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日傍晚,萧烈正在校场检验新打造的三棱箭头,还有一批新式合金铠甲。
就在这时,陈二狗匆匆赶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他语气匆匆地对萧烈说道:“大人,斥候来报,蛮族集结十万大军,正向黄泉关进发!”
听了这话,萧烈停下了手中的事情,他手里的箭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眼中精光一闪:“他们终于来了!”
……
不久后,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
萧烈、唐玉妃、赵无极三人围在沙盘前,神情凝重。
萧烈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斥候探明,蛮族主力将从此处进攻。”
一边说着,他的指尖停在一处峡谷上:“这里地形狭窄,两侧山势陡峭,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看着沙盘上的那片山谷地形,唐玉妃微微点头淡淡的说道:“嗯,我也正有此意,所以已经提前命工兵在山谷中埋下火药,只要蛮族进入峡谷……”
“还不够。”
萧烈直接打断了唐玉妃的话,他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摇头说道。
“我要的不是击退蛮族,而是全歼他们!”
说着,萧烈的手指又移向了峡谷的出口。
“我建议让赵统领率领禁军在此处设伏,待蛮族溃退时,断其后路!”
听了这话,赵无极眉头紧锁:“萧校尉,这样做恐怕有些太过冒险了吧,蛮族有十万之众,我军满打满算不过一万,这……”
萧烈却摇了摇头淡淡道:“你错了,兵不在多而在精。”
“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时代了,如今我军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又有新式武器,为何不能以少胜多?”
“更重要的是……满足并不知道我们已经收编了禁军,而且强化了禁军的实力,这是出其不意的关键!”
“放在曾经,你能想过一把弓箭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两千米吗?”
“在你还看不到敌人的时候,敌人就已经用一把复合弓贯穿了你的身体。”
听了这话,赵无极当即摇了摇头。
“既然连你都想不到,你觉得蛮族会想得到吗?”
这下,赵无极被萧烈说得哑口无言,唐玉妃的眼中闪过一抹赞许的目光:“萧校尉所言即是,我这就传令,全军备战。”
“就按照你的安排去做。”
当夜,黄泉关灯火通明。
铁匠铺里,打铁声不绝于耳。
军械库中,士兵们忙着打磨兵器。
炊事营里,大锅煮着浓香的肉汤。
每个人都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究竟是大周军队大破蛮族,彻底解决北边外患,还是蛮族攻破黄泉关,剑指京城,就看这一战了。
这天晚上,萧烈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蛮族营火沉默不语。
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一丝凉意。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唐玉妃走到他身旁。
“马上就要决战了,紧张吗?”
唐玉妃轻声问道。
萧烈摇了摇头,思绪飘回了一年之前,会有些感慨地悠悠说道:“不紧张,只是想到了当初我刚来到黄泉关时候的样子。”
唐玉妃轻笑道:“是啊,那个时候谁能想得到,一个被从京城流放的贵公子,竟然会成为这里的战神?”
听了这话,萧烈回过头来和唐玉妃对视在一起。
两人相视一笑,月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
黎明时分,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
萧烈立于城头,看着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土,那尘土如同一条黄龙,向着黄泉关滚滚而来。
那是蛮族的十万大军!
“准备迎敌!”他的声音随着风传遍整个黄泉关
咚咚咚!呜……
战鼓雷响,号角长鸣。
早已经整装待发的士兵们迅速就位,弓弩手快速登上城楼张弓搭箭。
矛兵则是在城下列队,握紧长矛,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战意。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蛮族大军越来越近,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潮水般涌来。
他们的战鼓声震天动地,喊杀声同样令人胆寒。
不过今日,这些蛮族的气势无论再怎么凶猛,都不可能让黄泉关的守军有任何畏惧。
萧烈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阵型,直到蛮族先锋进入峡谷——
“放箭!”
随着他一声令下,数万支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突然遭到袭击,蛮族士兵举盾格挡,但特制的三棱箭头还是穿透了许多盾牌,带起一片血花。
正当蛮族陷入混乱时,萧烈高举手臂,大喝一声:“起爆!”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整片山谷,预先买好的炸药被接连不断地引爆。
一时间,山谷里山石崩裂,尘土飞扬,数不清的蛮族士兵被活活埋在大石堆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杀!”
忽然,唐玉妃率领一队精锐骑兵从侧翼杀出,如同一把尖刀插入蛮族阵中。
她手中的长刀挥舞,所过之处,蛮兵纷纷倒地。
接连遭遇两次重击,蛮族阵型大乱,开始出现了溃败的迹象,不少部队已经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撤出峡谷。
就在这时,峡谷出口处突然竖起一面面禁军旗帜,赵无极率领两万禁军挡住了蛮族的退路!
“放箭!”赵无极高声大喊。
一时间,禁军的箭雨就覆盖了蛮族溃兵。
与此同时,萧烈率领玄甲营从正面压上,三棱军刺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每一次突刺都带走一条生命。
至此,大战彻底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在知道撤退无望后,蛮族骨子里的血性也被激发出来,直接站在原地准备拼命。
……
这场血腥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
当夕阳西下时,峡谷中已堆满了尸体。蛮族十万大军,逃出去的不足一成。
萧烈站在尸山血海中,身上的铠甲沾满鲜血,他望着远处溃逃的蛮族残兵,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蛮族经此一役,未来数十年之内再也没有了威胁大周的可能。
不久后,前线的捷报传回京城,举国震动。
金銮殿上,皇帝拍案而起:“打得好,萧烈真乃朕的肱骨之臣!”
与此同时,赵平站在殿下,面如死灰。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派去牵制唐玉妃的禁军,竟成了萧烈的助力。
更让他恐惧的是,皇帝刚刚已经下旨:命萧烈率军回京受赏!
这可是让萧烈带着军队回来,足可以见皇帝对于萧烈的信任!
……
一个月后,京城城门大开。
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翘首以待。
忽然,远处传来整齐的马蹄声。
“来了,来了,是萧将军!”