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农历5月份的的时候,大概早上不到5点天就亮了,晚上到8点左右天才彻底黑尽。
在傍晚时分,接到张绣命令的冠军县守军,派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抵达杨平营地的湍河西岸。
杨平车骑营的1000余后勤兵,将拖挂于战车后边的200辆双轮板车,依次拉过浮桥,抵达了湍河西岸。
将张绣所部带来的马匹,往双轮板车上一套,一辆马车便横空出世了。
随后,杨平这1000后勤兵,就和张绣的2000兵,一起向南返回冠军县城。
同时,张绣也让亲卫传令给冠军县的胡车儿:今夜他们将在杨平军中过夜,令他守好冠军县城。
湍河东岸,当天色将黑之时,车骑营5000余人,在扎好的临时营地里,在张绣一脸羡慕的眼光中,吃过了晚饭。
张绣为什么羡慕?因为此时天下诸侯的军队、包括老百姓,一天吃的只是两顿饭。
通过杨平军中一天3顿饭的操作,让张绣更加认识到了杨平家里的丰厚,进而,为自己果断投效杨平感到更加的庆幸。
陪着杨平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餐,杨平笑着邀请道:“张将军、文和先生,晚上将有一场战斗,请二位观摩一下。”
一听说有战斗,张绣当即来了兴趣,问道:“敢问都督,是何战事?”
杨平看着贾诩,笑而不答。
于是,贾诩只能代替杨平来回答了:“都督今日下午率兵赶到湍河东岸,虽然我军骑兵众多,遮蔽了战场,南面20里吕公派出的探子,也多为我军截杀,然仍有漏网之鱼。”
贾诩说到这里,看了一下杨平,补充道:“也有可能是都督故意放走的。
另外,傍晚时分,湍河水面的荆州水师虽然为我等射杀众多,但仍有逃回去者。
此时,吕公要么谨守营寨,等探明情况再行动;
要么,其将会在今夜水陆并进,趁都督立足未稳之时进行夜袭。
故而,今夜都督或许将有一场大战。”
听贾诩的分析,杨平问张绣道:“张将军以为,吕公今夜会不会前来袭营?”
这是个军事问题。张绣略作思考便回答道:“湍河以东皆为平原地带,极为利于骑兵行动。
都督放回去的荆州军探子,定然将我军多骑兵之事报之于吕公。
另外,傍晚时分的水战,可让吕公得知我军有射程极远的弩箭。
若是在平原地带,有骑兵配合,再有战车上射程极远的弩箭,吕公手下的5000人马,即便是加上3000余水军,也不是我军对手。
吕公唯一取胜的机会便是在夜间,利用黑夜极大克制骑兵、以及远程武器的优势,
趁都督立足未稳,而且疾驰一天兵马疲惫的时机,发动突袭,方有五成胜算。
故,末将以为,今夜,吕公有七成可能前来袭营。”
杨平看着二人,风轻云淡地说道:“若不是吕公来袭我营,而是本都督率军去夜袭吕公大营呢?”
杨平此话一说,贾诩、张绣二人皆是惊讶。
张绣赶忙劝解道:“都督不可呀!都督不到5天时间疾驰了400多里,手下将士肯定疲惫,如何进行夜间袭营?”
贾诩只是静静地站着,没有说话,但表现的意思也是:杨都督,你们跑了这么多天、这么远,确实不适合再去打夜战。
杨平也不多说,只是带着贾诩和张绣在营中转悠。
刚开始两人还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天色越来越黑,临时营地内的士兵们,却没有任何要休息的意思,反而是在战车旁边默默地检查武器装备。
后勤兵们更是开始给战马加喂草料。
这不是让两人诧异的,让两人感到诧异的是,整个临时营地,除了在营寨之外点了寥寥几盆火盆以外,杨平车骑营的士兵,仅仅靠着半圆的月光照明,就能看清手中的武器。
瞬间,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在贾诩和张绣心间升起:难道,杨都督这车骑营的5000兵卒,全都能夜间视物?!
这一想法一升起,两人就仔细观察,结果,还真是!
