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湖血案的卷宗,连同那份歃血为盟的黄绸,以及十几封与京官勾结的密信,如同一道催命的惊雷,在黎明之前滚入了南京城。

奉天殿西暖阁内,灯火彻夜未熄。

朱元璋枯瘦的手指捏着那份血书,浑浊的双眸中却燃烧着炼狱般的烈火。他征战一生,见过的背叛与阴谋不计其数,但当这群他视若“文教根本”的士绅,竟敢用“清君侧”这等诛心之言来威胁他的皇权,挑战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江山社稷时,那股潜藏于血脉深处的杀伐之气,便再也无法抑制。

“好,好一个‘清君侧’!”朱元璋怒极反笑,笑声却冰冷刺骨,“咱的身边,是该好好地清一清了!”

他猛地将血书拍在御案之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整个暖阁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英儿!”

“孙儿在。”朱雄英躬身而立,神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出鞘的钢刀,“按着这份名单,还有这些信里提到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咱锁进诏狱!咱要亲自审问!”

“应天府尹,兵部,五军都督府!”

“臣在!”几位早已被连夜召入宫中的重臣心惊胆战地出列。

“即刻起,南京城四门戒严!凡名单上之家,一体查抄!但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道道命令,从这位开国帝王口中发出,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这是朱元璋最熟悉的方式,用最凌厉的刀,斩断一切敢于伸向皇权的黑手。

朱雄英静静地看着,他知道,这是皇爷爷在为他扫清障碍。太湖的雷霆一击,是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而此刻南京城的清洗,则是对内的一次彻底清创。

他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快感中,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抓人、杀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将这场胜利的果实,迅速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强大动力,才是真正的关键。

待朱元璋的怒火稍稍平息,朱雄英上前一步,沉声道:“皇爷爷,趁此江南士绅之心胆俱裂,朝中内应被一网打尽之际,孙儿恳请,即刻在江南全境,加速推行‘均田新制’!”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他,眼中风暴渐敛,多了几分审视与考量。

朱雄英继续道:“王世贞等人所侵占之良田,数以百万亩计。这些田地,便是新政最好的根基!我们不仅要查抄其家产,更要将其土地,立刻、马上,分发给那些无地、少地的佃农!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亲眼看到,与朝廷作对,是何下场!而拥护朝廷新政,又能得到何等天大的好处!”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堵不如疏。压服他们,不如争取百姓。当千万百姓都站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新政最坚定的拥护者时,任何反对的声音,都将不攻自破!”

朱元璋凝视着自己的皇孙,那张年轻却异常坚毅的面庞上,闪烁着超越年龄的智慧与魄力。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苍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

“好!就依你所言!咱不仅要让你在江南推,还要在山东、在河南、在所有地方,都给咱轰轰烈烈地推下去!咱倒要看看,谁还敢螳臂当车!”

帝王的允诺,化作一道道最高谕令,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大江南北。

一场由皇太孙亲自策划,由皇帝全力支持的社会变革,在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之后,终于露出了它最磅礴、最恢弘的面貌。

---

江南,松江府。

曾经属于王世贞名下的万亩良田,如今插满了崭新的木牌。官府派来的丈量官吏,手持鱼鳞图册和算盘,在田间地头紧张地忙碌着。

无数佃农,扶老携幼,聚集在田埂上,眼中充满了忐忑、怀疑,以及一丝不敢相信的渴望。

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耕作,流尽了汗水,却从未拥有过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地主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一个名叫陈老汉的佃农,今年已经快六十了。他从记事起,就在为王家种地。此刻,他浑浊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官吏,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手心全是汗。

“当家的,你说……这事儿是真的吗?朝廷真的会把地分给咱们?”他的婆娘在一旁小声地问,声音里带着颤抖。

陈老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没有回答。他不敢信,可又忍不住地希望。

终于,一名小吏拿着一本崭新的簿册,高声喊道:“陈大有!”

陈老汉一个激灵,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了过去,“官爷,小人……小人就是陈大有!”

小吏看了他一眼,核对了户籍,然后在簿册上用朱笔画了一个圈,递给他一块刻着“陈大有,上田七亩”的木牌。

“按人头分的,你家四口人,分到七亩上田。这是地契文书,按个手印,这地以后就是你的了!今年秋收,除了上缴国库的皇粮国税,剩下的,就全都是你自家的了!”

“我……我的了?”

陈老汉颤抖着手,接过那块沉甸甸的木牌,仿佛有千钧之重。他翻来覆去地看着,又看向那份盖着官府大印的文书,上面的墨迹还未全干。

他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是对着官吏,而是对着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他伸出那双满是老茧和裂口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泥土,就像在抚摸自己孩子的脸庞。

下一刻,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竟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那哭声里,有太多的辛酸,太多的委屈,但更多的,是压抑了一辈子的狂喜与感激。

“老天爷开眼了啊!皇上,太孙殿下……你们是活菩萨啊!”

