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博物馆惊变
省博物馆的侧门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陈默紧了紧领口,虽然夏季的晨风并不冷,但即将面对的环境让他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神经。林薇站在他身旁,手里拿着两杯刚买的豆浆,热气在晨光中袅袅上升。
\"紧张?\"林薇递给他一杯,指尖在交接时轻轻碰触。即使这样轻微的接触,两人也能感受到体内雄钥的微妙共鸣——比一周前更加明显了。
陈默接过豆浆,抿了一口:\"国安局的老习惯,新环境总会让我警惕。尤其是...\"他的目光扫过博物馆门口的几个监控摄像头,\"我们要做的事。\"
林薇会意地点头。自从解读出那些竹简片段后,他们确信青铜鼎是解开雄钥秘密的关键。今天借着文物移交的机会进入博物馆内部,是他们近距离研究那尊鼎的最佳时机。
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张教授从车窗探出头:\"来得真早!上车吧,我们从工作人员通道进去。\"
博物馆内部比外观更加宏伟。高耸的大厅穹顶上镶嵌着仿古星图,晨光透过特殊设计的玻璃洒落,在地面投下变幻的光斑。陈默的视线却直接锁定在大厅中央一个独立的展柜上——那里空空如也,但旁边的标识牌上写着\"秦代青铜鼎(待展)\"。
\"鼎在哪儿?\"林薇直接问道。
张教授神秘地笑了笑:\"在特别研究室。考虑到它的重要性,馆长决定先做全面检测再公开展出。跟我来。\"
他们穿过几条走廊,乘电梯下到地下二层。这里的安保明显严格许多,张教授需要刷卡并输入密码才能通过最后一道门禁。
\"到了。\"张教授推开一扇厚重的金属门,\"我们的文物分析室。\"
房间中央的防震台上,那尊青铜鼎静静地矗立在专业照明下。比起在阴暗的洞穴中初见时,此刻的青铜鼎在科学灯光下展现出更多细节——鼎身上的纹路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由无数微小符号组成的复杂图案,内壁确实刻满了细如发丝的铭文。
\"天哪...\"林薇不自觉地向前一步,胸口传来熟悉的温热感。她赶紧假装整理衣领,掩饰那一瞬间可能出现的异状。
房间里还有两个人。一位是头发花白的老者,张教授介绍说是博物馆的首席青铜器专家;另一位是四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的男子,名叫周华,是博物馆副馆长。
\"久仰陈局长大名。\"周华主动与陈默握手,笑容可掬,\"您在国安局时破获的那起文物走私案,我们学术界一直很感激。\"
陈默敏锐地注意到周华握手时食指上有一道细小的疤痕——形状像是一个符号的一角。这个细节让他立刻警觉起来,但面上丝毫不显:\"过奖了,分内之事。\"
\"林医生,\"周华转向林薇,\"听说您丈夫的健康状况在发现这批文物后有了显着改善?山区空气真有这么神奇?\"
林薇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这个问题太过直接,几乎像是一种试探。她保持着职业微笑:\"规律作息加上适当运动,对健康总是有益的。\"
周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追问,转而介绍起青铜鼎的研究进展。陈默和林薇假装专注聆听,实则暗中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工作人员的活动规律、青铜鼎的具体摆放方式。
\"最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内壁铭文,\"首席专家指着鼎内,\"使用的是一种混合文字,大部分是秦篆,但夹杂着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符号。\"
陈默凑近观察,那些符号让他心头一震——与他在国安局秘密档案中见过的标记极为相似。更关键的是,当他靠近到一定距离时,胸口的雄钥开始产生强烈的反应,一股暖流从心脏向四肢扩散。
\"我们能看看那些竹简吗?\"林薇适时地问道,\"陈默对古文字有些研究。\"
张教授欣然同意,带他们来到隔壁房间。这里摆放着几卷已经过初步处理的竹简,在特制的玻璃柜中保存。
\"这几卷记载了'净秽卫'的一些活动,\"张教授指着其中一卷,\"提到他们处理过几次'异变',但具体是什么却语焉不详。\"
当张教授和首席专家去检查另一批文物时,周华却留了下来,站在不远处整理文件,似乎刻意保持着能听到他们谈话的距离。
陈默假装专注研究竹简,实则低声对林薇说:\"他在监视我们。\"
林薇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然后指着一段文字提高声音:\"老陈,这里提到的'血钥现,灾祸起'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冒险的试探。陈默立刻接上:\"可能是某种隐喻。古代方士喜欢用这种隐晦的表达。\"
余光中,他们看到周华的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对这个话题极为关注。
接下来的几小时里,陈默和林薇轮流研究竹简,同时留意周华的一举一动。中午时分,机会终于来了——周华被叫去开会,而张教授和首席专家要去参加一个临时安排的视频会议。
\"你们可以继续在这里研究,\"张教授临走时说,\"但千万别碰任何文物。监控室有人24小时值班。\"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林薇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装置——陈默从国安局退休时偷偷保留的信号干扰器,能造成监控画面短暂定格。
\"只有三分钟。\"陈默启动干扰器,同时站到挡住门口视线的位置。
林薇迅速戴上特制手套,轻轻打开一个竹简柜子。这不是他们最想研究的那卷,但却是最容易快速取放的。当她的手指触碰到竹简时,体内的阴钥突然剧烈反应,一股强大的能量顺着手臂涌向大脑。
刹那间,林薇眼前闪过无数画面:
——一座燃烧的宫殿,惨叫的人群...