在大营里转悠一圈,杨平对着若有所思的两人说道:“张将军、文和先生,我护民军善夜战,
汝等可有兴趣,随本都督一起踏破吕公大营?”
贾诩、张绣二人齐齐行礼说道:“愿随都督一起。”
各部准备完毕以后,张河、刘处,曾多、欧阳坚(这两位是铁血团、磐石团的团长,车骑营扩军以后,担任车骑营的步兵统领),
四人来到杨平身前行礼道:“禀报都督,车骑营全体,已做好出击准备,请都督指示。”
杨平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号声,车骑营各部迅速以团为单位,整编成一个个出击队列。
战车在前,步兵在中间,骑兵压后。
从下午时留出的通道,按次序一列一列地撤离这个临时营地。
杨平费力地从亲兵手中接过一套全身铁甲,递给张绣。
张绣很轻松地就一手提起来,借着月光,张绣能看到,这是一副全身铠甲,极其坚固美观。
只听杨平说道:“前些天,张毅到本都督处,本都督略微询问了张将军的体型。
这套铠甲是军中备下的,目前只有不足20套。将军且先试一试,看是否合身。”
作为武将,铠甲就是第二条命。
张绣掂量着这套铠甲,估摸分量有30多斤。
张绣在亲兵的配合下,脱下了自己身上那套铁片制成的札甲,换上了杨平给他准备的这套银光闪闪的合金板甲。
活动一下身体,张绣兴奋的对着杨平抱拳说道:“多谢都督赐甲。”
杨平也笑着说道:“有道是‘宝甲赠英雄’,这铁甲将军穿上,倒是正合时宜,今夜可随本都督一起杀敌!”
张绣兴奋地应诺。
杨平又接过亲兵递来的,一套极其精致的锁子甲,递给身旁的贾诩:“文和先生,少时,文和先生与本都督一起在指挥车上,冲击敌营。
这套锁子甲,与本都督所穿的,乃是同一批制成的,且试试合适不合身。”
在杨平亲自动手帮忙下,肥胖的贾诩穿上这件特地为他准备的锁子甲,发现竟然极其合身,
贾诩不由得再次感慨:自己这次总算是遇到明主了。
等杨平在亲兵的帮助下,穿上他那套护民军独一无二的金色铠甲,和贾诩一起上到指挥战车上时,
按计划行进的战阵序列,已经到了杨平的中军了。
于是,杨平宽大的指挥车和旁边的亲卫们,缓缓汇入行军的队伍。
在杨平出兵之时,南面20里外的吕公大营里,此时也是灯火通明。
身着全身铠甲、威武不凡的吕公,骑在一匹红色的战马上(孙坚的马),看着营寨前集结起来的3000精锐,豪情万丈地大手一挥:“出发!”
确如贾诩所猜想,吕公在得知有一支不明武装抵达湍河东岸时,刚开始确实有些不明所以。
随后逃回来的斥候、以及逃回来的水兵都言说,那支队伍上挂的大旗是“护民”大旗,
吕公就知道,这应该是占据汝南郡的杨平所部。
只是吕公有些疑惑:此时的杨平,不正在汝河与袁术对峙吗?怎么会有精力跑到这来撒野?
但这不是他吕公该考虑的问题,他该考虑的问题是:杨平这支约5000人的精锐,到达冠军县附近以后,会对战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天黑之前,他收到了来自东边西鄂县(今南阳市区西)守备的通报,说是有一支四、五千人的部队,在今天早上,加急通过了西鄂县旁边的官道,向西而去。
吕公略作计算便知,杨平这支部队,在今天白天已经跑了70多里,此时已经算得上是疲兵了。
综合陆上斥候、以及水军的情报,吕公知道,这是一支有千余骑兵、而且有射程超过150步武器的精锐之军。
湍河以东地区一马平川,非常适合这种车骑混编的机动部队作战。
如果想在短期内将这支疲兵收拾掉,那么,今夜将会是吕公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趁他们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之时,进行夜袭,利用黑夜,尽量的减少这支部队的骑兵优势、以及远程武器优势。
同时,吕公大营里这5000兵马,已经在此待了四、五天,算得上是以逸待劳了。
胜算很大!
