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器中,剧情仍在继续。
你本以为叛乱能成,未料八个月不到,大哥便突然驾崩。这对你而言,或许是个新的机遇,只有如此,你的胜算才可能更大。因为大哥生前曾安排朱瞻基前往南京,镇守四方。
朱高炽已逝,你欲于大侄子登基前途中伏击取其性命。
你匿于南京至顺天必经之路,伺机刺杀大侄子。
数日苦等未果,忽闻大侄子已于应天城登基!
朱棣嘴角微颤,心中暗叹二子愚昧。
数日埋伏未见朱瞻基踪影,而他却已在顺天城称帝。更甚者,朱棣知晓京师已北迁成功,这正是他所愿。南京于他而言太过陌生,迁都北方之心久矣,未料此番模拟竟如愿以偿。
朱棣微微笑了笑,但见朱高煦如此不争气,怒气又生。
模拟继续:
你欲再掀靖难之役,更欲与大侄子真人对决!
但你忘却一事,你非昔日老爹,而大侄子亦非建文。
大侄子亲征,气势恢宏,竟将你吓得当场投降!
朱棣愕然,难以置信。
这怎可能?直接投降?被吓得瑟瑟发抖?
这真乃吾儿?
朱棣嘴角剧烈抽搐。
你投降之际,军队随之溃散。朱瞻基命御史大夫当面数你罪行,言辞犀利,一针见血。
你闻之,吓得跪地颤抖!
竟至于斯?!
朱棣惊愕万分,他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他深知儿子朱高煦的性格,此人自恃功高,目中无人。除了自己,他几乎不曾敬畏过任何人。
然而,此刻这位御史大夫竟能让汉王颤抖跪地,浑身战栗,数落其罪行。
朱棣的目光闪烁,心中充满期待。他渴望知晓这位御史大夫的真实身份。
他决心继续观察,以揭开这位能让汉王如此畏惧之人的神秘面纱。
“你因御史大夫的严厉斥责而无奈,最终只能返回汉王府,被圈禁起来。”
“后来,你从他人口中得知,那位斥责你的御史大夫名叫于谦。”
“竟然又是于谦!”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他虽了解于谦的才能与实力,却未曾料到于谦竟如此勇敢,敢于在这个时刻严厉斥责汉王,且言辞犀利,令汉王颜面扫地。
由此可见,于谦无疑是一位忠臣。因为忠臣不惧生死。
朱棣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一想到于谦,他便忍不住微笑。
“于谦,真是不错,非常出色!”他笑呵呵地说道。
经过先前的种种,他对于谦有了更深的了解,认定此人将来必将成为大明的栋梁。
难怪老四如此看重他,原来其中确有缘由。
目睹此景,朱棣微微一笑,但心中仍有一丝忧虑,他担心朱高煦的未来。
“你被圈禁在汉王府,却心有不甘,不愿就此虚度余生。”
“某日,你的侄子心怀愧疚前来探望,你却暗中使绊,让他摔了个四脚朝天。”
朱棣听后,无言以对。
朱棣,真没想到啊!
你的大侄子朱瞻基来了。
你竟还绊他一跤,这是何意?
他现今可是皇上!
你却全然不顾其身份,如此行径。
朱棣料定,朱瞻基定会惩戒其二叔。
但随即,他惊愕万分。
尽管预知朱瞻基会有所动作,却未料到接下来之事,令朱棣瞠目结舌。
你绊了大侄子一脚,他怀恨在心,竟备一钢锅欲煮你!
大明汉王,如此作死,终被大侄子煮死!
模拟结束。
汉王一生,就此终结,毙命于大侄子之手。
朱棣无言以对,满心愕然。
此景,他从未预想,汉王竟会如此落幕。
竟被大侄子活煮而死。
……
这是朱棣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老二竟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实在出乎意料。
若非这模拟器,若非此事,他还不知老二会如此作死。
“这该死的笨蛋!”
朱棣怒不可遏。
此子,令他极度失望。
而想到朱瞻基,他又感无语。
未料大孙子竟将二叔煮了。
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置信。
“真未料到,大孙子竟也如此绝情。虽老二作死,但也不必煮他吧?”
朱棣长叹一声。
他的面色变得阴沉。
回想起数日前立下的誓言,誓不让后代子孙双手染血。
然而,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正如老和尚所言。
难道他的后人还会重蹈覆辙?
他心如刀绞。
这远非朱棣所料。
“来人,备轿,朕要去鸡鸣寺!”
朱棣突然下令。
言罢,侍从迅速行动起来。
在东宫,于谦已醉倒。
侍从们将他抬入房间安置。
尽管朱高着同样醉意朦胧,但他内功深厚,稍一调整便已清醒。
此时,焰灵姬步入房间,笑容满面地望向朱高着。
“我还以为你醉了呢!”
焰灵姬笑道。
“我怎会醉?就凭这几坛酒?笑话!”
朱高着自信满满。
焰灵姬噗嗤一笑。
“好好好,你最厉害!”
