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启城外。
姬雪独自骑马出城,一路疾行,终于赶上了目的地。
夜色下,萧凌尘停军休整,搭起了临时营帐。
篝火旁,萧凌尘刚坐下,便见有人策马而来。
“什么人?”
守卫上前阻拦。
姬雪缓缓下马,神情自若。
“没事,你们先退下。”
萧凌尘开口,目光已落在姬雪身上。
他看着她,想起儿时那个不拘礼节、洒脱豪迈的自己。
姬雪望着他,语气平静。
“你一定要带兵前往天启城吗,萧凌尘?”
“是的,我一定要为父皇讨回公道。是萧楚河派你来的?”
“是的,他想知道这件事是否还有转圜的可能。”
“有,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带兵踏上天启的土地。”
“那你说的转圜,到底是什么意思?”姬雪一时没听懂。
“萧楚河会明白的。但天启一行,势在必行。”
姬雪见他态度坚决,只能先行返回,将消息带给萧楚河。
次日破晓前,叶啸鹰亲自率领叶字营离开了天启城。
大军开拔,气势如虹,直奔北离而去。
叶若依直到清晨醒来,才得知父亲已经离开。
叶啸鹰临走前留下一人,专门负责照看她。
那人看见叶若依醒来,再次低声问道:
“小姐,是否要随大军离开天启城?”
叶若依得知父亲已前去与萧凌尘会面,但她依旧明确地回绝了对方的提议。
“我绝不会踏出天启城一步。”
她这才明白,昨日父亲叶啸鹰那番话背后另有深意。眼下最要紧的是将此事告知萧楚河,于是她急忙动身前往永安王府。
抵达时,萧楚河正与司空千落在庭院中对弈。
叶若依将前夜父亲的举动与清晨出城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萧楚河听完,立刻意识到叶啸鹰这是要起兵的意思,如今琅琊王旧部中只剩他还在朝中。
此时萧楚河仍从容落子,神色不改,仿佛未受此事影响。
司空千落望着棋局道:“眼下局势虽对我有利,但我清楚你定有办法扭转局面,破开这困局。”
在她心中,萧楚河从未被任何局面真正困住过。
叶若依决定前往叶字营收拢兵力,查清究竟有多少将士已被调离。
交代过后,她再度离开王府。
与此同时,姬雪连夜自北离赶回天启城,刚踏入王府时,恰好遇见叶若依匆匆离去。
姬雪入内,将萧凌尘所托之言如实转告萧楚河。
就在这一刻,萧楚河落下一子,破开困局,使棋盘形势由死转生。
白王府内,
白王萧崇见萧楚河整日无动静,一旁的颜战天不禁揣测:“难道萧凌尘与萧楚河早有合谋?”
萧楚河本有意为琅琊王翻案,而如今萧凌尘率兵压境,他却毫无动作。
加之二人自幼情谊深厚,颜战天越发觉得此事不简单,极有可能是萧凌尘与萧楚河联手,引兵入城,以图大事。
但白王萧崇却否定了这一猜测,他了解萧楚河为人。
萧崇深知,即便萧楚河真有意为琅琊王正名,也绝不会以百姓安危为代价。
一旦行动染上不义之名,便是对琅琊王的亵渎。
颜战天听后也只能作罢,却依旧不解萧楚河为何迟迟未动。
叶若依来到叶字营,召集剩余将士。
她看见父亲已将主力调离,营中仅剩几万人马。虽不如从前,但有总比无强。
她将将士整编完毕,便返回永安王府。
刚踏入府门,萧楚河便唤住她:“若依,有一事相托。”
她心中一动,以为萧楚河终于要行动了:“叶字营已集结完毕。”
谁知萧楚河却并未动用叶字营:“你去找兰月侯萧月离,即刻带王离天军出城,后续安排你自行决断,也一并随行吧。”
叶若依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还要将最后的兵力从天启城调离。“你不回来,原来是想把我支开。”她忍不住这样说道。
这句话也让她心头生疑,莫非萧楚河是想保护她,才安排她离开天启城。
“自然不是,你留在这里另有用处,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缘由,现在你先按我说的去做。”
叶若依虽然心中不解,但最终还是选择听从。毕竟以往萧楚河所做的决定,从未出过错。
当她找到兰月侯时,萧月离早已将王离天军全部集结完毕。
萧月离本以为萧楚河派人来调兵,是为了应对即将入城的琅琊军,没想到竟是要他撤离天启城。
他明白,这一切定是萧楚河的谋划,于是没有多言,跟随叶若依一同离开。
萧月离向来站在萧楚河一方,如今突然撤离天启城,白王萧崇等人立刻察觉到异样,纷纷猜测,莫非萧楚河终于要动手了。
皇宫之中,
华锦神医原本已用银针将昏迷的明德帝唤醒,但他的病情早已深入骨髓,无力回天。
再加上琅琊军逼近天启城的消息传来,明德帝病情加剧,刚苏醒不久便再度陷入昏迷。
萧楚河原想进宫请示父皇意见,却得知皇帝再度昏迷,只得独自承担起所有决断。
他离开皇宫后,一直在留意五大监的动向,却始终未见他们现身。
萧楚河清楚,除了璟仙公公外,其余几位太监头目在宫中皆有派系之争。
他更清楚当年的那份契约,而璟仙之所以一直想离开皇宫,背后另有隐情。
早年有一条律令,皇帝驾崩,贴身太监须一同陪葬。璟仙一直渴望脱离皇宫,正是为了避开这条残酷的制度。
五大监手中其实一直保留着另一份卷轴,他们也知道卷轴上所写之人乃是琅琊王萧若风。
他们选择在此刻拿出卷轴,意图搅乱天启城局势,目的便是扶持萧凌尘登上皇位。
明德帝病重难愈,随时可能驾崩,即便有华锦神医守在一旁,也无法挽回大局。
五大监不愿因陪葬白白送命,若萧凌尘登基,不止能保命,还能受到重用。毕竟这皇位,是他们亲手送上来的。
因此,在皇帝病重之后,五大监便决定将卷轴交予浊心公公,由他牵头,联合宫中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