于是,吕公点起了营中3000精锐,同时集结了2000水军,决定水陆夹攻,灭掉这支精锐的疲惫之军。
然而,吕公率领3000精锐步兵出了大营,北上5、6里地,就听到了隆隆的马蹄声。
顺着半圆的月光向北看去,隐约有凛冽的反光传来。
“列阵迎敌!列阵迎敌!”惊讶的吕公大吼着,身边的传令兵,迅速吹响了警戒的号角。
行进的3000大军,开始慌乱地由纵队向横队变阵。
可是在夜间,七成的夜盲士兵,只能循着伍长、什长们举着的火把来变换队列,
以荆州兵的训练程度而言,即便是在白天,想把行军中的3000人,变成横列的防御战阵,至少需要一刻钟以上。
在夜晚,则不需要一刻钟——因为在夜晚,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完成列阵!
杨平车骑营的5000精锐,兵员那是优中选优,
加上杨平的一日三餐、隔三差五的补充一下肉食、天天喝着高蛋白质的虫粉、天天吃着富含维生素A的野菜包子……
现在的车骑营,所有人的夜盲症,全部被治好了,(有夜盲症的,车骑营不要。)
5月11日夜晚的月亮虽然不圆,但是也相当亮堂。
所以,车骑营前进时,竟然没有打起一支火把。
反而是南边吕公率领的3000大军,点起了超过500支火把,在夜间,老远就被站在指挥车上的杨平看得一清二楚。
当吕公发现杨平车骑营的时候,车骑营已经完成了队列的调整。
此时,编成品字形的冲锋队列,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向了混乱中的吕公所部。
这场战斗真没什么好说的——
因为吕公发现杨平大军的时候,那隆隆的马蹄声,代表着战车和骑兵,已经将速度提到了最起码6米每秒的冲锋速度。
奔腾的战马、隆隆的战车,根本就不是混乱中的血肉之躯能够抵挡的!
当张和驾着战车轧过吕公混乱的队伍时,这场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战车犁过一道道的血印,步兵跟在战车后边,肆意杀戮躲过战车攻击的荆州兵,骑兵再从后部和两翼,对溃逃的人群进行冲击。
4000人的车骑营一个冲锋过去,吕公带来的3000精锐就倒下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哪还有一点斗志?!
败兵在黑夜之中不辨方向地到处溃逃,但却被掉过头的战车、步兵、骑兵的混合组合,缓缓赶着向南跑。
5里地的距离,不过是一刻钟,这些溃兵便冲进了吕公的营寨里。
见到此状,穿着全身铠甲的刘处,拔出了马背上的战刀,大喝一声:“儿郎们,跟我踏平营寨!”
说罢,战马就向寨门前拥挤的溃兵踏去!
全身铠甲的张绣也不甘示弱,拔出自己的西凉马刀,对着跟来的百余名骑兵亲卫说道:
“儿郎们,向杨都督展示一下我西凉男儿的风采!杀!”
一声大喝,张绣一马当先,高高跃起的战马,将拥挤在寨门处的荆州兵踏得骨折筋断。
冲进营寨后,张绣、刘处两人率领的200精骑,如入无人之境,瞬间杀开了吕公大寨的东、南、西三个大门。
曾多、欧阳坚则率领着车骑营的步兵们冲入了营寨。
杨平和贾诩坐着指挥车,指挥着战车,在营寨外百步处,列成一道圆阵,将营寨反包围。
大批的骑兵在战车与营寨之间游弋。
战车上的士兵拿出铜皮大喇叭,开始大喊道:“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这呼喊声不仅是在要求荆州兵投降,也是在通知冲进营寨的护民军,少造杀孽,尽量俘虏。
混乱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
午夜时分,杨平和贾诩二人来到了吕公的中军大帐。
此时的营寨里仍是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但进到中军大帐里的张绣、刘处等人却是满不在乎,直呼痛快。
车骑营后勤司马顾飞(本书第12章中,去给曹操传话的那名小兵),进来报告道:
“禀报都督,目前,我军共折损了22名骑兵,车兵损失14人,步兵到目前为止,共有84人没有归队。