随即,焰灵姬神色变得古怪,盯着朱高着。
朱高着被她看得不自在。
“你这是何意?为何如此看我?”朱高着轻咳一声。
“刚接到消息,皇上今晚欲在后花园召见二十位学子。”
“尤其是那位榜首。”
焰灵姬瞥向于谦的房间。
“我猜,你已将他灌醉了吧……”
朱高着无奈揉眉。
“老爷子行事总是出人意料,这么急就要见他?”
“这也太仓促了!”
焰灵姬笑道:“谁让你如此看重于谦,皇上自然也想见见他。”
言及此,她眼神闪烁。
“罢了罢了,我得想想办法!”
朱高着无奈地望向于谦的房间。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他在此饮酒了。
这里是鸡鸣寺。
朱棣身着白衣,缓缓步入。
一眼便望见老和尚端坐其间。
老和尚望向他,微微一笑。
“皇上怎有空至此?”姚广孝问。
朱棣叹道:“心中苦闷,特来与你说说话。”
姚广孝微惊,初见如此脆弱的朱棣,着实意外。
在他心中,朱棣向来强大,鲜少展露此般神情。
“究竟何事,令你如此忧虑?”姚广孝问。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让我的后人不再沾血?”朱棣皱眉。
姚广孝轻笑。
朱棣略显无力地说:“老和尚,你总笑,给我出个主意吧!”
姚广孝道:“我已说过,赦免努儿干都司三万靖难遗孤及所有牵连之人,方能化解恩怨。”
朱棣冷哼一声:“我绝不会承认,更不会赦免他们!”
“靖难之时,张玉舍命护我,若我赦免建文余孽,何以面对张玉与那些亡魂?”
朱棣淡言:“我不能让后人说我是个犹豫不决的皇帝。”
姚广孝沉默片刻。
“皇上无需多虑,靖王殿下,哦不,太子殿下,有他在,日后应无大碍。”
姚广孝感慨:“这位太子非同小可,既能压制二、三皇子,又能管辖百官。”
“他兼具长子的仁慈、二子的狠辣、三子的机智。”
“皇上勿忧,或许未来之事将改写。”
姚广孝的一番话,正中朱棣下怀。
细思之下,确有此理,确有这种可能。
毕竟,无论过往如何,历史已然改写,模拟器中的情景是基于长兄登基的假设。
而今,长兄无缘皇位,未来即便有人登基,也只可能是四弟。
如此,历史确实可能重写。
朱棣微笑,心情大好。
姚广孝见状,笑道:“皇上心中的阴霾似乎已散。”
“还是你这位老和尚有办法,几句话就让我心情大好,日后我定要常来此地!”朱棣笑道。
姚广孝却摇了摇头:“皇上还是少来为妙,或尽量减少前来。”
此番轮到朱棣愕然,疑惑问道:“为何?”
“你每次前来不是动怒便是发脾气,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再三折腾!”
朱棣闻言,不禁失笑。
“我有那么可怕吗?”
“皇上英明,自然有此威慑!”
“世人究竟如何评价我呢?”姚广孝望向朱棣。
朱棣顿时来了兴趣,他确实很想知晓世人对他的看法。
于是,他看向姚广孝。
“别卖关子了,快说吧,究竟如何?”
“我还真想听听,世人究竟如何评价我!”
姚广孝笑道:“这可不好说,若真说出来,皇上怕是要拆了我这鸡鸣寺。”
朱棣笑骂:“你这老和尚,越发糊涂了,说话说一半,岂不气人?”
姚广孝轻笑,轻轻摇头。
“皇上还是尽早回宫吧,我猜恩科大典已经结束,今晚您该接见那些考中的举子了。”
朱棣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
你说得对,确实有必要见见她们,特别是那位名列榜首的于谦,竟能得到太子爷的青睐,我倒真想瞧瞧他究竟有何等本事!
“放心吧,他绝不会让您失望的。太子殿下选的人,我料想也非同小可!”姚广孝笑眯眯地说。
时光匆匆,转瞬已是黄昏。
后花园内人声鼎沸,所有考官、百官皆汇聚于此。
此刻,朱棣端坐于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今 ** 是绝对的主角。
当然,太子等人也已到场,因为今天是科举之日,亦是恩科大典选拔二十才俊之时,皇上将亲自召见他们。
太子、汉王等人均在此列。
而锦衣卫的纪纲,则负责巡逻事宜,特别是他掌管北镇抚司,更是忙得团团转。
这时,朱棣站起身,向所有百官、考官深深一鞠躬。
“这次多亏诸位了,若非这几 ** 们的辛劳,恐怕难以选出如此杰出的才俊。我代表所有举子,向你们致谢!”
此言一出,百官、考官皆大惊,纷纷跪下。
“皇上切莫如此说,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能为大明选拔贤才,是我们的荣幸,更是皇上对我们的信任!”
“皇上如此,真是折煞我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