——一个身穿黑袍的人将半把钥匙插入青铜鼎...
——大地开裂,黑气冲天...
\"薇薇!\"陈默的低呼将她拉回现实。林薇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跪倒在地,额头布满冷汗。更糟的是,她手中的竹简正在发出微弱的青光。
\"放回去!快!\"陈默帮忙将竹简归位。就在竹简离开林薇手指的瞬间,博物馆的警报突然响起——不是人为触发的警报,而是来自青铜器陈列厅的方向。
两人顾不得其他,迅速恢复现场后冲向声源。当他们赶到青铜器展厅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惊呆了——十几件青铜器正在轻微震动,发出低沉的共鸣声,而中央展柜中的青铜鼎虽然不在现场,但这些器物似乎正在响应某种召唤。
\"怎么回事?\"匆匆赶来的保安目瞪口呆。
\"可能是共振现象,\"陈默立刻发挥国安人员的应变能力,\"最近有没有进行过建筑结构检测?地下轨道交通有时会引起这种效应。\"
就在混乱中,陈默感到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周华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陈局长,真是...有趣的巧合,不是吗?\"
陈默强作镇定:\"周馆长对物理学也有研究?\"
\"我对很多事都有研究。\"周华的声音很低,只有陈默能听见,\"尤其是...钥匙与锁的关系。\"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浇在陈默背上。他确信周华知道些什么,但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
震动持续了约两分钟才逐渐停止。博物馆工作人员乱作一团,张教授坚持要全面检查所有文物。趁此机会,陈默拉着林薇离开了现场。
回到临时安排的招待所房间,林薇立刻检查了门锁和可能的监听设备。确认安全后,她才长舒一口气:\"那些画面...太可怕了。我看到雄钥被滥用时的场景。\"
陈默讲述了周华的异常言行:\"他不仅知道雄钥,还可能属于某个相关组织。他食指上的疤痕,很像竹简中提到的'守钥人'标记。\"
林薇坐在床边,脸色仍然苍白:\"今天我的阴钥反应太强烈了,几乎失控。老陈,我们是不是在玩火?\"
陈默沉默片刻,突然抓住林薇的手腕:\"试试看。\"
\"什么?\"
\"竹简说'阴阳相济,可控其力'。今天你的阴钥暴走时,我的阳钥也有感应。\"陈默将林薇的手掌贴在自己胸口,\"如果我们同时引导雄钥能量...\"
林薇犹豫了一下,还是闭上眼睛。两人同时调动体内那股神秘力量。起初,两股能量像往常一样各自流转,但渐渐地,它们开始在接触点交汇——阴钥的清凉与阳钥的温热相互缠绕,形成一种和谐的平衡。
陈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仿佛思维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这才是雄钥真正的使用方法!\"
林薇也睁大眼睛:\"我能感觉到你的能量流动...就像看到了一样。\"
正当两人沉浸在这一新发现中时,房门突然被敲响。陈默迅速示意林薇停止能量交换,然后去开门。
门外是张教授,脸色凝重:\"老陈,出事了。那尊青铜鼎...它变热了。\"
回到博物馆特别研究室,他们看到一群专家围在青铜鼎旁,各种仪器正在监测。鼎本身看起来并无异样,但红外成像显示它的温度比环境高出5度——对于一件青铜器来说,这是极不寻常的。
\"从你们离开后就开始升温,\"首席专家困惑地说,\"没有任何外部热源。\"
陈默和林薇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心知肚明,这是两人能量交互时引发的反应。青铜鼎确实与雄钥有着神秘联系。
周华站在房间角落,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们。当陈默看过去时,他做了个微妙的手势——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画了一个符号,正是竹简上提到的\"守钥人\"标记。
这一刻,陈默确信两件事:第一,周华确实代表某个知晓雄钥秘密的组织;第二,他们已经被盯上了。
离开博物馆时,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薇轻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陈默望着远处的城市轮廓:\"我们需要更多关于'守钥人'的信息。如果国安局的档案里有线索...\"
\"太危险了,\"林薇抓住他的手臂,\"你已经退休了,擅闯国安局档案处是违法的。\"
陈默拍拍妻子的手:\"谁说我要闯档案处?我在那里工作了三十年,总有几个老朋友还愿意帮忙。\"
夜幕降临,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在这光鲜表象之下,一个关于古老秘密的暗流正在涌动。而陈默和林薇,已经不知不觉站在了这个漩涡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