清理营寨后,共计俘虏2300余人,粮秣辎重无数。
另外,在大寨西侧的水营也被我等攻破,缴获各式战船17艘,抓获水兵400多人。
另据俘虏的水兵交代,有一支2000人的水军部队,北上准备去偷袭咱们下午的营地。”
说到这里,顾飞哈哈一笑,“只是那帮荆州水军可能想不到,咱们的营地只是个障眼法,此时的营地只是一片空地。”
顾飞说完,帐中众人也是轻快的一笑。
杨平对于这场大胜毫不意外,在众人笑过之后,起身说道:“我军受伤的将士们要妥善救治,俘虏的伤兵能治也尽量治,不能治的,你们看着办吧。”
说完这句冷酷的话,杨平对着身旁血染铠甲的张绣说道:
“张将军稍等片刻,本都督让后勤兵驾着小船,将你与文和先生送到对岸。
对岸3里地便是冠军城了,刚刚本都督也注意到,城中有一队骑兵在河岸旁观战。
你二人还得回去主持大局,待明天天亮之后,已经抵达冠军城的车骑营舟桥团,会在湍河之上架起浮桥。
届时,我等便在此迎战刘表的大军吧。”
贾诩和张绣齐齐行礼道:“谨遵都督吩咐。”
不多时,有斥候通传,说是那2000荆州水师抵达我军营寨之后,发现营寨里空无一人,此时已经顺流而下,抵达营寨北面5里地开外。(逆流而上,一小时前进10里)
杨平当即命令:按照预案,将这2000荆州水兵送进河底!
命令一下达,杨平就带着张绣、贾诩等人,来到了湍河岸边。
只见北边的河面上,隐隐有一条黑色长蛇缓缓而下。
接近营寨北面一里地的时候,在湍河西岸的车骑营后勤兵,早就将轻型配重式投石机组装完毕,列阵在河岸后方50步距离。
凭借着观察兵手中的望远镜,迅速报出目标参数。
射程高达200步的投石机,纷纷向河道中间抛射了一块块石头。
瞬间,湍河水面上,便溅起了一道道水柱。
埋伏在东岸的弓弩手,则开始向河面的船队发射带着火的弩箭。
一道道弩箭如流星雨一般,砸向水面的长蛇,不时便有荆州的战船被点燃。
有了河道中燃起的大火作为参照物,西岸的抛石机砸得更准、更密集,东岸的弩兵射出的火箭也更加精准。
仅仅前进了不到一里地,这支由60多艘各种战船组成的船队,就损失惨重。
领队的校尉,不得不命令:船队调转船头,向北而去,放弃南下。
当荆州的船队彻底消失在弩箭、投石机的射程之外后,西岸的骑兵、东岸的步兵,开始沿着河岸搜寻,准备俘虏落水的荆州水兵。
两刻钟后,各部回报,已经没有再发现荆州水兵。
杨平这才放心地,让手下的后勤兵驾着两艘小船,将贾诩和张绣送到湍河西岸。
看着河对岸发来的信号,杨平知道两人已经到了对岸。
一直跟在杨平身边的张和,不解地问道:“都督,按照您的计划,我们是不准备这么快就拔掉吕公的大营。
可是您为什么要在今夜,改变作战计划?”
杨平转身看了一圈,身边都是自己的绝对亲卫,于是对张和说道:
“此战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打掉吕公的大营,他这个大营修得不错,咱们就不用再费工夫了。
而且大营里边也有不少粮草,咱们的后勤压力就会更小一些。
第二个才是最主要的——本都督刚到,贾诩和张绣就来投诚,虽然这是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他二人或许会心悦诚服,但是他们的部下,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服气,或者是傲气,以为是我等求着他们。
此战,就是打给西岸冠军城的西凉兵看的,让他们知道,投诚我们护民军,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和归宿。
打掉他们的傲气,才好方便我们对他们进行改造、整编。”
张和听完恍然大悟:原来都督这一仗,就是用来杀鸡儆猴的——
吕公和他手下的5000荆州步兵、3000荆州水师,就是那只鸡!
而湍河对岸的冠军县里,那将近一万的西凉兵,就是那只猴!
我们护民军干净利落地宰掉了这只鸡,对岸的那群猴子,就不敢再蹦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