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雨渐歇,天光彻底放明,山间厚重的云霭雾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柔地拂去,露出碧空如洗的穹顶。
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落,山涧溪流淙淙,水势较之祭典前丰沛了许多,清冽的泉水撞击山石,发出悦耳的泠泠之音。
祭坛上下,弥漫着一股雨后初霁般的清新气息,这气息并非凡俗雨后尘土的味道,而是混合了被灵雨滋养后越发蓬勃的草木芬芳,以及天地间尚未完全散逸的浓郁灵机。
深深吸上一口,便觉肺腑如洗,心神为之一清,连日观礼、感悟带来的些微疲惫竟一扫而空。
族人们陆续从修炼或是感悟中醒来,个个容光焕发,喜形于色。
相互对视间,皆能从对方眼中看到难以抑制的激动。
几位刚刚突破瓶颈的执事,更是朝着祭坛和宗祠方向长揖到地,感激涕零。
王承曦缓缓直起身,玄色祭服已被灵雨浸透,更显深沉,玉冠下的面容却无半分疲态,反而目光湛湛,神完气足。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体内灵力不仅完全恢复,更显精纯凝练,那筑基中阶的门槛,经此一遭灵雨洗礼,已然薄如蝉翼,仿佛随时可破。
他环视下方群情振奋的族人,心中豪情与责任并生,抬手虚按,原本有些喧闹的场面立刻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于他一身。
王承曦负手而立,神色凝重,沉吟一番,开口道:
“禋祀已成,祖宗恩泽,尔等皆已亲受,此乃我王氏崛起之兆,亦是鞭策我等不可或忘之责,今日之机缘,当化为明日之基石,望尔等勤修不辍,恪尽职守,共壮我家声。”
法坛之下的王家族人闻言,皆是神色肃穆,沉声拜道:
“我等谨遵家主教诲,勤修不辍,壮我家声……”
————
祭礼过后月余,揽月山从外表看,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山门依旧,云雾缭绕,但若是有心人细察,便能感受到一种外松内紧的气氛。
巡山弟子的步伐更显沉稳警惕,各处要害岗位的守卫气息也深厚了几分,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悄然积蓄。
昭光殿内,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王承澈搁下手中那杆浸润了灵墨的玉笔,长长舒出一口带着倦意却又难掩兴奋的气息。
他揉了揉略显酸胀的眉心,目光扫过身旁那些堆积如山的玉简、古籍、卷轴,以及分门别类摆放的各类灵丹瓶罐、法器匣盒。
待再三核验过后,王承澈这才起身,朝着涵元殿飞去。
涵元殿内,檀香清冷,缭绕不绝,更显空旷静谧。
王承曦端坐于主位蒲团之上,正闭目调息,周身灵力如潮汐般缓缓涌动,圆融自如,气息较之祭典当日,愈发沉凝厚重,隐隐有股山雨欲来前的压迫感。
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似心有所感,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如电,望向殿门外,恰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悄然落下,无声无息地步入殿中。
王承澈简单拱了拱手,将一枚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玉简呈上,轻声道:
“兄长,历时三十七日,幸不辱命,库藏新增之典籍、灵物,已初步清点造册完毕,尽录于此。”
“其中玄阶以上的功法玉简共计一百二十七枚,其中筑基期适用功法十六篇,炼气功法八十六篇,余者为炼丹、炼器、阵法等杂学传承。”
“玄阶以上灵丹共计八百三十六瓶,品类涵盖增进修为、疗伤续命、破境冲关等,玄阶以上的法器共有七十九件,攻、防、辅、遁,各具妙用。”
“上品灵石八块,块块灵光纯粹,灵气磅礴如海,中品灵石两千一百余块,下品灵石……数目极为庞大,尚未完全统计完毕,然据已清点部分估算,总数恐逾一百五十万之巨。”
“此外,尚有大量玄阶以上各式灵材、布阵灵物、制符灵墨等,皆已分类登记。”
王承曦接过玉简,神识沉入,面色平静,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波澜。
哪怕王承曦心中早有预料,也不免暗暗心惊。
回想此前,王家倾全族之力,所掌握的玄阶功法不过寥寥十余部,炼丹师更是仅有王承俐一人苦苦支撑,炼器、阵法等百艺更是人才凋零,捉襟见肘。
如今,这枚小小玉简中所承载的,对于如今的王家而言,犹如久旱之后的甘霖,饥馑之中的膏粱。
足以在极短时间内,让王家的整体实力、修士底蕴、传承体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
凭借这些,莫说系统培养一批真正的炼丹师、炼器师、阵法师,便是建立起完善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开设丹堂、器殿、经阁、符楼,亦是指日可待。
这些资源,若能消化得当,足以让王家的整体实力在短时间内翻上数番,真正在青云郡中站稳脚跟,甚至图谋更远。
王承曦望向一旁,见王承澈其神色自若,思索片刻,轻声道:
“澈弟,此番清点,千头万绪,种类庞杂,你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厘清脉络,事无巨细,井井有条,功在族社,殊为不易,为兄……甚慰。”
略作停顿,他话锋一转,谈及自身,沉声道:
“祭典灵雨,乃祖宗厚赐,机缘难得,为兄近日感应气机,筑基中阶的瓶颈已呈松动之象,此乃突破良机,不容错过,我欲闭关一段时日,大抵需要三五个月,你那两位兄长本就身兼数职,为兄自是不忍将族务再推到他二人身上,不知你可愿暂代家主事?”
王承澈闻言,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后退一步,整理衣冠,而后躬身,深深一揖到底,沉声道:
“承蒙兄长不弃,信重若此,此乃家族用人之际,承澈虽才疏学浅,亦知匹夫有责,既蒙托付,敢不竭尽驽钝,恪尽职守,必当兢兢业业,稳定大局,妥善处置一应事务,平衡内外,唯望不负兄长所托,不负全族之望,静待兄长功行圆满,顺利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