蟒袍的深意,她担心母亲继续这般行事,迟早会让贾环与她反目,引祸上身。
虽说自古以来嫡庶有别,庶子与主母难以和睦,但贾环岂能被视为普通庶子?
见元春愁眉不展,抱琴安慰道:“娘娘,下次太太进宫时再劝劝她也不迟。
府中还有老太太和老爷在,太太不会有事的。\"
元春叹息道:“抱琴,你有所不知,环弟九岁时便上了战场,在尸山血海中存活下来,走到今天这般地步,绝非偶然。
母亲如何会是环弟的对手,只会自取其辱。
环弟能从多次行动中展现出果断狠辣的手段,显然是能成大事之人。
况且陛下对他颇为倚重,我担心母亲若真的惹怒环弟,局面将难以控制。\"
元春凝视着门外的夜空,低声说道:“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一面……”
抱琴也在心中暗忖,太太确实缺乏远见,三爷这样的才俊,岂是后宅女子能够算计的?白白让娘娘担忧。
换了任何一位主母,有了如此出色的庶子,都会尽力拉拢,怎么会结怨呢?
林府。
林如海正品着大红袍,被黛玉瞧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玉儿,爹爹只喜欢这个口味,你不该觉得可惜。
环哥儿少不得谁的,也少不了你的。
不过是几盒茶叶罢了,看你噘着嘴像是多大的事似的。\"
黛玉撅嘴道:“爹爹,环儿只给了三盒,现在都被您拿去了,我还能喝什么?再说,就算环儿还有,他也得来府里才行呀。\"
“这有何难?我已经派人去叫环哥儿了,很快他就会到。
玉儿记得提醒他带多几盒。\"林如海笑着说。
黛玉听后惊愕不已,嗔怪道:“爹爹,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就为了这点茶,您竟把环儿叫来?”
林如海摇头叹息:“真是女大不中留,留久了反而成仇,古人的话果然没错。\"
“爹爹……”
黛玉撒娇般地说着,脸颊泛起红晕。
这时紫鹃走进来说:“老爷,姑娘,三爷来了。\"随即贾环步入厅堂。
林如海还未开口,黛玉便问:“环儿吃过饭了吗?”
林如海在一旁连连摇头苦笑。
贾环笑着回答:“林姐姐,经你这么一提,我还真觉得饿了,要是有银耳拌鱼唇就更好了。\"
黛玉轻点贾环的额头,说道:“环儿,你这贪吃的家伙,等着吧。\"说完,提起裙摆,带着紫鹃离开了花厅。
林如海待贾环坐定后,笑意盈盈地道:“做得很好,拿捏得恰到好处。
既做了善事,也为贫苦百姓争了权益,还让王夫人失去了管家之权,也算是给她的一个警示。\"
贾环笑着回应:“不过是给她一个警告罢了,若她日后继续招惹我,就不会这般轻易放过她了。\"
林如海摇头轻笑:“这点小事还不至于伤害到她。
有宫中的贤德妃在,老太太绝不会让王夫人遭遇麻烦,而贤德妃也不可能接受一位罪臣之母。
即使王子腾不在京城,你也无需插手,老太太自会找我来处理此事。
环哥儿,若老太太亲自登门请求,我能不给她几分颜面吗?何况还有娘娘在宫中,你是皇亲国戚,这对你也有所助益。\"
“姑父所言,侄儿明白,只是王夫人并非安分之人,恐将来被他人利用而生祸端。\"贾环说道。
林如海笑着答:“环哥儿,你还年轻。
你该知道老太太是什么样的人,什么事都看得分明。
这次的事情,老太太即便没有明说,也应猜到了你的谋划。
若王夫人日后真的对贾家不利,老太太绝不会坐视不管。
贾家有安堂,若情况危急,即便贤德妃的母亲不能成为罪妇,也可能以病逝的理由化解危机。\"
贾环听完后惊讶不已,但细想之下,林如海的话确实合情合理。
即便老太太再宠爱宝玉,也不会为了她而牺牲贾家的未来,更别提王夫人了。
吱呀一声,黛玉带着紫鹃、雪雁等几个丫头走进来,在林如海脸色阴沉时,摆放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环儿一定饿坏了,快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这么大个人了也不知道照顾自己。\"黛玉安排完饭菜后说道。
“多谢林姐姐。\"贾环赶忙坐下,开始狼吞虎咽,全然不顾身旁黑着脸的林如海。
林如海看着满桌佳肴,冷哼一声:“玉儿,你这是在喂猪吧,弄这么多饭菜做什么?”
贾环无语。
黛玉瞪了父亲一眼:“爹爹,您怎么能这样说环儿,他顶多吃得多些罢了。\"说完,灵动的眼睛调皮地眨了眨。
贾环无奈地看着他们。
荣国府东路院,王熙凤的小院内。
“恭喜你成为掌家娘子。\"贾琏拱手行礼。
“二爷别取笑我,我这掌家娘子能当多久还难说呢。
中馈大事终究还得太太来管,我只是暂时代理罢了。\"嘴里这样说,但脸上抑制不住的得意之色却泄露了她的心思。
见贾琏面露不悦,她笑着说道:“二爷莫生气,有宫里的娘娘在,中馈迟早还是太太的。
不过现在趁机在关键位置安置些我们的人,免得将来二爷承爵时,家里被二房掏空了。\"
贾琏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叹了口气说:“凤儿,你看如今的情况,二房势力越来越大,不知道将来能不能顺利承爵。
老太太那么疼爱宝玉,或许将来会让宝玉承爵也说不定。\"
王熙凤看到贾琏沮丧的模样,也叹息道:“二爷所担忧的事,我又何尝不清楚?可是大老爷不管事,只顾着后院那些事,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贾琏想到父亲的行为,也不禁泄气。
这些年为二房跑腿处理外宅事务,也是为了熟悉府内情况,以免将来被二房 ** 。
王熙凤继续说道:“二爷,我觉得三弟与太太关系不佳,若将来能得到三弟的支持,你的承爵之路就顺畅了。
我知道我这个姑妈的脾气,她以后肯定还会和三弟闹矛盾。
到时候三弟被惹怒了,自然不会让太太的儿子承爵,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贾琏嗤之以鼻:“你怎么知道贾环会支持我们而不是他自己的亲兄弟?”
王熙凤用手指轻点贾琏额头,“我的傻二爷,你什么时候见过三弟能对宝兄弟好过?要是太太不对付三弟,我也不敢保证他会支持我们。
可这太太的性格我太清楚了,将来必定会把三弟得罪透彻,你觉得三弟能让她如愿吗?”
贾琏眼睛一亮,笑道:“看来以后要多和三弟走动走动了。\"说完将王熙凤抱在怀里,“凤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啊……”
王熙凤脸红了一下,啐道:“去你的。\"
梨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