他的哭声仿佛一个信号,越来越多接到地契的农民,都情不自禁地跪倒在地,亲吻着这片终于属于自己的土地。哭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汇成了一曲最朴素,也最动人的赞歌。

相似的场景,在苏州,在湖州,在整个江南,不断上演。那些被士绅集团盘剥的财富,如今正以最直接的方式,回馈给这片土地上最勤劳的人民。

而在遥远的北方,山东与河南,改革也因地制宜地展开。

这些地方土地兼并虽不如江南严重,但官吏腐败、豪强横行,百姓的日子同样苦不堪言。朱雄英派出的巡察御史,手持尚方宝剑,以雷霆之势,先清吏治,再均田地。

同时,一种被称为“新式龙骨水车”和“改良曲辕犁”的农具,也由官府半卖半送地推广到田间地头。

起初,当地的百姓也是将信将疑。他们用惯了祖辈传下来的老物件,对这些“新玩意儿”抱着天然的警惕。

直到第一个敢于尝试的村庄,在官府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新式水车轻而易举地将河水引入了旱田,用改良犁节省了一半的力气,多开垦出两成的荒地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俺的娘嘞!这玩意儿,比牛还好使!”一个壮硕的山东汉子,看着哗哗流淌的渠水,激动得满脸通红。

怀疑,在亲眼所见的实效面前,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狂热的追捧与信赖。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的田野上,都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曾经死气沉沉的村庄,如今充满了欢声笑语。百姓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干劲。

---

改革的成效,很快便通过最直观的数据,汇总到了朱雄英的案头。

- 粮食产量:得益于土地重新分配激发的积极性,以及新农具、新技术的推广,洪武十七年的夏粮,江南地区预计增产三成以上,山东、河南等地增产也超过两成。

- 国家税收:以往被士绅地主隐匿、逃避的巨额田赋,如今随着鱼鳞图册的重新核定,尽数归于国库。仅江南一地,预计秋后入库的税粮,就将比往年翻上一番!

- 民生改善:失地流民大量减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因为有了自己的土地,农民开始有余钱购买盐、布等生活必需品,一些市镇的集市,也变得空前繁荣。

改革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改革后,是仓廪日渐实,百姓始安居。

这鲜明的对比,胜过任何华丽的辞藻。

然而,朱雄英并不满足于这些冰冷的数字。他想亲眼去看一看,亲耳去听一听,这场由他亲手推动的变革,到底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袍,只带了化名“铁牛”的蓝玉之子蓝春,悄悄地离开了南京城。

他一路南下,深入田间地头。

在曾经的王家庄,他遇到了正在田里伺候禾苗的陈老汉。

“老丈,看这苗势,今年的收成错不了啊。”朱雄英笑着搭话。

陈老汉直起腰,擦了把汗,看到这个气质不凡的年轻人,咧嘴笑道:“可不是嘛!托太孙殿下的福,这地啊,现在是咱们自己的了!伺候自家的地,那劲头能一样吗?以前是给地主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多种出一粒米,那都是咱自家的!”

他指着不远处一座新盖的茅草屋,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后生,你看,那是俺家的新屋。等秋收了,俺就给娃儿娶个媳-妇,这日子,有盼头了!”

朱雄英看着他眼中那朴素而真挚的光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运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他走进一家茶馆。邻桌的几个商人正在高谈阔论。

“以前总觉得新政是折腾,现在看来,太孙殿下真是高明啊!”一个绸缎商人感叹道,“以前咱们的布,只能卖给城里的大户。现在那些泥腿子手里有钱了,扯上一尺半尺的,给婆娘娃儿做件新衣裳,那买卖可不就来了吗?我这半个月卖的布,比过去半年都多!”

“是极是极!”旁边的盐商也附和道,“民富,则商活。这道理,咱以前咋就没想明白呢!”

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议论,朱雄英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这,才是他想要的国泰民安。

---

当他行至苏州府地界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一个村口,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村民们正在合力修建一座小小的祠堂。祠堂的牌匾已经挂上,用红布遮盖着。

朱雄英好奇地走上前,向一位正在分发茶水的老婆婆问道:“阿婆,村里这是在修什么庙?是供奉龙王爷,还是土地公?”

老婆婆一听,连忙摆手,脸上带着无比虔诚和自豪的神情:“后生,你可说错了!这不是庙,是生祠!是咱们全村人,给当今皇太孙殿下立的!”

“生祠?”朱雄英心头一震。

“是啊!”老婆婆的眼眶有些湿润,“要不是太孙殿下推行新政,给咱们分了地,咱们这些人,哪有活路啊!他就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咱们不识字,也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就想着给他老人家立个生祠,日日烧香,夜夜叩拜,求老天爷保佑他千岁安康!”

说着,她揭开了那块红布。

牌匾上,龙飞凤舞地刻着几个大字——“大明皇太孙长生禄位”。

周围的百姓,看到牌匾露出,竟都自发地跪了下去,神情肃穆,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着最朴素的祝福。

那一刻,朱雄英站在人群之外,看着那块为自己而立的牌匾,看着那些虔诚叩拜的百姓,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感动,如潮水般席卷了他的内心。

他感受到的,不再是权力带来的威严,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是这千万百姓,用他们最纯粹、最真挚的情感,为他铸就了一座坚不可摧的丰碑。

从最初的争议四起,到如今的万民拥戴,“均田新制”终于跨过了最艰难的阶段,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而他朱雄英的威望,也在民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回京的路上,朱雄英的心中,已经开始勾勒一幅更宏大的蓝图。农业改革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最广泛的民心和最雄厚的财力。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整顿吏治,是发展工商,是打造一支无敌的海上力量。

当然,还有一件埋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私事——治好母亲常氏的病。

如今,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声望,或许,是时候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神医,用尽一切办法,来弥补前世今生最大的遗憾了。

一场席卷大明的风暴,刚刚平息。而另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变革,正在这位年轻的皇太孙心中,悄然酝酿。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高门庶子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